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戀愛何必認真?》的前兩集對柊磨這個角色沒有深入刻畫,先是為他簡單塑造了一個擅長觀察他人、體貼顧客、對愛情态度輕浮的Play Boy餐廳侍者形象。從第三集開始,由于純和柊磨進入了體驗式戀愛的關系,編劇逐漸加大了對柊磨的刻畫,我們終于得以窺見隐藏在他溫柔面具背後的真實面孔。
柊磨和純一樣成長于單親家庭,或許他的境遇比純更糟,因為他是私生子,不僅從小需要承受來自周遭的異樣眼光,更緻命的是至今還未被父親原本的家庭承認。這一點可以從柊磨同父異母的哥哥——拓人前輩的态度可以知曉。劇裡有四處小細節印證柊磨其實還未被父親那邊的家庭接受。一,柊磨第一次和嫂子橫井碰面是他們設計小組去Salut吃午餐,但是剛和拓人成婚的橫井卻完全不認識自己的小叔子柊磨,說明柊磨的存在不僅不為嫂子所知,還很可能沒被邀請去哥哥拓人的婚禮,或者因為身份原因不被允許出席哥哥的婚禮。二,高中袋棍球社社員們在Salut餐廳聚餐,拓人和柊磨應該完全沒有在明面上大方打過招呼,否則作為聚會主持的純不會完全不知道兩人是彼此認識的關系。三,拓人第一次撞見純和柊磨在一起,純驚訝地問及兩人的關系。在拓人猶豫如何解釋之際,是柊磨坦然地主動承認兩人同父異母的兄弟關系。四,柊磨主動帶了Salut的外賣到純的公司找她,在樓下碰見了哥嫂,但是鏡頭隻給到兩人驚訝的表情,卻沒有給到哥嫂主動和柊磨微笑打招呼,很可能這時候嫂子橫井都還不知道柊磨的存在。顯然,拓人雖然和柊磨私下有聯系,卻從不想将他們之間的關系與外人、甚至新婚妻子言說。
不被親人承認所帶來的痛苦,有時候比來自社會的異樣眼光還要讓人難以承受。其實,柊磨很在乎家人,從他與同父異母的哥哥始終保持隐秘的聯系,把小時候與媽媽的合照和料理書籍一起放在房間裡明顯位置便可以推測一二。
柊磨的母親是被抛棄的第三者。成長過程中,柊磨很可能與純一樣,承受了許多來自母親在愛情方面的負面情緒。柊磨和純長大後對戀愛的态度看似南轅北轍,一個是絕對不投入真心的遊戲愛情主義者,另一個是完全拒絕戀愛的單身主義者,但本質上兩人皆因自己母親的愛情遭遇而對愛情産生了恐懼情緒,隻是表現形式不同。從不戀愛也好,從不真心戀愛也罷,他們不約而同地使用了冷漠盔甲将自己包裹起來,努力自我保護,不受他人傷害。
對柊磨來說,食物是緩解傷心等不良情緒的良劑。在純受情傷想喝酒的時候,在純生悶氣的時候,他都主動用食物去安慰和接近她。也許這和他成長過程中安慰母親的方式有關系,也可能這就是他想成為廚師的重要原因。
廚師總是希望自己用心烹饪的食物能夠得到食客的認可。正因此,兩人第一次見面,柊磨就對純有了不一樣的印象。Salut餐廳特别在于将小資格調與輕松氛圍融合得很好,許多客人來這裡常常會沉浸在這樣的美好氛圍中,拍拍照、聊聊天大概率是客人們的慣常行為,因此,許多人并非純粹的食客。但純第一次來就全程隻關注食物本身,甚至沒多看他一眼(即使戴了口罩也猜得出他應該長得不錯),還特别關注到盛放食物的盤子。就像自己的設計被認真欣賞是每一個設計師的願望,自己努力做出的食物被用心品嘗是每一個廚師的心願。柊磨感受到了純作為純粹食客的這一份特别心意,甚至拿了自己使用的珍貴餐盤放到Salut店裡等她下次再來——他知道如此認真品嘗食物的人一定會再光顧,不需要他摘口罩後顯露出來的帥氣臉龐作為額外賣點來吸引她。
純第二次光顧Salut是和兩個閨蜜一起來。這一次柊磨非常主動,主動摘了口罩隻是第一步。柊磨在收拾其他桌的餐具時不小心聽到了純對戀愛的看法,與他的觀點很相似——兩人都不想(或者不敢)對他人有過多期待。在送純出餐廳的時候,柊磨主動摟腰攙扶醉酒的純。任誰看,這都是沒有恰當距離感的行為。更别提之後他主動和純說,若是感到辛苦的時候可以随時來找他。但其實,這一切都是他主動出擊的表現,他對純很有好感。日劇《四重奏》裡不是有一句經典台詞嗎——告白是小孩子做的,成年人請直接用勾引。
是的,他在勾引她。
人總是會被相似的人吸引,柊磨率先看清了純的孤獨和逞強——這和他很像。純一直以來隐藏得很好,高中就認識的兩個閨蜜到現在還不知道她拒絕戀愛的真正原因(目前隻有好友大澤略知一二)。在包裹自己的努力程度上,兩人旗鼓相當。哥哥拓人誤解柊磨和父親一樣到處沾花惹草,和柊磨有暧昧關系的Salut餐廳客人竹内也隻是知道柊磨不想和任何人真正進入一段正式關系。
兩人對真正意義上的戀愛都懷有排斥感。一直以來努力将自己包裹起來的人,哪能那麼容易敞開心懷呢?前期一直處于主動狀态的柊磨,在純深夜主動找他後,反而向後退了一步。對待純,似乎沒有辦法像對待暧昧對象那樣随意,兩性經驗更豐富、更早感知到自己心意的柊磨清楚,戀愛小菜鳥純很可能真的認真起來——嘴上說是體驗式戀愛,若一旦碰到喜歡的人,隻會變成掩蓋真實心意的幌子。擅長觀察他人的柊磨對此非常敏感,暧昧對象竹内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擺出海王式的玩玩姿态,怕柊磨會推開早已認真的她。
對柊磨而言,想退一步,想再次将自己裹緊,不想被對方看穿,不想被對方傷害,早已成為本能。可是對着喜歡的人,哪能一直保持理智呢?雖然柊磨拒絕了純進行“第一次”的邀請,但他之後主動發短信發出約會邀請,為了保證約會愉悅度去提前體驗了安排的約會項目(約會項目還是做玻璃杯這種有一定藝術趣味、明顯為了迎合純的活動),答應害羞的純Double Date的要求,約會期間認真傾聽她的話,純臨時起意想看展就跟着她去……做的一切隻想讓對方開心。
純因為竹内的假貼文生悶氣、摔他送的玻璃手鍊時,說:“有朝一日會摔壞的東西,我不要。”不歡而散後柊磨沒有步步緊逼,立即問純生氣的具體原因,反而隔日主動送外賣給加班中的純,才敢小心翼翼地詢問原因,沒得到答案也沒有再逼迫她回答。這時候兩人默契地達成了共識:不想說的事情,不要再提。柊磨和純面對如何解決隔閡這件事情,内心都有着本能的抗拒。一個人躲,另一個人就不再追。動了真心後,兩個人對待彼此都非常敏感和小心,這一點上編劇埋了個雷,後續劇情裡兩人很可能會因此産生更大的隔閡。
這一次能夠化解誤解是由竹内不小心推動的。在三人的對峙中,柊磨清楚了解了純的心意,他知道她認真了,像他一樣,認真了。一直以來努力包裹着自己的純,卸下了盔甲,在他和情敵竹内面前坦誠自己的心意。柊磨有些無措,坦誠的人非常脆弱,同時又很決絕,他們本質相同,都是害怕付出的真心被無情傷害的人,他非常清楚這一點。
所以當純說出“所以我不想談戀愛,我讨厭戀愛,讨厭陷入戀愛的自己,也讨厭你,讨厭到不行!”時,柊磨知道純即将用盔甲重新将自己包裹起來,不再向他開放内心,他忍不住吻了她,不管旁邊是否還有人在,他用行動告訴她——
我喜歡你。
請不要讨厭我。
請不要再将自己包裹起來了。

《戀愛何必認真?》劇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