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何以為家》有段獨白發人深省,是12歲男孩贊恩控訴他的父母,所給出的理由。
“我要起訴我的父母,我想讓大人們都聽一聽我的話,我想讓那些不能照顧孩子的人不要生孩子。
否則長大後能回憶什麼,是暴力、虐待,或毆打嗎?被鐵鍊鎖、被水管澆、被皮帶抽嗎?我聽過最親昵的話隻有‘給我滾臭小子’或者‘走開混蛋’。
生活簡直就像一坨狗屎,比我腳上的鞋還髒。我天天生活在地獄裡,受着煎熬,就像我做夢都想吃的雞肉一樣。
命運為什麼要折磨我?我本來以為我們會長大,長成個好人,會受人尊敬,還有很多人喜愛,但是真主不想讓我們變成這樣,他要我們像地毯一樣被人踩在腳下。”

01
先來看一則新聞,廣西一對90後夫妻住在深山裡,結婚至今已經生育了9個孩子,丈夫表示生完第10個就不生了。這對夫妻是怎樣撫養這麼多的孩子呢?駐村幹部表示,政府會為其提供低保,再加上打工賺錢以及種植養雞等收入,來養活孩子。
9個孩子的經濟壓力對于常人來講是非常大的,因為要考慮孩子的教育吃穿問題。我認為這對夫妻或許能夠養大這些孩子,但是給孩子好的教育生活環境可能性是低的。生而不養,這個“養”,不僅隻是養大,而且要養好。所謂選擇讓孩子來到人世,那就請對他們負責吧。

02
電影《何以為家》是一部外國電影,講述的是黎巴嫩地區難民的生活,一位12歲的小男孩贊恩狀告他的父母,對他們生而不養。贊恩家中有7個兄弟姐妹,大哥被判入獄,贊恩是家中的長子,是家中唯一的勞動力。生下的女孩到一定年齡後會被換取聘禮。
贊恩一家人住在一家小房子裡,當其他同齡的孩子在上學時,贊恩卻不得不幫助母親賣果汁賺錢。家境已經那麼困難了,但父母依舊在不停地造人,因為他們認為孩子能給自己帶來希望。

一日,贊恩發現自己的妹妹薩哈來月經了,他立馬讓妹妹瞞住父母,不然妹妹就會被賣掉了。贊恩想辦法想帶妹妹離開,逃到别的地方去,可生活總是不如意的。總歸是紙包不住火,11歲的妹妹被父母賣給開雜貨店的男人,身形瘦小的贊恩也沒辦法與大人抗衡。贊恩也一氣之下離開了家。
贊恩雖然已經12歲,但看上去隻有8歲左右,因為常年的營養不良。贊恩眼睛裡沒有小孩的童真,有的隻是絕望,以及生活給他帶來的滄桑,但他沒有失去善良的本性。

03
當贊恩離家出走遇到黑人母親拉希爾和她兒子約納斯,拉希爾雇傭了贊恩照顧她的兒子,因為她白天要上班沒法照顧。拉希爾無論多麼困難,都不願意抛棄兒子,這與贊恩的父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賣假證的男人說隻要把孩子給他,拉希爾能得到假證,再不用東躲西藏。拉希爾斷然拒絕了,這才是閃着光輝的母愛啊。這也是贊恩為什麼喜歡與她們相處的原因吧,他在拉希爾身上得到了不曾見到的母愛。

當拉希爾因無證被逮捕入獄時,贊恩沒有抛棄約納斯,盡心盡力地照顧着約納斯。贊恩在街上碰到賣假證的男人,他告訴贊恩,隻要有錢就可以幫助他們去國外生活。
贊恩想盡辦法賺錢,想着有錢就可以去那些沒有戰争的國家,就可以開始新的生活了。但是他辛苦賺來的錢被弄丢了,他也沒了指望。贊恩看看還在吃奶的約納斯,如果不想辦法,都會餓死的。
賣假證的男人告訴贊恩,有人願意收養約納斯,他會得到很好的照顧。贊恩這才下定決心将約納斯交給了那個男人。男人也承諾,自己可以将他送到國外去,贊恩回家去找能證明自己的證件,想要離開這個國家。

04
贊恩再一次回到家中,無意中得知妹妹薩哈去世。原來,11歲的妹妹薩哈嫁給開雜貨店的男人後,懷孕後并且大出血。薩哈因為沒有身份證明,而被醫院拒收,然後去世了。
贊恩一氣之下拿起刀捅了所謂的妹夫,因此進了監獄。他在監獄打電話給電視台,并表明自己要起訴自己的父母,以“因為他們生了我”為由,起訴他們生而不養。

贊恩才來到人世12年,就已經嘗盡了人情冷暖。在法庭上,贊恩絲毫沒有膽怯,他沉穩地闡述着自己的理由。
贊恩父親說:“别人都說,不生孩子日子就沒指望。還有人說,孩子能給我們支持,讓我們能挺起腰。”這是最愚昧的想法,孩子并不是用來賺錢的工具,也不是用來交換的籌碼。
贊恩最後的請求就是:“我希望他們别再生了!”這是來自内心深處的呐喊。

05.
電影《何以為家》上映至今,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和戛納電影節的提名等。這部電影在豆瓣上也有9.1的高分,深受網友的喜愛。
這部影片有着出色的成績,離不開小男主贊恩的表演,因為這部影片的大部分劇情都是男主贊恩的親身經曆。男主贊恩,為了躲避叙利亞境内的戰争,跟随家人來到黎巴嫩,成為難民。
贊恩是在一個貧民窟被導演發現,然後被選中拍攝了這部電影。幸運的是,男主最後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一家人已經去往挪威生活,有了自己的新身份,也遠離了戰争。

結語:這部電影告訴我們,請對自己的孩子負責任,請不要生而不養,讓孩子有一個溫暖的家庭。無論是新聞中生了9個孩子的90後夫妻,還是電影中贊恩的父母想要指望孩子帶來好生活,這些想法都是迂腐的。
孩子是可以給我們帶來希望,但是前提是父母要給孩子好的教育。如果孩子沒有被教育好,給家庭、社會、國家帶來的是災難。《何以為家》給現在的年輕人敲了一個警鐘,在确定自己有能力撫養孩子後,再決定去要孩子吧。

聲明:内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删除,謝謝
歡迎關注公衆号:雲時光茶館 更多美文好劇推薦,也可獲取部分資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