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們受的教育都是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卻從來沒有人教我們如何對付一個惡人。

可是現實之中,我們從懂事起一直到走向社會,會遇到很多各式各樣的人,有善良的人當然也有惡人。

那麼面對惡人,我們該怎麼辦?魏璎珞說,惡人都是欺軟怕硬,你越是畏懼,他就越是欺淩你。

對付惡人的辦法就是,他狠你就比她更狠。


...

愉貴人幾次三番被高貴妃和嘉嫔傷害,終于借着這一次皇後的荔枝宴在魏璎珞的幫助下扳回一局,讓惡毒的嘉嫔給她認錯道歉。

當然,愉貴人在皇帝面前的哭訴,也給魏璎珞順利實施報複計劃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由于事情發生的太過突然,高貴妃直接就蒙圈了,誰也沒有想到魏璎珞能利用高貴妃自己的狗,讓她和嘉嫔受到應有的懲罰。

看到此不覺大快人心,魏璎珞利用她的機智和勇敢成功化解福建貢品荔枝樹被毀的危機,順便懲處了惡人。


...

可是,細細一想這個情節看似合情合理,實際根本就經不起推敲。

其一,高貴妃為什麼在參加皇後的荔枝宴上帶一隻狗?況且她明知道皇帝會過來參見。

她就一定能保證她的狗不會給她帶來麻煩?就算她一時犯渾帶來了,為什麼沒有交由身邊的宮女看管,而是交給了嘉嫔?

她帶狗參加荔枝宴也就罷了,為什麼沒有給狗栓一條狗繩?

其二、皇上賜的東西,丢失或者損壞都是對皇上的大不敬,這個罪名可以直接拉出去砍頭,魏璎珞為什麼隻把荔枝樹鎖了起來而沒有派人看管?

就算是看管的人一時睡着了,壞人趁人不備毀了荔枝樹,都能把荔枝樹用熱水澆死,為什麼不把樹上的荔枝都摘了毀掉?

其三,皇後的長春宮不比其他,在安保上一定比其他宮更加戒備森嚴,為什麼有人能扛着熱水,撬鎖入室搞破壞?把三顆荔枝都用熱水澆死,那得要多少熱水?

都澆了那麼多的熱水為什麼沒有驚動看樹的人?如果不是長春宮内部人所為,其他人幹這個事情,從别處扛着熱水過來?

等到了長春宮把熱水澆到樹上,還能剩多少溫度?還是熱水嗎?不是熱水的熱水又怎麼能把荔枝樹澆死?

由此推斷,皇後的荔枝樹根本就不是嘉嫔派人幹的,而是魏璎珞故意如此來嫁禍高貴妃和嘉嫔。

不然呢,就是嘉嫔買通了長春宮的廚師,出入不會引起别人注意,也好燒熱水,趁人不備見機行事。

你可能要問了,既然嘉嫔都能買通長春宮的廚師,那直接給長春宮水裡下毒不就一了百了,還用的着拐這麼多灣子搞破壞嗎?

其四,魏璎珞把高貴妃的狗放到荔枝樹裡,那棵樹被擡到大殿,有皇後親自采摘荔枝之前,高貴妃的狗為什麼一聲都沒叫?難道它和魏璎珞是一夥的?故意裝聾作啞?

其五,就算皇帝當時沒有想到(後來想到了),其他人尤其是高貴妃和嘉嫔為什麼也沒有想到?狗可以弄落低處的荔枝,那高處的荔枝是什麼回事?如若不是人為故意,一隻狗怎麼會跑到一顆被紅布包裹的荔枝樹的盆裡?

就算是當時荔枝樹沒有被包裹,那擡走之前包裹的時候為什麼會沒有發現有隻狗?

這個情節裡面,我們之所以沒有想到會有如此多的漏洞,是因為我們隻想看到好人機智化解危機,惡人受到懲罰,這分明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情感,遮住了我們的眼睛和心靈。

不論是這個故事的情節,還是放到現實生活中,遇到惡人誰不想快意恩仇,誰不想以惡制惡,打的惡人落花流水。

可是往往事實并非如此簡單,如果當年韓信沒有忍受胯下之辱,而是快意恩仇,以惡制惡揮刀捅了那個欺負他的無賴,估計曆史就要重寫了。

其實我非常同意以惡制惡這個觀點,至于如何在現實中應用則更需要更大的智慧。


                              2018-09-14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