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六年,徐峥又帶着關注普通人的現實主義作品回歸。沒有想到,在環境愈發收緊的今天,能以如此力度直擊時代痛點,已經可以算得上的國産片的扛鼎之作了。畢竟鏡頭對準的,是當下懸而未決的很多民生事。

電影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也是越品越能砸吧出味兒的,是結尾夜店送餐那場戲,頗有魔幻現實主義質感。

在情節設置方面,這是“單王争霸”中的一部分,高志壘和楊大山誰先把這單完成,誰就是當月單王。如此,不論是觀衆還是戲中人,心中都有了一個快速減少的倒計時,當高志壘踏入夜店開始,這個倒計時叫嚣着,閃着紅光,催促着高志壘奔跑。

不過 ,夜店環境立刻給高志壘來了個下馬威,這裡的視聽技法做的非常好,沉浸感滿分。高志壘一進夜店,一個巨大的,彩色炫光在煙霧中閃爍交替的,微醺的人們盡情揮舞着雙臂擺動身軀的夜店場面撲面而來;伴随着勁爆的音樂,耳邊聽不到除了喊麥聲以外的任何聲音。已經可以切實的感受到即使用力呼喊,到底誰點了外賣,細若遊絲的聲音也會像投入大海的微小石子,掀不起一絲波瀾;拖着一着地就作痛的腳,穿過滿是汗味、酒味和刺鼻香水味的人群,本以為馬上就找到了,轉身間再次被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人浪淹沒其中。

不得不感歎這場戲的環境氛圍感營造的太真實了,這絕對不是找了夜店實景,而是精心打光拍攝的,那種嘈雜的,混亂的,茫然的,無力的置身其中;可倒計時的皮鞭又從身後抽來,腦袋嗡嗡作響,視線模糊不清,還要咬着後槽牙硬上的感覺,拿捏的很是到位。粗粝又寫實的視聽,将當下現實場景中的荒誕之感表現得淋漓盡緻。

如前所說,這場戲細細品味,似乎不止于此。回到高志壘在路口被車撞的這場戲。高志壘迷迷糊糊的從地上站起來,一瘸一拐的走着前往目的地時,拍攝他背影的鏡頭虛焦并快速抖動,仿佛進入一場夢境。看到這裡不由得想到,這個鏡頭會不會是暗指,高志壘已經在這場車禍中去世了?後面的故事有他彌留之際的想象,也有為過審不得已而為之的退讓。

一個情節似乎可以幫助佐證這個觀點。高志壘被撞起身的後沒有選擇更快的騎車送餐,而是從地上撿起餐走着去送,違背了正常的邏輯。當然,一定會有反駁聲說,是因為他被撞神志不清,心裡隻記得要送餐。但是不要忘了,高志壘入職第一天,楊大山就教給他,小電驢是外賣員最重要的東西,兩者是深度捆綁的,騎車送外賣早已成為他刻在骨子裡的下意識行為習慣,就像要快速完成送餐刻在他腦子裡一樣深刻。就算是老扣,出了車禍,第一反應都是去推電車,所以,真正的高志壘已經倒地神志不清,抖動的鏡頭下走遠的高志壘是躺在地上高志壘彌留之際的幻象而已。

不過,話說回來,真實也好,幻象也罷。零點鐘聲敲響之時,所有人的掌聲和歡呼送給了逆着人流,努力把外賣送到客戶手上的高志壘。場面盛大又虛幻,荒誕又真實,心懷悲憫情懷的導演将它獻給所有在逆境中拼搏,為自己生活努力的普通人。

你已經足夠努力了,那一刻,你是英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