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聚焦于上世紀八十年代艾滋病肆虐的時期,Adrian生于加州北部的一個保守小鎮,那個小鎮宗教氣氛濃厚,父親是一位虔誠的宗教徒。
三年未曾回家的Adrian,這次回家過聖誕節了(相當于中國過春節)。就像我們回家過年一樣,看着還是單身的Adrian,在飯桌上,母親透露說與他從小青梅竹馬的那位女同學Carly也還是單身。

這次的聖誕節,Adrian為家人每人準備了一份豐厚的禮物,差點花光了自己全部的積蓄。
Adrian這次回家的背景是,在1985年,男友身患艾滋不幸離世,而且在這一年已經參加了六位好友的葬禮,并且自己也到了艾滋病晚期。


像這次回家一家人聚齊的機會,可能是最後一次。他想找一個合适的時機,向家人透露實情。
但是Adrian沒有找到機會跟家人說明,反倒是一天夜裡,父親一個人在院子裡喝酒,看到Adrian,就叫他與自己喝一瓶。
在喝酒的過程中,喝多了的父親像Adrian吐露了心聲,他問Adrian:“你啊……你以非常快的速度就遠離了這裡,你簡直就是……一刻也不想停留,你到底在逃避什麼啊?”Adrian:“我沒有在逃避什麼,爸爸。”

随後父親又問他為什麼買這麼貴重的禮物,不要再跟我說你是升職加薪,我打電話到你的公司過,他們說你已經離職了。看着Adrian還在找借口搪塞,父親又說道:“我去康涅狄格州參加戰友的葬禮,然後我……坐上了火車想着可以和你一起吃頓午飯,我問過你能不能去看看你住的地方,但你總有各種理由拒絕我。”
“我叫了車去了你住的社區,我想看看你生活的地方,當我們開車經過你住的大樓時……我以為我看到你和一個男人在台階上,但一開始我不确定是不是你,所以我又讓出租車司機繞着街區轉了一圈,這次我……我确定了那就是你,你摟着他,我甚至認不出你來,就像你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然後父親讓Adrian千萬不要告訴母親,因為那樣會傷了她的心,一句話都不要說。Adrian哽咽着說自己不會告訴母親的。

最後,他發病的事情沒跟任何家人說,而是告訴了青梅竹馬的女同學Carly,他讓她在弟弟長大一些的時候,找個合适的時機,把這件事情告訴他,可能那個時候自己早已不在人世了。

離家的時候,父親上班之前來跟他道别,說自己永遠是他的依靠。而母親在送他去機場的路上說的一句話,更讓磊磊淚目,她說:“你可以在你準備好的時候,再告訴我。”我想這大概是親人間的心有靈犀,有些話,即使不說,他們也大概猜得到。

這部劇與磊磊之前看的那部《隻是世界盡頭》的故事背景非常相像,但是叙事手法卻要細膩得多,一點不像西方電影,如果把電影中的人物都換成中國演員也毫無違和感,這個大概是由于是華裔導演拍攝的緣故。
話到嘴邊口難開,不是不想說而是不知如何說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