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1490字,閱讀時間4分鐘)

五一假期第一天,陪兒子去看了複聯四——這是之前就已說好,不兌現不行的事兒。


晚上6點場的IMAX,座無虛席。我們早早地就找到座位坐下,舉目四望,電影院裡一多半是年輕人,剩下的都是孩子,以及他們的家長。前排的邊座上,那個胖男孩身邊坐着個爺爺輩的老人,一定是因為父母實在抽不出時間吧!除此之外,家長沒有歲數特别大的。坐在柔軟的沙發上,捧着飲料,想到接下來的三個小時,我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其實來看這部電影的家長也分兩種,一種是跟孩子一樣,都是漫威迷,伴随着漫威的人物一路走來,他們起碼都應該是80後吧;還有一種是純陪看的,對漫威并不感冒,聽到複聯這個詞,不看字面,還以為是在談論某個單位。


我明顯屬于後者。


為了提高觀影體驗,我提前做了準備,預習了下複聯三,但是很多的漫威人物根本就搞不清數,要完全搞清楚裡頭的人設關系,往上追溯,起碼得惡補《鋼鐵俠》1-3、《蜘蛛俠》1-3,《美國隊長》1-3,黑豹、蟻人、綠巨人等一堆影片,據說共計21部。但我對這種“超級英雄拯救世界”主題的電影毫無興趣,也絕對沒那個時間。


于是,三小時的電影,前半個多小時的劇情鋪墊我大半是懵逼的,最後從鋼鐵俠葬禮開始的全系列人物溫情大告别,差不多能有20分鐘,我也是毫無感覺,所以這個電影對我來說,能看懂的部分差不多兩個小時——一部正常的電影時長。起碼看進去了,視覺特效的加分自不必說了,故事本身非常精彩,邏輯上也很合理,沒有明顯為了大結局而編一個故事的感覺。我想,這或許就是漫威讓萬千擁趸為之着迷的魅力之所在。


好在像我這樣的漫威門外漢,應該不在少數,觀影中間,實在覺得無趣時,我會四下張望,無聊到看手機的确實沒有,但是在某一次的目光遊移之間,我還是遇到了另一個百無聊賴的眼神,确認過眼神,那分明就是我的同類,那一瞬間電光火石般的目光對視中,包含着惺惺相惜、相互鼓勵……


中間2小時的核心故事其實也很簡單,一幫超級英雄們為了拯救已經挂掉一半生命的地球(應該是某星球,不一定是地球),啟動了時光機,找回空間、靈魂、時間、力量、現實和心靈這六顆能量原石,然後改變曆史,把曾經逝去的一切帶回到當下。最後的溫情結尾是,為了救回犧牲的卡特,他們再次啟動時光機,然後把美國隊長傳送過去了,5秒鐘之後,再回來時,他已變成一個耄耋老人,雖然他沒有把卡特帶回到地球,卻在那個平行宇宙裡,跟她共度了生命中最美好的幾十年。


結尾還是挺令人感動的。


這次觀影讓我有兩點啟示:


1、世界越來越碎片化。人與人的差别将會越來越大,專業知識、興趣愛好構築起的認知壁壘,使得人與人之間越來越難以相互了解,而且随着時間的推移,這樣的壁壘越築越高。深入到某個領域内的人很難理解這個領域之外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世界正在分化成一個又一個的小圈子。記得幾十年前,在我們兒時的時候,大家玩着同樣的遊戲,學着同樣的課本,看着同樣的電視節目,而且十幾年之後之後,依然是這些遊戲,這些課本,這些電視節目,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變化遠不及現在這麼深,如今這樣的景象早已不複存在。一切皆因為社會發展、技術更新實在是太快了。


2、這部電影有可能成為我和兒子關系的分水嶺。整個觀影過程中,就人物關系、故事邏輯等,我不停地在向兒子請教。而他,還算耐心細緻,不停地給我介紹解釋。世界終究是他們的,未來越來越多的東西,不再是我教給他,而是他要教給我,他已經在構建自己的價值觀和對世界的認知體系,非要把我的想法強加給他,已經做不到了。這一變化,是我在看這部電影過程中,第一次感受到的。


3、這是一部值回票價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