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紀錄片很客觀的展現了幼兒園的情景,涉及了小班中班大班、各種思想的孩子以及老師與家長群體。采用了記錄+問答的傳統紀錄片的方式。但很有意思的在于,張以慶導演在“問答”這一環節時,所提問的問題是關于一些社會向的問題,這種問題在孩子們嘴裡講出來,成為了一種口無遮攔的事實。

片頭展示了:或許我們的孩子,就是我們自己。
這部片子無時無刻的體現了孩童時刻的孤獨,事實上,人本身從小到大的成長,都是要經曆孤獨過程。孤獨其實是人生活中的常态化的狀态。
童言即無忌的,從一個孩子的言語以及他的表達等方面,本身就已經可以囊括一定的社會關系的。他們會毫無忌諱的說出父母的生活狀态,以及對他們帶來的感受。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那個最後一個被家長接走的孩子。他的母親忙着美容,他的父親忙着應酬。又此忽視了他作為一個孩子的存在。
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孩是被問及獲得一筆錢要不要分給領導的孩子。讓我難過的是,他在這麼小的階段,明白了體制内束縛的東西,但是我又不能評判,倘若評判了,便容易會被說成自私。
--“你爸爸是做什麼的?”--“警察”
--“當警察要做什麼?”--“收錢”
--“收上來的錢怎麼樣了?”--“給領導”
自他們第一天入園開始,便已經在規範的整改當中了。孩子失去了應有的天性釋放,但是這種整改又是,規範社會中的必需品。
在片子當中出現了一個小孩子從幼兒園起便已學習四門課外的知識。那如今,内卷化的社會,學習的大風潮,最終刮向了孩子。他們從小被教導着刻苦奮鬥努力 。像我身邊的例子,我的弟弟,他之前幼兒園的班上報名六項目課外班的人居然占多數。于是,那種幼時自由自在的玩耍也僅僅留在了人們意淫出來的虛僞的叙事性散文裡。
不要不把孩子當人,他們一樣都是有思想有思考有生命力的生物。(在影片中)讓一個孩子在快樂、有錢、旅遊中選一個,他能夠準确的說出:“錢買不到快樂。”同時他們也有自我的判斷能力,雖然會限制在一定的知識儲備不足,而支撐他的觀點表達。但是他們會用更加通俗的表述盡力的表達出來
但他們本質還是質樸的、純真的。那後來呢?後來呀,下雪了,他們徜徉在快樂當中,逐漸長大。導演特意用了虛焦,将一切幻化為夢境當中。
幼師這份職業作為孩子除父母及親戚以外的第一任引路人,片子也很好的從側面反映出了他們的困難。他們要長期折返在孩童哭喊的喧鬧中,在如今生活中,也要應對來自家長的要求。近段時間登上熱搜的新型職業--“幼兒學前師”,雖然展現了教育産業的進一步優化細化,但同時也表明了對于幼師的要求更高。當然我們還可以側入談談社會生育率降低一事,幼兒學生的減少代表着幼兒園招不到足夠的學生(例如北京幼兒園,原先需要搖号獲取名額,如今卻需要搶人了),也表明着社會對于幼師的要求減少。這也是幼師行業需要面臨的困境。
曾有言:“一個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這句話并不限制在“大學”之中,反之甚至連一個小小的幼兒園也能展現人的多樣化。
在這部紀錄片中,我們回溯了童年純潔的時光,不過也足矣引發反思,孩童在這個社會該因什麼樣的社會形态生存呢?我們該如何對待孩童這類群體?我們該怎樣引導孩童成長?什麼是孩童成長的必需品?是需要規範化、管理化、社會化、同質化嗎?
孩子在步步與各式人群接觸下逐漸長大,請記下他與她的最後一面、最後的行為,藏于心懷中,哪怕是一個巴掌,一道哭聲。或許我們未來,将永遠不再相見。或許那份童真,随着時間流逝,而埋葬在心靈深處。
而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