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對《漫長的季節》的期待,去看《沙塵暴》肯定是會失望的。但影片整體的基調、美學、叙事風格已經算難得。下面純表達下,對在這張好桌上卻沒能上出好菜的失望。

王良 ★

...

應該是全片靈魂人物,卻成了純純的工具人。行為動機簡直同人格分裂,也難怪觀衆也被耍猴一樣,彈幕裡撕起來了,有人說“王良也很可憐”,就有人說"你瘋了嗎,他就是全劇最壞的人"。

王良主要的惡行是逼迫劉三成“得”到了劉盈盈,随後就成為劉盈盈忠實的仆人、完美的爸爸、殺人計劃的執行者、以及不計價愛回報的殉道者。

片中一直都用肉票去簡化王良和劉盈盈的關系,似乎把他塑造成一個一心隻要滿足滿足淫欲的禽獸。但我們都知道,所有的人際關系都和權利有關,特别是性關系,如果他能在兩人完全有自主意識的情況下,占據性關系中絕對的控制者,那就不可能在所有的其他生活中隻能是一個毫無話語權的下位者。另一方面,王良自己也說的很清楚,他對盈有一種對母性和女神的崇拜感,是有很強的心理渴求的,這種需求和他隻是要得到對方身體來毀滅對方的希望的帶有“破壞感”的愛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互斥的。

對王良的出身做了介紹,來烘托人物的悲劇性。但顯然作者也并沒有回應這之間的關聯。他在原生家庭中“背叛”了母親,是他對父族家庭有更強的認同感,那這種背叛讓他感到愧疚恐懼成為夢魇了嗎,以此就能成為他在劉家成為一個看起來毫無自我散播愛的“天使”嗎,無法理解。

編劇試圖把王良當做“”漯河”形成一種象征關系,他們邊緣、貧窮、單純、充滿矛盾。但我隻能說人物千瘡百孔,文學性上的更高追求就無可談起。

劉盈盈 ★ ★

...

得到了幾乎所有觀衆的認同和理解,至少說明這個亦正亦邪的人物是合格了。可以稱為“完美犯罪者”,問題也恰恰出在“完美”上。

她的家庭無疑是不幸的,對其造成壓迫的,但客觀的說真的是毫無辦法嗎。但凡拿出1/10她後面殺人魄力和勇氣,這事也沒那麼死局吧。

問題還是出在她和王良關系綁定這個事件的巨大bug上,因為這件事完全的不合理性,導緻連帶的這件事是如何毀掉她人生也是莫名其妙。後面一系列操作的處理都極其草率,劉盈盈必須獻身,獻身必須懷孕,懷孕就必須生孩子,生孩子就必須回老家,回老家就必須被他爹控制。如果說劉三成是全片父權壓迫的施害者,那劉盈盈就是完美的配合者。

劉盈盈和王良後面三集的關系很難讓人不想到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問題是那邊男女主是締結了幾十年的信任關系,這邊是兩個不清不楚的殺人同盟。觀衆剛剛代入劉盈盈對王恨的咬牙切齒,突然又看不懂他們兩個人什麼時候又好上了。特别是劉的二胎,從時間線看好像和救多多也沒關系,觀衆真的隻能“好好好,隻有我一個老實人是吧”。

另外對劉盈盈少女時代家庭的刻畫也極其失敗,純純就是表現天真爛漫,也看不出這個家庭有什麼資金困難、重男輕女,全家都其樂融融的。好像突然一夜之間,她爹和她弟就惡魔附身了。

劉大福 ★☆

...

沒有人物刻畫的一個人物。就是為了塑造一個壞人而存在,連他的壞都讓人不能理解了。如果一部片子裡有這麼一個毫無人性的人存在,确實可以省去很多功夫讓劇情合理,讓他做絕壞事,最後麻利下線就行了。

如果說他因為急于想奔前程對程春的絕情,我還勉強能理解。那明知自己殺人有把柄在别人手上,還毫無忌憚的對他姐的嚣張發言,一直不肯去做抽血配型就不是正常人思維了吧,難道就是為了表現他的冷漠無情、忘恩負義。

在這部片子裡兩父子對劉盈盈的剝削欠缺很多“技巧”,也可以說是編劇導演對觀衆欠缺太多“誠意”。

同樣讓我無法理解的還有丁寶玉的頂罪,如果王良是情聖一号,那他就是情種二号。

犯罪片裡犧牲是一個很常見的被用到的母題,用的好可以升華全片,用的不好就是危樓而已。

最後表達,全片覺得比較有亮點的兩組人物,一組當然是孫彩玲和關喬,另外一組是局外人的老陳和女警官。特别是土豆試驗的關喬的角色,算是比較有新意,也讓全片多了一條文本意向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