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編織謊言時總會有傾向性地掩蓋一些信息,而與這些需要掩蓋的信息無關的内容人們往往不會進行扭曲。這一點是解讀這個故事的關鍵。

所有證人和證物都出現在了衙門内,唯二沒有歸案的是小匕首和武士刀。翻了翻影評,發現大家對于是兇器是武士刀or小匕首是有很大争議的,這裡就不吐槽古代屍檢人員了,畢竟兩樣東西都沒有,從傷口無法判斷是有可能的。

武士刀在最終去向上隻有盜賊給出了說法“在鎮上換酒喝了”,這裡姑且認為他說了實話。

而小匕首分别出現在了盜賊、妻子、女巫三個人的口供中,尤其是女巫還魂時,她應該是沒有聽過全面兩個版本的口供,卻說出了證物中不存在的匕首,證明了此處的還魂真的是死者(武士)在說話。三次出現證明了它是在案件中真實存在的,三人不可能分别編出同樣的謊言。在樵夫的說法中,因為要私吞匕首、掩蓋它的存在,所以沒提它,并且在和尚說“死者不會說謊”時仍然堅稱死者說的是假話。至此匕首的去向也确定了。但很多人忽略了死者(武士)說的一個細節“後來我感覺到有人把它從我身上拔走了”(能看出是過了一段時間後),這句話确定了一點:兇器必是匕首。因為如果兇器是武士刀,武士就不會去強調這個細節,武士的謊言中隻會着重講自己是怎麼死的,死後的事情與需要掩蓋的東西無關,沒必要編造,而拔出匕首的正是樵夫。

樵夫的說法是最接近事實的,其中盜賊和武士對決的滑稽劇與樵夫要掩蓋匕首的目的無關,樵夫編織謊言時大可不必強調對決的滑稽,會這麼講的唯一原因是真的發生了滑稽對決。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大緻還原故事的原貌:

盜賊見色起意,欺騙武士至案發地并将其制服,後又誘騙妻子到案發地,盜賊制服拿着匕首的妻子并占有了她(在這段時間樵夫到了現場),之後盜賊威脅妻子跟他走,妻子不從,在解開了武士身上的繩子之後,妻子希望武士為她報仇,卻發現武士十分冷漠,不願為她豁出性命,于是崩潰大哭,此時妻子面對一個侮辱她的人和一個冷漠無情的丈夫隻想把他們都殺了,于是指責他們二人都是懦夫,觸發了二人的對決,滑稽劇上演。至此為止,樵夫說的都是實話,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是四位當事人都不願承認的:在滑稽對決進行到二人的武器都掉了的互打王八拳階段時,妻子持匕首介入戰鬥,一刀捅死武士,盜賊大驚,沒想到一個女子竟然如此剛猛,于是慌忙拿着自己的劍和武士刀逃跑,妻子也逃離現場,最後樵夫從武士身上拔走值錢的匕首并報案。

在真相還原過程中,武士刀如何轉手、最後落入盜賊手中困擾了我很長時間,上面所說的是我能想到的唯一一種方式。

接下來結合每個當事人的特點來順向理解他們的謊言就很簡單了。

盜賊看重的是名氣,他是從馬上摔下來才被抓住的,卻還編出了喝水中毒這種難以令人信服的理由來維護自己的虛名,在案件中,他需要掩蓋與武士的滑稽對決和被妻子吓得抱頭鼠竄,于是編出了拼刀23回合才擊敗武士以及妻子的剛猛令他興奮。

妻子看重的是自己的貞潔和溫柔人設,于是要掩蓋自己用計讓盜賊和武士對決和她用匕首捅死武士的事實,并誇大了武士的冷漠,通過編造請求武士殺了自己來強調了自己的貞潔。

武士看重的是自己的武士身份,需要掩蓋自己膽小懦弱不敢為妻子出頭以及最後被妻子捅死的事實,編造出妻子請求盜賊殺掉丈夫,以及連盜賊都看不下去願意為他處決妻子。

樵夫則私吞了小匕首,需要掩蓋關于匕首的一切,于是編造出盜賊用長刀殺死武士。

謊言的脈絡都梳理清晰了。盜賊即便被抓,命不久矣也要維護自己的虛名,武士即便身死也要掩蓋真相,維護自己的“武士道精神”,妻子即便身負命案也要維護自己的貞潔和溫柔,樵夫為了中飽私囊而不惜欺騙衙門。

人的惡毒,令鬼都避之不及。

時隔七十年,這部電影已然成了一個典故,它的曆史價值已經遠大于它的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