# Vistavision
5+
十六年歲月蹉跎如一瞬,恍惚間過去大半個世紀,60s的激進左派革命終究未竟,轉眼便要直面20s新法西斯主義回潮的惡果。相比現實成倍放大了對立強度,嫁接不同時代(縮略那些強度低的)的革命,正如在對立派系的叙事線間(剪輯上省去鋪墊和串聯)僅保留行動的發起和遭遇戰,營造出翻湧不息的觀感,直面一場又一場的戰鬥。
Bob多年頹廢下笨拙的肢體反應與昔日革命經驗帶來的敏銳直覺,Col. (最具生理性/人性的角色,高難度而精準的表演)黑色幽默式的性/血緣糾葛和荒誕的動作設計與作為制度臂膀,深陷權力體系向上攀爬的膨脹欲望,拼接而斷裂的時空代際構建出一個以極快節奏和極高強度此消彼長的世界觀,省去細緻刻畫的繁文縟節,選擇擁抱高度的抽象性,而兩主角身上的矛盾性正在如此荒誕的世界中,被合理地化解為諷刺喜劇和嚴肅議題的完美融合。
結尾多方在蜿蜒公路的追車戲至少是近年最佳-------公路如浪潮般起伏,毫無防備和反應時間的相撞,一浪又一浪襲來。轉折點受限的視野差異将人物引向最終的危機;當觀衆已然習慣于全片不斷被打破,幾乎完全失效的類型預期時,埋伏已久的麥格芬聲效在千變萬化,支配着全片節奏的配樂中悄然綻放,溫和的、不放棄愛的革命觀(也是如Sensai那樣的充滿智慧的)終究得以保留。
革命未竟與保守回潮的時代割裂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粗粝的遊戲,延宕的旅程
(本文首發于陀螺電影)亞曆山大·科貝裡澤重新拾起他在首作《夏日不再重來》中使用的索尼·愛立信手機,踏上遊曆探索格魯吉亞的旅途,以其粗粝的質感,捕捉家鄉的山野。這是一部“家庭作坊電影”,他的父親大衛·科貝裡澤飾演主角Irakli,與隐 ...
敷衍的回顧和乏力的探索
(本文首發于陀螺電影)“當我介紹自己來自的國家時,人們會興奮地回應‘你來自德古拉的國度’,而我們總是一臉無奈。事實上,在共産主義制度結束前的羅馬尼亞,甚至沒有人聽說過德古拉。” 導演拉杜·裘德在介紹自己創作這部《德古拉》的創作動機時 ...
帝國神話的最終清算
4-開頭的情節設置一度蠢哭,中前段冗長的文戲和邏輯交代一度困哭,但看到最後确有些許感動與哀傷。當Eason在深海掙紮,在天空翻騰,他所正面對抗的已是虛空與無力--功能性的Gabriel和前作中刻畫粗糙,本作中存在感淡化(謝天謝地)的 ...
《目标命中時間》是烏克蘭導演維塔利·曼斯基近三年來第二次入圍柏林電影節的作品。他的代表作包括跟拍普京競逐大選的《普京的見證》以及實體到訪朝鮮拍攝的《太陽之下》,而近年他的創作回歸了自己深陷戰争的祖國,視角也趨向微觀。兩年前,他曾憑借 ...
“三無”的狗尾續貂續狗頭之作
無活硬整、無病呻吟,更糟糕的是,這甚至是一部無所事事的續作。Maxine出場即女王,落幕成女星,卻全程在“haunted by Pearl”的陰影中沒有任何能動性,更是毫無人物狀态的進化可言。“星光大道”的符号倒是讓本片成為《某種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