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先要從一段8分鐘左右的序章開始說起。
1983年冬,神秘的中年女子田島百合子來到仙台,在一家叫做“seven”的酒吧裡工作。
女老闆松本女士十分欣賞她。兩人交談中無意得知,田島百合子是離家出走的,并且還有一個兒子。
2001年,百合子因病離世。松本女士從與百合子關系親近的綿部俊一那裡,拿到了她兒子加賀恭一郎(阿部寬 飾)的地址,并将百合子的遺物轉交。

加賀輕輕撫摸着母親生前曾睡過的床鋪,序章就在這樣一種淡淡的憂傷和神秘中結束。
時間轉眼來到2017年,東京都葛飾出現了一具死後20天的女性屍體,經鑒定,該女性叫做押谷道子,死因為絞殺。
事發房間9年前由一名叫做越川睦夫的男子租住,死亡現場隻發現一本日曆上每個月都寫上了一座橋的名字。
衆人很快查到了死者的中學好友淺居博美(松島菜菜子 飾)身上,面對警方的詢問,已經是一名有名氣的戲劇導演的博美淡定自若,并提供了完美的不在場證明。
案情一度陷入了僵局。
警方隻能在烈日下奔波取證,一個個上門向相關證人問詢,這樣漫長的開篇和鋪墊帶着日劇特有的昏沉緩慢,一度讓人昏昏欲睡。
但是先别睡,我們先來說一說這部影片的來頭。

這部電影叫做《祈禱落幕時》,改編自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
該小說在2014年獲得第48屆吉川英治文學獎,并在上市一周後就登上了紀伊國尾書店暢銷榜第一名,官方給出的評價是“東野圭吾感人至深的親情力作”。
影片上映後貓眼評分9.1;豆瓣評分8.0(68716人給出評價),好于87%的懸疑片。
熟悉東野圭吾(ひがしの けいご,Higashino Keigo)或者其作品的人都知道,這個日本推理小說天王最擅長的就是在層出不窮的線索和錯綜複雜的事實中探讨人性,無論是《白夜行》《嫌疑犯X的獻身》裡的朦胧愛情,還是《浪矢解憂雜貨鋪》裡的溫暖感動,都讓人對人性的善與惡、光明與黑暗有着微妙又貼切的感悟。
這部“親情力作”同樣沒有讓我們失望。所以那些已經醞釀了睡意的同學們快快清醒過來,後面還有的哭呢。

作為東野圭吾筆下加賀警官系列的收官之作,加賀警官有一句經典的話:
“謊言是真相的倒影。在這倒影裡看到的,肯定不會隻有悲劇。因為謊言映照的,就是人心本身。”
人心,怎麼會隻有悲劇呢?
東野作品裡的人物幾乎都是帶着命運悲劇色彩的。
雪穗年幼時被母親作為謀财的工具,甚至差點被喜歡自己的男孩子的父親侵犯;靖子有着不幸的家庭;克朗想要繼續自己的夢想,卻被期望繼承家裡的生意,并被批評毫無藝術天賦;單親母親邊川綠掙紮良久後還是決定生下孩子,卻最終還是因為無力撫養選擇自殺。
還有我們要說的這部電影裡的淺居父女和加賀一家。
淺居博美的母親跟情人私奔,并用丈夫的信用卡欠下了高額貸款,父女倆在貸款公司的暴力催款下隻能選擇連夜逃往。
加賀的母親在他十歲時離家出走,因此加賀一度對父親心懷恨意,父子倆在臨終前也不曾見面。

然而盡管這樣,命運的悲劇依然無法掩蓋人心裡的溫暖。沒有一點溫暖的人心,如何面對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艱難呢?
雪穗有亮司守在暗處的默默付出;靖子有願意為她将罪證攬在自己身上的石神;克朗最終得到了父親的鼓勵;邊川綠還是留下了一個健康的嬰兒。
而淺居父女雖然因為在路上誤殺了人而造成了兩人的分離,但雙方依然保持着聯系,并在每個月都去往同一座橋,打着電話遠遠地看着對方。
“聽說那裡是用來見面的地方。”這句話乍一聽有點沒頭沒尾強行文藝,但真正在看到了淺居腐女隔着人海向往卻不能靠近的那刻,心裡還是一陣酸楚。
而被抛棄了的加賀依然義無反顧地選擇留在日本橋警局,也是為了想要見到當時最後陪伴自己母親的綿部俊一。
就像他自嘲的那樣,“我一把年紀了,還有重度戀母情節”,為的而不過是向通過他人的口,知道自己的母親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是不是惦念着自己。

兩本用相似筆迹寫下的日曆,牽扯出了一個用過三個化名的、本該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的男人,也引出了一段長達32年的曲折故事。
前面所有的緩慢與沉悶都成了有迹可循的鋪墊,讓我們再次回歸到東野圭吾在自己推薦時給的那個标語——親情力作。
父母對孩子的愛,無私又深沉,這點毋庸置疑。然而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父母為了愛孩子,甚至能夠抹殺自己的存在。
博美與父親在逃亡中無意中失手殺人,絕望的本就打算跳崖的父親,選擇了用死去的那個人的身份活下去,從此與女兒天涯相隔。為了相見,他們約在很多人聚集的洗橋的時候見面。然而就算同在一座橋上,他們也不能自由地觸碰對方,隻能看着對方的表情,在電話中聯系。
爸爸的願望就是你能過得幸福,除此以外的事情都無所謂。博美能生活在屋檐下,去上學,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後把興趣變為工作,要擁有夢想活下去。總有一天找到自己喜歡的人,幸福生活。
倉皇卻又堅強的中年男人,眼中含着淚對驚恐悲傷的女兒說完這句話後就轉身跑開,明明身影已經消失在了防空洞口,卻又在聽到女兒追着哭喊着“爸爸”的時候,飛快地跑了回來。
昏黃的燈光下,兩人絕望地擁抱。

加賀的母親由于以前做過陪酒女,所以一直受到加賀父親這邊親戚們的非議。加賀的父親也是一名早出晚歸的警察,對妻子關心不夠,導緻妻子換上抑郁症,會在好好地吃飯的時候突然将餐具推落,聲嘶力竭地大吼大叫,清醒過來後隻能低着頭默默收拾,并輕聲說“對不起”。
直到有一天晚上她渾渾噩噩地去廚房,被兒子撞見,清醒過來的她竟然發現自己手上拿着一把菜刀。
“我這到底是怎麼了啊。要是我想自殺還好,萬一傷到恭一郎該怎麼辦……”
絕望又尋不到幫助的母親,最終選擇了離家出走。
離家之後的她遇到了淺居忠雄,兩個同樣有着不為人知的傷痛和秘密的人,彼此取暖,直到她離開人世。
期間,淺居忠雄與女兒見面時,曾帶回一本加賀登上封面的雜志,百合子将雜志緊緊抱在懷裡,卻又毅然将雜志推開。
我沒有資格擁有它。我放棄了守護那孩子成長的喜悅和一起夢想未來的幸福,即使如此,我每天一進被窩,就夢到年幼的他睡在我身邊,說着“早上好”……

一切真相大白後,淺居博美在最後一場戲劇将要落幕時,向加賀說出了所有的真相。
那天第一次見到你時,很不可思議地我确信了,父親愛的人一定是非常優秀的人。感覺被救贖了,感到父親的人生并不是一出悲劇。
兩個悲劇的人相遇,那麼起碼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點期待。
女兒要健康成長,就不能有人發現自己的跳樓而死隻是一個謊言。于是為了守護這個謊言,也為了守護女兒,淺居正雄被認出來後先後殺掉了兩條無辜的人命。
他逃了26年,終于累到不願意再去逃避,或許是他認識到自己的存在對女兒來說永遠是一種威脅,于是當初那個在逃亡的路上說“同樣是一死,爸爸肯定選擇其他死法,殺死自己這件事,想想就不寒而栗”的男人,往身上倒滿了汽油,準備悄無聲息地燒死自己。
意識到不對的淺居博美趕來,阻止無果後,想到了那段話,在父親平和解放的目光下親手終結了自己這個世界上最愛的人的性命。


很多人在哭得稀裡嘩啦的同時,也有很多人在批判這部片子的本質。
不就是“弑父”“濫殺無辜”嗎,至于這樣感動地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但其實在東野的文章裡,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對錯,隻有真實的愛恨。他的故事弱化了推理的部分,更多地是對人性的探究。
我們相信每一個人所犯下的錯,都會受到應有的懲罰,但是我們也不該忽視,每個錯誤的背後,都有百般曲折。
你非要去深究的話,大概會發現,那背後也不過是,弱小的人類,在黑暗面前的無能為力和恐懼罷了。
《白夜行》裡有這一句話:“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也并不暗,因為有東西電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

在愛的名義下,向其他的人施害,不能算無辜。所以在内地版《嫌疑犯X的獻身》中,靖子最終選擇了自首。而在韓版中,靖子選擇聽從石神的安排,默默從那場兇殺案中脫身。
毫無疑問,内地版的多了些許人性和溫情,但韓版的最是讓人揪心。
在真相揭曉的那一刻,并非是罪大惡極的被繩之以法,隻是一群可憐人的走投無路,卻又無可奈何。
你倒是說說,愛一個人的方式,到底怎麼樣才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