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電影很偏愛女主,女主一出場時就自帶bgm,如靈動的鹿闖入了枯燥乏味重複的生活,她會把兩個玻璃杯放在耳旁聽聲音,會用牙一口就咬下瓶蓋,會扮演不同的人,說着連自己都相信的話。人是有很多面的,她的每一面都讓我驚奇。人物形象塑造得太成功了,以緻于她仿佛也進入了我兩個小時的生活中。

了解一個人是會開始讨厭她的,但我非常喜歡男主在女主離開後探尋她不同側面的那幾場戲。她看了70多套房子是因為看到空闊的房子很開心,她會陪着一個陌生人一起哭泣,并且展示她治愈負面情緒的小儀式。會有多少次她也會同樣做出手勢,抽走自己身上的負面情緒呢?她大膽、靈動、富有生命力同時也自信活潑、很容易成為别人記憶裡的濃墨重彩。她會突然找到便利店的工作,一直在尋找什麼,永不安定,她也會花費不多的錢财救治一隻小貓,很喜歡她坐在便利店門口俯身在膝蓋上那一幕,她又是脆弱的、多情的、迷茫的。和朱珠的那場戲我尤其喜歡,很喜歡二十歲和三十歲女性之間的情誼,因為我經曆過你所經曆的,所以在你這樣做的時候,我不會提出建議或者加以否定,我隻會微笑支持。但同時女主也給了三十歲的姐姐很多新奇的體驗,會幹脆利落的處理性騷擾的男人,會滿口謊言但你知道她隻是隻裝腔作勢的小貓咪,誰會真的讨厭小貓咪呢?會在警察局自如應對,甚至享受自己被當做嫌疑分子拍照,因為她們做的是正确的事。女主離開的時候大聲說了三次“拜拜”,為了也能收到一句“拜拜”的回應。那是她們的最後一次見面了,一場正式的但又十分自然的告别。我也在那一段獨白中流淚了,"人怎麼才可以一直孤獨地活着但又不孤單呢?"朱珠演的特别好,将富婆的潇灑和獨立女性的堅韌以及偶爾流露出的孤寂演出來了。喜歡她們在處理性騷擾的男人後,她大喊的一句”快跑”,喜歡她開着法拉利疾馳而過,喜歡她在說“拜拜”以後踩着高跟鞋潇灑轉身,她當時笑了一下,也知道這是最後的告别。

女主和男主的那幾場戲讓我想到了花束般的戀愛,我一直覺得相愛需要轟轟烈烈,需要留下獨屬的、帶着痛的、糖混着玻璃渣的、可以鮮血淋漓的、但始終泛着粉紅色泡泡的那些記憶,在天台上彈拔吉他哼唱的、反坐在扶手電梯上的(很喜歡這一幕的鏡頭)、一起奔跑的記憶。這些記憶是兩個人共生的專有記憶。

喜歡這部電影的剪輯,他們互相舔抵傷口,去到對方的童年互相治愈,喜歡左右兩邊分屏是他們各自的生活然後直到有一刻他們同屏的鏡頭語言。也還蠻喜歡後半段的瞬息全宇宙類似手法,緻敬了卓别林和一代宗師,演員和導演拍得應該挺爽,我還蠻喜這種打破第四堵牆的俏皮感,導演明目張膽地說我要開始搞事情了。

雖然有一些敗筆,它本可以再飄起來一點而不是像成品懸浮在半空,以及雜糅了太多的劇情使得一些本應該是亮點的成為了噱頭,譬如外星人這條線不應該落在逆天改命上(至少把女主寫死挺奇怪的),而且以及漫畫的虛構和外星人的虛構本應相得益彰,但實際上看起來它們十分割裂。但是這些并不影響這部電影帶給我的驚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