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有段時間沒有觀看過,超過兩小時卻不讓我感到疲勞的作品了。這顯然是墜落得到如此高評價的原因。就像大家說的,這是套了一層懸疑皮的倫理劇。

顯然,它跟懸疑沒有太大的關系。沒有人追求“真相”,因為他們可以發現的事實并不足以推導出真相。是以法庭的兩方,都隻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構想可能性。從Sandra的立場,檢察官簡直令人抓狂,他無疑用主觀、咄咄逼人的揣測将Sandra推向不利,但建立在她如若有罪的可能性上,是完全合理的。人們心中早已形成所謂的“真相”,因為“比起一個教師的自殺,一個作家在現實實現她書中的情節”要來得更加精彩絕倫。而證據呢?Sandra說争吵的錄音是扭曲的,因為那隻是一個片段,是含有極大情緒起伏的一段線,事實上,我們的生活是延續而起伏的。

真相重要,但在電影中并非主角,主角是構想的現實,我們的視角、我們的疑問、我們的矛盾。然後轉而去思索未來的發展。小小的一個Daniel站在法庭中間,解釋自己為何選擇這樣诠釋時,我的表情與法官隻能說是分毫不差——

...
震驚.jpg

因此,它的倫理并不讓人煩躁。不是日常倫理劇中的倫理,家長裡短、雞毛蒜皮,讓人看到現實中遇到的一幅幅寫實畫,是一場陳述。而墜樓對發生的事着墨極輕,當畫面作為呈堂證供出現的時候是模糊的,而在Sandra乃至Daniel、心理醫生等等角色的描繪中折射出不同的色彩,那絕對是立體且流動的什麼東西。

這部電影我标注了許久,也疑惑過為什麼将“墜樓死亡的剖析”改為“墜落的審判”,失去了驚悚感,多了很多雲裡霧裡的内容。在觀看的過程中我意識到,這個修改或許不太迎合市場,但絕對是契合電影的。那是一個人的墜樓,但也是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墜落。在接受審判的過程中,他們一層層切開皮肉肌理,試圖去挖出平靜的表象下,有些尖銳到血淋淋的心。而Sandra在那樣的境地,也告訴律師——他剛剛形容了一個自殺者絕望的一年,她的丈夫不是這樣的人。

另,Sandra在那段争吵裡真的非常有魅力。哪怕那是扭曲的情緒上頭的片段,我也要為Sandra高呼:“清醒女人萬歲!”建議入選反pua教材。

再另,小狗,我們起到了關鍵作用的小狗,演技真是有點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