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集簡評】
今天連播兩集,看完之後,心情真可謂是五味雜陳。
在喬家的所有兒女中,喬一成這個角色的呈現,是目前最複雜,也最豐富的。
而這些複雜和豐富,都是由一個個精心編排的小細節勾勒出來的。
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第一集喬一成就對姨父家的大兒子齊唯民看不順眼。
從喬一成瞥見齊唯民的鞋子那個瞬間開始,他就掩飾不住自己的妒忌心了。

齊唯民的那雙小白鞋,永遠都是嶄新的,幹淨的,這不免讓喬一成想到自己的寒酸。
喬一成用刷子狠狠刷鞋,那股子狠勁,更是恨不得把鞋子磨穿。

我認為,這一幕對喬一成敏感自卑的性格塑造,極為關鍵。
而且,當喬一成與齊唯民同框時,喬一成那一身衣服,袖子短了半截,明明穿着小了卻還要穿着。
而齊唯民的衣服永遠是合身的,每當這倆人不得不走到一起時,喬一成都會刻意躲開他,不和他同行。
第二集,喬一成跟喬祖望要生活費添置家用,最後一句他說,我要一雙白球鞋。

看到這兒我會心一笑。心想,這孩子是憋了多久,才敢跟他老子提這個要求啊。哈哈。
另外,齊唯民寫的作文登上報紙,喬一成班的老師還打印了發下來,讓大家一起觀摩學習。
喬一成看都不看,直接劃掉他的名字,再把作文團一團扔到桌洞裡……
我認為這些細節太好了,它們好就好在真實,好在豐富細膩。
喬一成沒有被塑造成一個膚淺的偉光正的乖孩子,而是一個有自己的欲望,有缺陷的真實的人。
還有,不得不說喬祖望這個角色,我真是越看越來氣。

我認為,他絕對可以評為繼蘇大強之後的“最強坑爹”。誰家裡要是有這麼一号人物,那可真就倒血黴了。
吝啬、賭博、不着家,投機分子,對娃養而不教,真是憑實力坑娃。
四美被猥亵,他不為女兒讨回公道,卻為了幾個小錢選擇私了。
實在太氣人了。
說實話,四美被高知家庭領養,喬一成自告奮勇主動求收養那段,我是很理解的。因為換做是我,也會想要逃離這個家。
喬一成一氣之下将自己所有獎狀扔掉,狠狠地把蛋糕兩三口塞進嘴裡的畫面,沒有讓我覺得他自私,反而讓我很同情他。
他是喬家老大,所以家裡家外,不論什麼事,都是他來扛着,他把所有都獻給這個家,獻給他的弟弟妹妹們。

我想喬一成的内心,一定是極度不滿和壓抑的。
而且,他把蛋糕一下塞嘴裡,一點都沒有那種享受美食的快樂,反而更像是一種出于苦悶,但又無能為力的洩憤。
最後,再誇一誇我們的少年喬二強。
他明明這麼貪吃饞嘴,卻對着離開的妹妹大喊,好吃的都留給你,你别走了好不好。
這一段我實在頂不住,直接淚崩了。
真的,這幫小演員們可太給力了。

已經看完第一集,整體觀感不錯。
布景細節很有年代感。比如街道、小巷、屋舍、家具等,都是七十年代末的風格。
本劇由原著作者來擔任編劇,劇情的走向也基本還原了原著。叙事順序,台詞都得到了原汁原味的呈現。相信原著黨會很滿意。

故事從喬家兒女們的童年時代講起,前幾集應該都是小演員們的戲份。所以,暫時應該看不到白宇、宋祖兒等演員飾演的青年時代。
不過沒關系,小演員們的演技也都是很在線的。
尤其是小喬一成的扮演者。把“長兄如父”般的隐忍堅強诠釋得很到位,甚至讓人有些心疼……
我看原著的時候,印象最深的是喬一成的媽媽去世辦喪事,大人要求四個孩子給媽媽磕頭,哭喪。
隻有喬一成,因為一時接受不了媽媽離開的事實,一直處在茫然的狀态。鄰居不了解,還說“這孩子心真硬啊”。

而當他聽見屋外的鄰居說媽媽的壞話時,他終于忍不住委屈,氣得沖出去,用頭撞那個說他媽媽壞話的人,這才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看劇版的這一段時,基本把我看原著時所體會到的情緒,完美再現了出來。
還有他半夜起來哄苦鬧的喬七七,明明自己也還是個孩子,卻像個小大人一樣溫柔耐心得抱着另一個嬰兒,這畫面實在感人。

另外,他給七七熬甜米粥,小演員們很饞,一起舔湯勺的情景,也十分生動。
總之,飾演喬一成的小演員,和其他小演員,都貢獻出了不錯的表現。
《喬家的兒女》作為一部年代家庭劇,它講述了一群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平凡人的平凡生活。
這個故事不狗血,不刺激,不懸浮,不煽動情緒,這個故事沒有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隻有一些雞毛蒜皮,家長裡短。
這樣的故事很平凡,但它是一個好故事。一個屬于平凡人自己的故事。

其實,作為一個90後,我一直對我們上一代的人,是如何生活的感到好奇。
喬家的故事始于一九七七年,按時間推算,剛好與我們父輩那一代人的年紀吻合。
那時剛開始推行計劃生育,但有好幾個兄弟姐妹的家庭,還是挺多的。
由于我們這一代人基本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很難想象有兄弟姐妹是怎樣的體驗,以及,一大家子人在一起朝夕共處,又會有怎樣的狀況。
對此,我很是好奇。也期待着喬家兒女們後續的故事~~
作為一個90後,我經常會覺得當下的社會,人情味不足。
我們這代人很自由,很獨立,但也經常會覺得自己如浮萍一樣無所依……
父母日漸年邁,自己尚在艱苦打拼,生存環境又内卷嚴重。很多時候,心中的苦悶無處訴說。
所以,我也幻想,如果有一群兄弟姐妹在身邊,那會是一件何等幸運的事啊。

原著裡有句話,讓我深受觸動——所謂的家人,就是生命中有些痛苦,他們相互給予,卻又相互治愈。
我想,所謂的親情,大概就是這樣相互虧欠,也相互慰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