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一晃而過,當初守着日子追完《龍嶺迷窟》的意猶未盡之感還未消散,導演費振翔帶着他的“鬼吹燈”系列續集——《雲南蟲谷》強勢歸來。随手翻了一眼,見識到了其他網友對這部《雲南蟲谷》的期待,還在豆瓣詞條下進行了“開播倒計時”,好不熱鬧。

《雲南蟲谷》的“鐵三角”陣容完全延續了上部《龍嶺迷窟》,潘粵明飾胡八一、張雨绮飾雪莉楊、姜超飾胖爺王凱旋。不得不說,導演費振翔的選角能力在如今的網劇大軍裡可謂是無出其右。

雪莉楊作為“搬山道人”鹧鸪哨之後,身手敏捷、知識淵博,是一位勇毅堅韌的女性。張雨绮身上獨有的堅毅氣質,讓她無比适合雪莉楊這個角色。

王凱旋這個角色,有點像“二師兄”(非貶義)。不僅是個大财迷,偷懶耍滑貧嘴也樣樣在行。看完《龍嶺迷窟》再回頭看看原著《鬼吹燈》,隻覺得姜超就是王胖子,王胖子就是姜超。

而從《怒晴湘西》到《龍嶺迷窟》,潘粵明飾演的“陳玉樓”和“胡八一”都得到了觀衆的認可。這兩個人物在年代上的差距有半個世紀,并且屬于同一個系列劇,甚至在《龍嶺迷窟》中二人還有不少互動,但愣是沒讓觀衆覺得出戲,反而連連叫好。

其實,這也得益于費導在一些小細節上設置的“夢幻聯動”。在《龍嶺迷窟》中,差不多已經步入耄耋之年、雙目失明的陳玉樓初遇胡八一之時,他給胡八一算命摸骨,說胡八一很像年輕時候的自己。這時老觀衆們會忍不住發條彈幕——可不是嘛,年輕的陳玉樓跟胡八一是同一個人演的呗!這種調侃性質的出戲,反而博得觀衆哈哈一樂。
相隔一年有餘,《龍嶺迷窟》和《雲南蟲谷》系列感的延續,在更多的小細節上得到了加強。《雲南蟲谷》第一集一開始,衆人圍坐涮肉店,開始為雲南之行做鋪墊。還記得《龍嶺迷窟》的第一集,胡八一跟王胖子帶着農民李春來,在這家店裡一頓風卷殘雲。親切的小店,熟悉的味道,都給看饞了。

在準備雲南之旅的過程中,雪莉楊遵守了上部《龍嶺迷窟》的諾言,為胡八一和王胖子帶了防水防火防刀割的連體行軍裝,胖爺也不負衆望,為他跟胡八一準備了三條辟邪轉運本命年的祖傳紅褲衩。

可惜紅褲衩對暈車并沒有什麼療效,伴随着貫穿了《龍嶺迷窟》和《雲南蟲谷》兩部劇的歌曲《啊,朋友再見》的婉轉旋律,我們暈車的胖爺在客車上從黃土高原一路吐到了雲貴高原。估摸着,他還得吐到《昆侖神宮》的青藏高原上。


雪莉楊也學習到了新的京片兒,胖爺離開了大金牙,雙口相聲變成了單口相聲,他耍貧嘴的本事又有了更大的展示舞台。上部裡曾經有外國人要跟胖爺買古董,胖爺一看是不懂行的外國人,漫天要價,誰知外國人一口京片兒,說胖爺也忒坑了,胖爺傻臉。胖爺到了雲南,不懂習俗還貧嘴,到處得罪人,雪莉楊說胖爺也忒貧了,胖爺再次為雪莉楊的語言學習能力而傻臉。
這些小細節、小元素的設置,讓老觀衆們會心一笑,不禁感歎,費振翔導演的原班人馬就是好。劇情的銜接順滑流暢,這還是那個原滋原味的《鬼吹燈》系列劇。
費導在《雲南蟲谷》的拍攝制作上,沿襲了前作《龍嶺迷窟》的高品質。當然,人不能一直原地踏步,對比前作,《雲南蟲谷》的神秘感和刺激感都有了一定的提升。這部《雲南蟲谷》隻有十六集,比前作少了兩集,所以,費導在劇集的節奏把握上更加考究。
劇集時間緊湊,但在第一集開頭部分,回顧上部、講述傳說、承上啟下,一樣兒都沒落下。細緻的鋪墊為後面探險的緊張部分做足了準備,還埋下了不少伏筆。
說到節奏,費導講故事的功力也不一般,當主角們陷入險象環生的境地,危險接踵而至,但在關鍵時刻,他總能調節觀衆緊繃的神經。這更像是一種說書人的智慧,讓聽衆聽得入神,随着主角的境遇心緒起伏,在得知主角脫離險境的爽快之餘還能幽默一把。
說他像個說書人,還因為他講故事的方式也像是和觀衆在交流。最明顯之處,是胡八一“掉書袋”的時候,總愛講他的“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盲流子胖爺經常聽不懂,其實很多觀衆也聽不懂。困惑之時,胖爺總是幫觀衆問出來,胡八一就會給大家解釋。

在《龍嶺迷窟》中,胡八一在墓室中念出九宮八門口訣:“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這時候胖爺就幫觀衆吐槽——你能不能說點咱們能聽懂的?于是,解說就來了——此訣是九宮對應人體的依據,即以離九宮代表頭部,巽四宮代表左臂,坤二宮代表右臂,震三宮代表左肋左腰,兌七宮代表右肋右腰,艮八宮代表左腿,乾六宮代表右腿,坎一宮代表泌尿生殖系統。以此解開了李淳風墓室九宮八門的機關,是不是覺得看電視劇也能學到很多呢?再中二點說,甚至還有種參與探險的成就感呢!
在《雲南蟲谷》中,這種交流變得更為明顯。水洞乘竹筏漂流河道,遭遇急流偏航,胖爺着急,觀衆跟着着急。于是乎,胖爺問胡八一迷路了怎麼辦?胡八一說,山中水流都是一個方向,走個岔口也沒關系。山中探險小知識又增加了。還有關于石雕、圖騰、改變風水的各種胡八一小課堂,就不一一舉例了。

除了講故事的方式,費導在視聽效果的制作上也直接拉滿。先來分析一下視覺效果,多年的導演經曆,費導已經建立了成熟且醒目的個人化影像風格。在《鬼吹燈》系列劇裡,絲毫沒有屬于大部分網劇的粗制濫造質感。無論是原著的“燈絲”們,還是追劇群衆,都對費導的幾部《鬼吹燈》系列劇十分滿意,清楚記得,在《龍嶺迷窟》結尾的彈幕裡,不少觀衆紛紛要求要費導的原班人馬制作所有續集。
且不說《雲南蟲谷》的特效比前作好多少倍,遮龍山水洞的人俑紋路形狀都清晰可見,榕樹洞裡精美的血色玉棺直接給人鎮住。而在視覺層面上費導的最大誠意,還是雲貴高原的實景拍攝。

費振翔導演有個一直堅持的傳統——能實景拍攝的絕不偷懶。《黃皮子墳》去了死火山,《怒晴湘西》去了好漢坡,《龍嶺迷窟》去了榆林,拍《雲南蟲谷》,去了雲南省滄源佤族自治縣,還有地勢險峻的南滾河。雲貴高原地勢複雜,天氣詭谲多變,叢林多,蟲子也真不少。為了劇集質量,多險惡的環境也得硬着頭皮上。這跟某些全程躲在攝影棚裡的劇組比起來,不知道要有誠意多少倍。
再說音效層面,費導的音效一直都用得非常有趣。爵士、搖滾、民俗音樂輪番上陣,把各種場合的氛圍烘托得恰到好處。當雪莉楊充滿魅力的倩影出現在胖爺和胡八一眼前,美式爵士配上升格推拉鏡頭,兩個人眼睛都直了。熱血的場面一開始,堅定不移勇奪寶藏的場面就會響起電吉他和架子鼓的BGM,令人熱血沸騰。到了神秘的異域,當地悠長空靈的民俗音樂奏起,不寒而栗的同時,一種對神秘文化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最有趣的,莫過于聲畫對立的作用。當“鐵三角”和當地村民發生肢體沖突的時候,就會響起輕松的布魯斯搖滾樂,卻毫無違和,甚至有點好玩。這個手法在《龍嶺迷窟》的“巷戰”中也有使用,來自鄉村裡的“暴力美學”便由此誕生。

還有一個容易令人忽視的音效,就是當地人的方言。劇中在山路的車上跟三人交流的雲南老鄉,操着一口正宗的“馬普”(馬街普通話,昆明的方言普通話)。方言的作用在影視劇中非常重要,觀衆的聽覺感官會在大腦中暗示,提高這部劇集帶給觀衆的真實性。
不僅費導的功力進步,劇中“鐵三角”默契程度也有進步。開頭雪莉楊給王胖子展示新裝備時,一氣呵成。胖爺對雪莉的态度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開始的“美國妞”,到後來的“楊小姐”,後來貧嘴的“楊參謀長”,噴了花露水的雪莉楊叫“香參謀長”,令人捧腹。三人在孔雀姑娘家,同時跟阿達打招呼,同時被冷落,三人尴尬的表情都一模一樣。
搞笑之餘,三人遇到危險之時的團隊協作已經讓觀衆真切感受到了他們之間的默契配合。脫離了水彘蜂和血色肉繩的陷阱,已經讓人對他們之後的探險有了更強的信心。最動容之時,是三人過夜,胖爺對老胡體貼入微,生怕老胡着涼,給老胡蓋上毯子。


老胡扭過頭又來關心雪莉,一番寬慰令人感動不已。


《鬼吹燈》系列劇集的老觀衆都能看得出來,從《怒晴湘西》到《雲南蟲谷》,都體現了費振翔導演抓住這一超級IP的精髓。無論是從上述的叙事手法,還是從視聽語言上看,費導已經在這一類型的劇集制作上樹立了“類型片導演”的專業标簽。
之前,也有許多改編原著小說《鬼吹燈》的電影電視劇,它們無論是在口碑還是質量上,都令“燈絲”們痛心疾首。但費導的《鬼吹燈》系列劇,品質始終在線,做到了不負衆望,持續進步。《鬼吹燈》系列劇集,甚至開啟了國産劇集超級網劇的精品系列之先河,它應該成為國産網絡劇集的标杆。無論是大投資還是小成本,制作者們都應該懷有一份誠意,将作為影視工作者的初心一以貫之,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