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系列續作,主旨的優秀或主演的敬業代表不了作品的優良。看該類型電影最痛苦的感受,莫過于讓觀者無法泛起同理心但又被強行拖入一場道德審判。
先說主演們,畢竟也算是該片宣傳的最大亮點之一。對于關注青少年抑郁症的主題和對父親忏悔情節的過分宣傳,在這兩者之間明顯沒有平衡可言。當我感受到滿滿的精英上層的悔恨高于前者時,狼叔再賣力的演繹都會令我反感。全片的立場性反而不如霍普金斯的一句so what。當然可以代入為同樣作為兒子的狼叔為son的核心,但我們并不指望這種說辭能對社會有所功能性的影響。畢竟,該片還是利用了典型的弱勢問題來讨論家庭現象,就自覺負擔起了一定的責任。小演員的演繹在我這裡是不錯的,而且是最後一段情節的設置,是符合文學性的。
核心問題是剛提到的父權制社會體系下對個體的忽視,但電影并沒有完全點開命題或嘗試着力批評。可能是缺乏一場較好的對峙戲,或者是一開始母親角色身份的話語權削弱,讓劇本完全停滞在傳承和男性教育的自我感動與悔恨中。當然,這也無法令人看到對抑郁症孩子問題的關注。
另外相對于前作,缺乏很好的電影鏡頭語言來輔助對病情的關懷,加之狼叔戲份的比重太大,犧牲了讓觀者沉浸入抑郁症青少年心緒的可能性。這種讓步導緻的局外人視角,加之淺薄的批評和過于白男精英的代表性,讓一切看起來可笑又可惡。
最後的最後,5.5分。
「不語」,公衆号“不著”每周二影視單元,更多内容可關注微信公衆号(搜索"willyi_")
個人喜好,歡迎讨論,拒絕罵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