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周處除三害》裡有一段場景,主角陳桂林在關帝面前,用笅杯占蔔,問自己是否應該去自首,連續抛擲九次,最後去了自首。

那麼陳桂林使用的笅杯是如何占蔔的?其實我之前就寫過相關文章,電視劇《狂飙》裡高啟盛跑路時在船上也是用的笅杯問蔔,他占蔔之後淚流浪滿面,因為卦辭已經預示了他的結局。

笅杯,讀jiao,笅字通筊,本義是竹索。也稱聖杯、聖笅、聖卦、卦杯和法卦等,主要是用來與神明溝通求問解惑的溝通工具之一,主要集中在閩台、潮汕地區普遍使用。早期一般多用兩個蚌殼或像蚌殼的竹、木片做成,擲在地上,看它的俯仰,以此占蔔吉兇,後來不專用蚌殼,也有改用竹、木做成蛤形的。如下圖,形式多樣:

...

笅杯起源很早,大概在唐宋時期就出現了。最早并不是木制品,而是貝殼。所以有學者推測笅杯這種占蔔形式很有可能是起源于南方沿海地帶,因為古代中原文化之中,占蔔基本是用動物的骨頭或者蓍草,不同地區就地取材,這也算是因地制宜。

唐朝韓愈有詩雲: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躬。手持杯珓導我擲,雲此最吉餘難同。杯珓就是笅杯,可見杯珓蔔在唐朝是相當流行的。直到元朝這種杯珓蔔還是憑俯仰的機率定吉兇。杯珓占蔔而附有蔔詩蔔辭,大概是宋朝才有。

宋朝的程大昌《演繁露》說的比較詳細。蔔教:後世問蔔于神,有器名曰珓者,以兩蚌殼投空擲地,觀其俯仰,以蔔休咎。自有此制後,後人不專用蛤殼矣。或以竹,或以木。略斫削使如蛤形,而中分為二。有仰有俯,故亦名杯珓。杯者,言蛤殼中空,可以受盛,其狀如杯也。珓者,本合為教,言神所告教,現于此之俯仰也。後人見其質之為木也,則書以為‘校’字。義山雜纂曰:殢神擲校是也。校,亦音珓也。今野廟之荒涼無資者,止破厚竹根為之。俗書‘竹下安教’者是也。

至《唐韻》效部所收則為珓。其說曰:珓者,杯珓也,以玉為之。《說文》、《玉篇》皆無珓字也。案許氏《說文》作于後漢,顧野王《玉篇》作于梁世。孫愐加字,則在上元間。《廣韻》之成,則在天寶十載,然則自漢至梁,皆未有此珓字,知必出于後世意撰也。……至其謂以玉為之,決非真玉。玉雖堅,不可揚擲,兼野廟之巫,未必力能用玉也。當是擇蚌殼瑩白者為之。而人因附玉以為之名。凡今珠玑琲珕字雖從玉,其實蚌屬也。夫惟珓校,既無明據,又無理緻,皆所未安。予故獨取宗懔之說也。懔之《荊楚歲時記》曰:‘秋社拟教于神,以占來歲豐儉。’其字無所附并,乃獨書為教,猶言神所告,于揚擲乎見之也。此說最為明迳也。又《歲時記》注文曰:教以桐為之,形如小蛤。言教,教令也。其擲法則以半俯半仰者為吉也。此其所以為教也。

簡而言之,笅杯占蔔起源很早,流行于沿海地區。現在常用的笅杯占蔔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觀察正反面來定吉兇;一種是占蔔根據卦辭來斷吉兇,類似抽簽。

電影之中陳桂林使用的是第一種方式,即觀察正反面來定吉兇。

...
...
...

從電影畫面可以看到,陳桂林抛擲了九次,應該都是聖杯。

一正一反:為“聖杯”,又稱聖茭、聖卦、勝筶、神筶,預兆大吉大利,所問的事吉利可行,神靈同意你去做。

兩個背面:為“笑杯”,又稱笑茭、陰卦、陰筶,預兆狀況不明,神明笑話你的意思,代表着情況不明朗,最好慎重考慮三思而行。

兩個正面:稱之為“陰杯”,哭杯,怒杯、陽卦、陽筶,預兆諸事不宜,表示神明不認同很生氣發怒,兇多吉少,你最好不要去做。

...

一般這種方式,需要連續抛三次,三次結果都是聖杯,或者兩次聖杯,這樣你所問的事情才吉利可行。

電影之中,陳桂林大概是慎重起見,畢竟要去自首,于是連續抛了九次!相當于三次占蔔,結果都是聖杯,所以才他去自首的。

...

以上就是陳桂林的關帝聖杯問蔔的詳解。至于上面講到的第二種附有卦辭的方法,我之前在電視劇《狂飙》上映時已經講過,有興趣的可搜索我之前文章即可。

原創首發公衆号:易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