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視聽的盛宴,是一支吟頌的散文詩。


《隐秘的生活》像一曲優緩抒情的音樂,在耳邊給我們低語,從男女主人公如夢境般美麗的田園生活中徐徐展開。給整部片子富于了詩的本質,人們以心靈的秩序對抗暴虐的戰争。

泰倫斯.馬力克于2019拍攝的《隐秘的生活》,給我們講述了二戰期間,奧地利人弗蘭茨.傑格斯泰德由于不屈服于戰争機器,不願意為納粹德國賣命,經過内心的不斷掙紮,選擇跟随内心的方向,永不放棄自己信仰的自由,并因此被敵人處決。這是一部根據真實曆史事件改編的人物傳記片。

這部片子一上來就表明了導演的叙事特點,寬幅畫面,遠景宏大,中近景全是低機位仰拍,人臉邊緣的巨大變形與建築物的畸變,不進行處理。讓觀衆從蟲眼視角觀察這個瘋狂扭曲的世界。二戰使歐洲陷入了戰争的泥潭,歐洲人民陷入了無盡的苦難,主人公田園牧歌般的生活被生吞活剝,導演馬力克用他對時間、空間的哲學思考重新給我們構建了一個美學場景。

像是一個默片,又絕非默片,他有音樂,他有如詩的畫面,也有對白,但是更多的是聲音的留白。讓觀衆全身心的投入到導演營造出來的美妙的隐秘世界中。前半部分主要通過男女主人公低語的思緒獨白來鋪墊由田園風光中培養出來的樸素信仰基礎,避開主流納粹戰場的描繪,零星的黑白電影資料展示着德軍高歌猛進。

以弗蘭茨拒絕宣誓被捕入獄,影片進入後半部分,通過男女主雙方書信來往的旁白來回切換納粹監獄和傷心家園。音樂随着畫面有不同的起伏,生命的樂章徐徐展開又徐徐落幕。綠草如蔭、高聳的山脈、清徐的風聲、美麗的麥浪、妻子的低語、遠處傳來女兒們銀鈴般的笑聲,這一切多麼美好。這一切被人無情的奪去了。國家機器被一群尚武、獨行、暴虐、蠻橫的人掌握了。小人物的命運,如同螞蟻,他們無視、無情,人民成了他的炮灰,美麗的家園,也即将被他們摧毀。

主人公的家鄉所在地拉黛貢德位于奧地利阿爾卑斯山高山區。風景優美、高聳的山峰。變幻的雲雨、時常有雲煙飄過。高高聳立的教堂聳立于村莊之上,寓意着人的信仰是高于一切的。如詩如夢般的風景,人們怡然自得地幸福生活着。村子裡的人們樸實善良、自行車郵差在山上騎行穿梭,遞送郵件。主人公辛勤地播種、耕種、收割。三個擁有天使般面孔的女兒、聰明美麗勤快的妻子,因為女主人對自由的理解也墊定了他主對于領導人所宣揚的戰争是錯誤的行為,與他生活、生長的世界中崇尚的自由和純淨是相反的。

出于對領導人錯誤行為的懷疑,他跟村裡的人們進行溝通,沒有人有勇氣質疑納粹的行徑,所有人都駁斥了他的意見,讓他把自己僞裝起來,或者服從希特勒的意志,甚至狂熱的納粹粉絲,更鄙視他、羞辱他和家人。然而一天天過去,他的心意反而更加決絕。重新被征入伍的第1天,因為堅定的信仰被捕了。被送去了政治犯的牢房,後又被轉入柏林監獄。監獄裡遭受了非人的恥辱、鞭打與精神壓迫。他一直沒有後悔自己做的決定。

臨死刑判決前男主與審判官各有兩句精彩的對白:

“在高牆外沒有人知道你,你不會改變任何人”

“我内心有種感覺,我不能做我認為不對的事”

“你認為你有權這麼做嗎?”

“我有權不這麼做嗎?”

送走男主後,審判官坐在弗蘭茨剛才坐過的椅子上深思,這時鏡頭給審判官放在雙膝上的雙手一個大特定,令人印象深刻、意味深長。

可以這麼說,一個人有信仰的時候,他的内心是無比強大的,沒有什麼能改變他,沒有人能夠征服他,哪怕是死亡,哪怕是與親人永遠的訣别。這都無法更改,一個人對信仰自由的渴往,對于自由的判斷和理解,使得男主對個人信仰做了如殉道般的了結,觀衆也從壓抑驚悚的監獄生活中釋放出來。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如詩如歌的散文的電影,你隻有放下心事完全安靜下來,才能一步步沉浸入影片中。在電影當中感受低語的對白,如歌的氣息以及美妙的阿爾卑斯高山風景;體會清風徐來的美妙感受,風吹麥浪的優雅,納粹人間的煉獄。這不是一個普通的電影,他不熱鬧,沒有喧嚣、沒有槍聲、甚至看不到鮮血,從濃厚的奧地利高山美麗風光中透露出來的一絲絲憂郁甜蜜和感傷中,一步步進入導演構建的宏觀世界與人的關系、回到人類的自我救贖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