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的孩子被槍殺了。
警察的調查不緊不慢,毫無進展。
悲痛欲絕的丹決定自己動手。
在籌集了一筆不菲的懸賞金之後,有一個黑幫成員聯系了他,問道:
我肯定能找到那個人,你要不要我殺了他?
丹沒有想過這層。
我不再知道自己身處怎樣的世界
要以司法程序讓兇手得到懲罰,太難。
用地下規則痛快地報仇,則自己也跟兇手無異。
換做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藥劑師
The Pharmacist
01第一層真相
說起紀錄片,大家第一時間都會想起BBC這個自然紀錄片之王。
大衛·阿滕伯勒的大氣旁白,難上天的極限攝影,氣勢磅礴的自然風光,驚心動魄的生存規則。
誰都玩不過BBC。
然而,近年卻冒出了一個紀錄片後起之秀——
流媒體Netflix(以下稱網飛)。
網飛不跟BBC正面硬剛科教片,而是開辟出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犯罪紀錄片。
不說遠的,就上月肉叔才推過它的一部《别惹貓咪:網絡殺手大搜捕》。
作為一部紀錄片,卻比犯罪片還要驚險刺激。
在明的網友群衆跟在暗的變态殺手博弈周旋,網絡追兇過程跌宕起伏,逆轉連連,觀衆紛紛叫爽。
同樣,這次的《藥劑師》也不是什麼醫學紀錄片,而是講述了一位父親的追兇曆程。
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父親,丹·施耐德。
在一個尋常的午夜,熟睡的丹和妻子被一陣敲門聲吵醒。
當他們聽到警察說“你的兒子在第九區被殺”時,還以為自己在做夢。
更讓他們難以置信的是,平時乖巧聽話的兒子,竟然是因為開車去遠處買毒品時被殺害。
直到一家子奔上二樓,确認了兒子的房間真的沒有人。
天塌了。
失去一個至親骨肉對人打擊有多大?
足以讓這家人萬念俱灰。
我們考慮過自殺
全家一起
我們真的考慮過
因為我們看不到未來
幸好丹終究是挺了過來。
一個念頭,成為他活下去的動力——
尋找真兇。
在黑人聚集、毒品泛濫、種族矛盾尖銳的新奧爾良下九區,槍殺案十分尋常。
連黑人都經常走在路上就突然倒下,何況白人?
丹卻毫無顧忌地在第九區的大街上貼傳單,挨家挨戶詢問是否見過兇手并錄音,高調地上電視公開發聲請求大家幫助尋兇。
這種不要命的行為,讓丹成為了大家眼中的瘋子。
你問為什麼他不尋求警方的幫助?
呵呵,當時新奧爾良區的警察,是比流氓更流氓的存在。
下九區的謀殺案多得數不清,卻從來沒有一宗破過案。
原因,就在于這些警察不作為的敷衍态度:
你自己跑去那裡涉毒,肯定也不是什麼好鳥,被殺死了也活該。
警察的内部腐敗甚至都不藏着掖着,動不動就威脅市民:
你敢自己查案,我就把你兒子的檔案銷毀。
“黑白兩道”都把他視作眼中釘。
但,一個不怕死的父親認真起來,敢與全世界為敵。
猶如永動機一般,丹不知疲憊地咬着案件不放。
試過用錢懸賞,也試過借助媒體,還試過尋找底下組織幫助。
更多的,是他自己的不眠不休地用最笨最麻煩的方法,最大的工作量,去一點點地挖掘信息:
拿着記錄全市居民電話的厚重黃頁,每晚打四五十個電話去找證人。
大海撈針?
沒錯,丹為兇手編織的這張密不透風的網,撒進大海裡,撈着針了。
我無法相信他真的……
聯系上了對的房子
她說:我看到了全過程
02第二層真相
最後丹是怎樣抓到殺害兒子的兇手,肉叔不劇透。
但他的使命到這裡并未結束。
這部紀錄片一共4集,每集1小時,從丹的兒子被殺到破案隻花了一集篇幅。
剩下的四分之三,還牽扯出一個更龐大的格局。
故事聚焦的不僅僅是丹的兒子個案,而是在整個美國社會泛濫的元素組合:
年輕人,毒品,死亡。
讓掃毒的星星之火燎原的人,還是丹。
在兒子的謀殺案結束之後,丹一家開始嘗試恢複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他是一名藥劑師,繼續回到藥房工作。
或許是之前查案形成了慣性和敏銳觸覺。
或許是已故的兒子在茫茫中給出指引。
或許是從自己身上共情了其他父母的悲傷。
丹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
大量的年輕人,正在步入藥物成瘾的地獄。
更可怕的是,這并非偶然。
這很可能是人為犯罪。
讓這些年輕人沉迷的,是一種叫奧斯康定的處方藥。
最初專門針對疼痛治療而研發,病人服藥後能感到心情愉快,從而緩解痛感。
病人必須有醫生開的配方,才能到藥店開藥。
一般藥店不會過問,隻要你有這張配方,就按顧客的要求做買賣。
唯獨丹所在的藥房,顧客很難買到奧斯康定。
因為丹不認為自己僅僅是一名店員。
他是藥劑師。
他懂醫理藥理,能判斷客戶手上的配方是否合理。
這些來買奧斯康定的孩子,一個個活蹦亂跳,生龍活虎的,哪裡像是需要止痛劑熬日子的病人?
要說這些孩子不懂事也罷了。
那麼,開藥的醫生幹嘛去了?
丹開始留心這些處方都是什麼醫生給開的。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這些奧斯康定的處方竟然絕大部分都出自同一個醫生的手——
某個兒科醫院的醫生,克萊格特。
這裡的疑點太多了。
一個兒科醫生,怎麼動不動就給孩子開這種危險的藥,還大劑量起步?
而且每個人的病症肯定千差萬别,用藥也不同,怎麼她開給病人的配方每次都完全一樣?
丹忍不住再次出手。
他找到了克萊格特的醫院,被眼前的一幕震驚了:
這哪裡是兒科醫院啊……
門庭若市,門後外各種各樣的人排着長長的隊伍開奧斯康定的處方,好像超市減價活動時市民大搶購似的。
更讓他震驚的是,門口還有警察把守?
用腳趾頭就能猜到了。
這肯定又是巨大的利益鍊驅動的肮髒交易。
為了賺取暴利,醫生泯滅人性,開出大量害人的處方高價叫賣。
警察不但不制止,還幫這種犯罪行為保駕護航,分一杯羹。
來排隊買配方的人太多,最長要等上兩天才能買到。
這又衍生出更多犯罪利益鍊。
例如,向這個醫院交一筆服務費,就可以插隊。
也有人專門來排隊買處方,之後再擡高價格賣出去。
在這名醫生的促使下,大齡青少年染上毒瘾。
他們沉迷食用奧斯康定,甚至玩更大的,把藥磨成粉注射到血管,造成過度用藥死亡。
丹無法對這個現象坐視不理。
為了搜集證據給緝毒局,他不惜離開藥店的工作,專門潛伏在醫院周圍,偷偷錄音錄像。
還因為偵探技能不夠專業,被對方發現遭到追殺。
但無論怎麼查,始終缺乏最關鍵的直接證據。
這時,丹忽然才想起自己犯了一個錯誤。
明明自己就是能直接接觸真相的圈内人,做啥要跑去幹圈外人的活?
于是,他再一次回到了藥店工作。
等到這天,終于有人拿着處方來買奧斯康定。
丹馬上以藥劑師的身份,撥響了克萊格特的電話……
同時,還按下了錄音鍵。
- 是你寫下這些藥方的嗎?
- 當然是我寫的
- 克萊克特醫生,這絕對是配藥過量了
- 誰特麼讓你當醫生了?
03第三層真相
克萊格特有沒有落網,肉叔同樣不劇透。
但即使抓住了這一個黑醫,隻要這種藥還存在,這種獲取暴利的機會還存在,就還會冒出第二個、第三個、無數個黑醫。
想連根拔起,就要打背後的大老虎——
普渡制藥。
奧斯康定的生産企業。
這次不用肉叔劇透,全世界都知道結果了:
普渡被藥監局起訴,最後申請了破産。
但惡果已經造成。
丹從2001年提出阿片類藥物泛濫,但這個問題直到10年後才被政府公布,被世人正視。
這段時間,美國已經有40萬人死于濫用阿片類藥物。
而且問題依然未得到解決。
失去了阿片藥,這些人轉而尋找其他解瘾的東西,走上真正的吸毒之路。
而行業上少了一個普度,也難保以後還有其他黑心公司售賣成瘾藥物,又惡性循環地衍生出黑醫黑警等黑色産業鍊。
那麼,是不是這樣的大型社會悲劇根本無法減少和避免?
說到底,這部片想讓我們看什麼?
網飛的犯罪紀錄片,爽是最顯著的第一印象。
節奏緊湊,懸念吊足觀衆胃口。
例如第一集的結尾,剛好就掐在決定性的一幕:
丹千辛萬苦才找到破案的關鍵證人,但在她上庭作證的前夕,居然收到了性命威脅。
警方保護證人的秘密場所暴露了。
破案就差臨門一腳了,證人還敢出庭作證嗎?
觀衆那個揪心啊,迫不及待點開下一集。
到了第二集結尾,劇情又剛好掐在生死時刻:
獨自潛伏調查的丹被人發現,一路尾随跟蹤。丹不得已把車開進FBI機構避難,卻被人趕了出來。
丹隻能絕望地回到馬路上,跟亡命之徒上演汽車追逐戲碼,逐漸體力不支……
觀衆那個揪心啊,又迫不及待點開下一集。
網飛太會了。
它懂得如何營造出懸疑大劇的錯覺,讓觀衆一集接一集追得停不下來。
除了高超的叙事結構,網飛在還原真相時,還采用了一個拼圖式叙事手法。
東給你扯一點,西給你扯一點。
由犯罪者、受害者、旁觀者、目擊者等輪流進行講述。
展現站在不同位置的人,所看見事件不同的一面。
看着每件事的關聯性不大,然後當最後關鍵的一塊拼圖碼上去時,事件全貌就boom地炸出來,更炸出觀衆一身的雞皮疙瘩——
原來之前的碎片就藏着真相,兇手竟然在我們眼皮底下溜了過去。
這種亂序的還原事件方式,比平鋪直叙的紀錄片更讓人上頭。
彈幕:
反轉劇啊
絕了!
當你得知真相後再回頭看。
網飛早在每一步都埋下了草蛇灰線。
為什麼要把嚴肅的社會事件拍成爽片?
曆史上有許多影響深遠的社會大事件,苦口婆心地說教,很多人根本看不進去。
因此才要拍成爽片。
爽不是目的,爽是手段。
當這件事被以有趣的形式去講述,足以吸引大衆的關注時。
才會開始思考小個體在這些大事件裡充當了什麼角色,起了什麼作用。
網飛沒有忘記這點。
讓觀衆爽一把之餘,還暗暗向觀衆展示個體改變曆史的一刻。
就像文章開頭提到丹的内心掙紮:
當你手上掌握着殺子仇人的生死大權時,你會怎麼選擇?
有一刻,
我真的考慮過。
……瘋狂。
如果丹選擇了殺之而後快。
那這個世界也沒有任何改善。
而丹最後卻選擇最艱難的路,一步步把他送入大牢。
無論如何,他的兒子是回不來了。
但至少他自己不會淪為兇手,同時這個世上還多了一個迷途知返的人。
更為他兒子的死亡賦予意義,讓他成為了禁毒事業上一個殉道者。
但丹也有過選錯的時候。
因為他阻止年輕人濫用奧斯康定,導緻藥店的收入嚴重下降,老闆意見很大。
某次有個年輕女孩拿着處方來買奧斯康定時,恰好老闆在旁邊盯着。
丹不想跟上司撕破臉,隻好硬着頭皮把藥賣給了女孩。
不久之後,這名女孩因為過量服用藥物緻死。
丹無比後悔和自責。
他感覺是自己殺了那個女孩。
上帝
為何要如此艱難
除了丹之外,片中還有不少人在衡量了一番之後,也毅然放棄了個人利益,選擇了正義。
藥物成瘾的少年戒毒後以自己為反例去警醒其他年輕人。
受到性命威脅的目擊者依然出庭作證。
賺得盆滿缽滿的醫藥銷售決定不再賣奧斯康定。
有人會受到良心的責備。
但也有人完全相反。
害死了那麼多人的黑醫、黑企業家,至今依然能一臉不在乎地裝瘋賣傻,死不承認自己犯下的錯誤。
種種拷問人性的時刻,才是這部紀錄片想讓我們看的東西。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每個人每次細小而不起眼的選擇,都在人類社會進程的方向上産生了作用力。
無數人的無數次選擇,才造就了現在這個世界的樣子。
把人類推向懸崖還是拉回正軌?
每個人都可能是最後那根稻草。
大家都不蠢
但我們都表現得像個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