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安多》完美收官,盡管“發盒飯”的數量沒有預想中多,但是該有的告别和收尾都到位了,沒什麼遺憾了。
最後三集的叙事重心放在了盧森和克雷亞這對師徒/父女身上,除了有許多與過去劇情的互文和回應外,在一股揮之不去的哀傷中,我還看到了一條遍布崎岖卻邁向光明的革命道路,“希望”是照耀這條道路的星辰,正因保有這份祈盼的延續,即便從《安多》到《俠盜一号》的結局是毀滅,獲得勝利的那片真心也始終不會蒙塵。
開始的終局
E10專門用了若幹閃回,講述了盧森和克雷亞的緣起。
盧森曾經也參與過銀河系邊緣星球的大屠殺,對帝國的殘暴行為深惡痛絕,在最絕望的時刻,他意外救下了一個原住民女孩。

萬念俱灰的盧森本已形同死人,這一行為替他續了幾十年的性命,同時也成了他開始反抗事業的契機——換言之,盧森和克雷亞之間的救贖從一開始便是相互的,這與瑪爾瓦和卡西安那一對還有些區别。
在跟随盧森倒賣古玩的旅程中,克雷亞展示出了非凡的商業天賦和欺詐天賦(或者說這兩者是一體的),與此同時,她還有一個好師傅。

有意思的是,雖然驅動這兩人賺錢和造反的源動力是對帝國的仇恨,但兩人卻因此締結了父女般的關系。
相比起盧森,年幼的克雷亞顯然還無法控制自己的憤怒,她渴望交戰與複仇,享受血濺五步的快感,對此盧森隻能耐心教導她匹夫之勇和謀定後動的區别,以及耐心、有效運用憤恨的道理。

在《安多》裡沒有任何一個革命者是完美的(這也是《安多》的優秀之處),盧森最大的缺憾和局限性,便在于他是從廢墟中站起來的活死人,他的起點和終點都充滿絕望,在他的教導下,克雷亞的底色也難免一片灰暗。
他們心中僅剩的那片光亮,也隻能是相依為命的彼此了。

這下朗尼知道自己再也潛伏不下去了,必須立刻逃離科洛桑,可義軍勢力在一年前開始就陸續撤離了,現在唯一能指望的,也隻有把他硬按在ISB不讓走的盧森了。
盧森感興趣的隻有朗尼拿來做交易條件的武器情報,等情報到手後,立刻就幹掉了對方。

兩人的各執一詞,凸顯了革命戰士與反革命戰士的理念差異,盧森堅信自己制造的混亂将通向自由,而戴德拉則認為混亂就隻是混亂,因為“反抗是荒謬的”。
短暫機鋒過後,盧森選擇了自盡,畢竟他是不能被活捉的。
由于戴德拉擅自行動抓捕“軸心”,帕特加取消了ISB會議,可他得到了另一條更令他慌神的消息,朗尼死了。

當務之急,是先把形勢控制起來,把還在沾沾自喜的戴德拉抓回來搞清楚洩密情況,順便讓行事更穩重的赫特去接手戴德拉的爛攤子。
正因抓到了這個時間差,克雷亞才有足夠機會闖過層層障礙,摸進盧森的重症監護室去拔管(救是不可能救了),給自己的導師兼父親一個解脫,同時也保證了兩人共同奮鬥的事業沒有失敗。

對此,戴德拉無言以對,這些年來她已經養成了搜集大量情報的習慣,也不管合不合規、有沒有權限,連她自己也不知道存了哪些東西,更别說朗尼看到的了。
事到如今,戴德拉也豁出去了,直言從ISB到帝國高層普遍人浮于事、屍位素餐,許多有價值的情報都被随意丢棄了,是她有效回收了那些情報,否則也查不到盧森這個神秘的軸心人物。

克總把目光投向了ISB局長帕特加,自知理虧的帕特加沒有直接抗辯,轉而指出克倫尼克這麼多年來對死星的保密策略太不現實,整個ISB又何嘗不是這個大計劃的受害者呢?——官大一級壓死人啊。
奉命去抓克雷亞的赫特現在壓力很大,克總直接發軍令狀可是真要死人的……

這裡說四個點:一,盧森在雅汶的名聲并不好;二、威爾蒙腿傷好了後成了跛子,已經不方便去執行一線任務了;三、卡西安和威爾蒙都信任盧森,但擁有接收器的威爾蒙是盧森更忠實的信徒;四,卡西安多次違反雅汶基地的安全條例出去救人。
赫特在古董店裡果然找到了舊式發報系統,技術員發現盧森長期盜用帝國廣播的頻段和電力後,第一反應是欽佩他的天才手段,随後才意識到不妥收起了笑容。

這裡最值得誇獎是卡西安的反應,當得知其他出口指望不上後,他立刻阻止了梅爾希想關門的舉動,開着大門尚有一線生機,關門的話也許就變成ISB甕中捉鼈了。
當然,卡西安設想的最壞情況沒有發生,小K單槍匹馬就殺了一條生路出來,我願稱之為全場MVP。

要知道帝國這些年經常放一些假情報對付反抗軍,而卡西安是違規跑去科洛桑的,他帶回來的這條情報又相當混亂,有人懷疑也屬正常——從朗尼到盧森到克雷亞再到卡西安的口口相傳,信息要素嚴重流失,等卡西安說出來時,就隻剩一些語無倫次的關鍵詞了。
更微妙的一點是,這個情報是盧森傳出來的,而如今雅汶基地的多數反抗軍領導人不喜歡也不信任他。
這就涉及到“正面戰場瞧不起敵後戰場”的紛争拉扯了,況且盧森的作風和名聲确實也不夠光彩。

于是,卡西安剛被關禁閉沒多久,就被解禁授權去做進一步的探查了。
臨行之前,貝爾前來與卡西安道别,他心底也認可并欽佩盧森的功勞,隻是為了平衡其他領導人的感受,并未像莫思馬表現得那般明顯,同樣一句“原力與你同在”,此時亦有了新的分量。

話說,《安多》最後幾集的盒飯大多都讓ISB領走了,左右逢源的朗尼、不求榮耀的赫特、經驗豐富的帕特加全挂了,就連做事得力的戴德拉也進帝國監獄打螺絲去了……所以說廣大帝國牛馬們躺平摸魚才是王道啊,要做帝國的“人才”可太危險了。
反抗軍高層雖然也有官僚化的傾向,但他們始終容得下屢次犯規的卡西安,對比之下,隻想要應聲蟲、工具人和背鍋俠的帝國,豈有不敗之理?

克雷亞和卡西安一樣,都是帝國暴行造成的戰争孤兒,還有無數像他們這樣的孩子存在,并最終加入反抗浪潮中去……革命兒女,又何必深究血緣與出身呢?
通過足夠對仗的叙述,我們得以看到卡西安和克雷亞的相似與差異:他們都是被有革命思想的大人撿回來的孤兒,也都先後投身于革命,但瑪爾瓦要比盧森更懂生活也更有希望,所以耳濡目染之下,卡西安也比克雷亞更惜命、看得更遠。

我并不是說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有高低之分,而是想指出克雷亞在雅汶基地看到的東西,恰恰是在盧森教導下長大的她最缺少的“生機和意義”——晨練的士兵,充實的工作,衆人為同一目标的奮鬥,如果她能早點感受到這些,或許就不會輕易想着赴死了。
這種勃勃生機與生存意義,即為希望。

希望一直都在,隻是需要無數的付出與犧牲。
感謝《安多》這部劇集的出現,它讓原本更多隻屬于莎翁戲劇和童話故事範疇的星球大戰系列走入了凡俗人間,在講述具體的人物時保留了宏大叙事,又在闡述革命的同時維持了細微的人文關懷,如此豐富多彩又精美優秀的作品,值得大家的欣賞和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