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淚與笑中結束了觀影。看到豆瓣評6分,我又笑了。作為春節賀歲檔影片,《囧媽》完全符合在節日期間與家人共同觀看的 “爆米花電影”。人到中年的中産階級與父母的代溝、與伴侶的感情危機,題材是受歡迎的;畫面是宏大、精美的。
而勇于在春節在網絡平台免費獨播,我們暫且不論這種商業模式的對與錯,到底動了誰的奶酪,無疑,這個舉動提供了今後中國電影上映的多元發展走向。不管怎麼說,山争哥哥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和家人可以足不出戶,合家一起坐在屏幕前看一部電影。在這個新型肺炎肆虐的春節,對于家人的互相體諒和剖析,讓人心裡一暖。
回想一下,我們有多久沒與媽媽到電影院一起看電影了?
《囧媽》這部片子講的是,小有成績的中年商人徐伊萬因為偶然因素踏上了K3火車,陪母親去莫斯科紅星大劇院演出的圓夢之旅。北京到莫斯科1792公裡,需要六天六夜的時間。一路上兩人不斷摩擦、争吵,沖突不止,最終雙方諒解并到達終點的一段旅途故事。
圓夢蘇聯情結
公路影片的外殼,延續了囧系列依托交通工具為依托講中産階段故事的套路。場景選在一個封閉的火車廂裡,車窗外西伯利亞冬季奇幻的森林景色、伏爾加河的藍冰、童話般美麗的莫斯科夜景、冷峻的紐約城市景觀,無疑一場視覺盛宴。
這個旅途無疑會滿足很多當年去蘇聯留學、工作的老一輩無産階段父母們的訴求。現實生活中很多六、七十歲的家長們就曾經表示過希望坐火車去莫斯科旅遊,體驗一下經典的紅色之旅。
了結對于蘇聯、莫斯科的向往,那一代人都是學俄語長大的。在多少年的?他們憧憬中在那個艱苦奮鬥的年代,蘇聯的一切。今天徐峥導演就帶沒法親自去旅行的老一輩革命者來了結一次坐火車去蘇聯的夢。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又是專制的。有時候就因為他們想你活成他們自己想象的樣子,對你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限制你的行為,包辦你所有的一切,卻忽視了你自己獨特的個性。家長們很容易就會犯這個問題,哪怕時間來到今天。
與妻子的感情也如是。他徐伊萬,是一個很追求個性本真的人,他需要有個體的存在,他要感知到自己。他們互相相愛。又因為相兩條互理解上的偏差而走向了分離。這也給我們提出了很多思考,夫妻之間相處的時候,有沒有彼此真誠相待呢?我們不需要客氣,有時候也不需要相敬如賓,我們可以吵鬧,可以大聲說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自私的生活而不加僞裝。
對于父母,我們隻能請他們理解,請他們放手。沒有人是萬能的,也沒有家長是十全十美的,更沒有完美無缺的配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和個體存在,世界也因此而精彩。給父母一個理解擁抱,給配偶一點空間,不是更好麼?
敢于嘗試就是好樣的
這兩年對于駕馭正能量的功力又長進了,我發覺他一直在進步。在《我和我的祖國》這部片子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徐峥導演拍的《奪冠》這個短片,他不僅拍出上海弄堂的煙火氣和人情味,還有一種超現實主義的意味。
這次《囧媽》又讓我看見了徐峥導演新的蒙太奇手法。故事雖然牽強,轉折生硬,但敢于嘗試不怕失敗,新手法值得表揚。中國電影兼具藝術、暗喻與精妙台詞的片子太少了,咱們總不能年年看《讓子彈飛》吧?
徐伊萬與母親見面的情景之後,有一段快進個人非常喜歡,有點像印度電影和音樂的混搭效果。扔番茄的動作,各種零食、泡腳、敷面膜細節很多,讓觀衆看得很過瘾。尤其是扔小番茄那個鏡頭,他一顆一顆的扔,就像他對母親的仇恨,每扔出去一個就感覺像釋放了一點壓力,每扔一個就覺得解恨。最後,連盆也一塊扔了,總算是解了氣。
不得不提的是晶瑩透亮的,伏爾加河的藍冰,很美。熱氣球飛到莫斯科的夜空,那如夢如幻的冰雪世界,真是讓人有忍不住冬天去一趟莫斯科的沖動。
不得不說的割裂
因雙方起的争執,徐伊萬母親突然下車,在森林裡頭遇見了熊,與大黑熊的對抗、以及在巧遇熱氣球送到莫斯科這兩個場景,過于魔幻跟喜感了,誇張了本片效果,雖然說是喜劇效果增加了,但是我覺得好像切割了整部電影兒。與前半場吵吵鬧鬧的場景簡直就是另外一部片子,好像變成了寫實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兩個版本,非常突兀。在連貫上有割裂感,我們,斷篇了。
讓人吐槽就是《囧媽》這個片名起的實在是有問題,囧字大可以放在副标題,告訴别人你這是囧系列。導演任性了,片名就覺得沒勁,多少人給推薦也沒看的欲望,名字糟糕且俗氣,沒有亮點。
實在家裡鬧片荒了,沖着山争哥哥的名字,才勉強看看。希望導演以後還是不要這麼任性,給影片好好起個名字,囧不囧的我們不在意,我們在意的,是你給我們帶來的歡樂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