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熱的八月,有種題材開始打擂台了。

有人說是青春片。

有人說是恐怖片。

嗯,高考。

國内一部《小歡喜》,Sir昨天安利過。

講述千萬個家庭,因為同一種焦慮而被扭曲了的關系。

...

還有一部也剛剛開播。

怪。

同樣是被升學重負壓得喘不過氣的學生,同樣是被焦慮文火慢煎的家長。

它展現出來的矛盾沖突,卻更加複雜多面。

風格也跳躍多變。

可鹽,可甜。

可殘酷,可治愈。

...

...

...

這群十八歲的少年,打破你對校園題材的一貫認知。

青春,原來這麼難以定義——

《十八歲的瞬間》

열여덟의 순간

...

來自隔壁升學壓力更變态的韓國。

多變态?

就拿最近大熱《寄生蟲》來說,窮人家的兒子為了上好大學,考了兩年不說,服完兵役回來又考了兩年,考不上的話還得接着考呢。

...

在Sir看來,《十八歲的瞬間》像是《天空之城》的延續版。

隻不過視線,從家長轉移到孩子。

雖然都是穿着同樣校服,聽着同一堂課的同窗。

但懸殊的家庭背景和社會的勢利眼,早就不留情面地落在他們身上。

《十八歲的瞬間》一開場就挑破了窗戶紙。

失竊風波。

補習班老師放在桌面上,價值2500萬韓元(約14萬人民币)的手表不翼而飛。

會是誰拿走的呢?

懷疑的範圍縮小到三個人——

班長馬輝英(申承浩 飾),手表丢失當天他返回過教室。

但考慮到成績排名第一,待人和善,是年級的模範學生。

更關鍵的是,他家裡出了名的有錢,不太可能會偷手表吧。

...

天才趙相勳。

不怎麼努力就能考高分,即使平時愛搗亂,也深得老師喜愛。

他被懷疑是因為曾拿起手表來玩。

...

△ 字幕來自@女漢子字幕組,下同

而嫌疑最大的,是轉校生崔俊宇。

他有“前科”。

因為涉嫌暴力和盜竊,被上一所學校勒令轉學。

有“作案時間”。

兼職打工的他剛好來教室送貨,還在老師的要求下收走了桌面的垃圾。

...

最關鍵的是,還“人贓俱獲”。

在全班同學的圍觀下,手表在崔俊宇的抽屜裡出現了。

...

是嗎?

那天,崔俊宇确實收了垃圾,在檢查垃圾時,摸到了手表。

在崔俊宇沒反應過來之際,馬輝英迅速地以落下東西為由,在垃圾裡翻了一翻。

等到崔俊宇反應過來,手表已經不見了,不以為然的他接着就把垃圾丢掉。

好在手表失而複得之後,老師不打算繼續追究。

大家也“原諒”了崔俊宇。

卻沒有人再願意聽他的話——

就連是誰把東西放在我櫃子裡的都沒有查出來

...

一場風波算是平息了。

卻留下更多裂痕。

《十八歲的瞬間》沒有走進青春片最常見的論調——

“純”。

而是把校園,拍成了微縮的社會生态。

這更考驗年輕演員演技。

男主崔俊宇是前偶像男團Wanna One成員邕聖祐,《PRODUCE 101》第五名出道。

小鮮肉無疑。

但人家可沒有面癱。

從鄉下轉學到首爾,第一天報到,表情不多,但卻符合那種手足無措的樣子,什麼都比人慢半拍。

...

外表的反差。

也讓爆發時刻更加驚人有力。

...

女主金香起。

3歲就出道演戲,從小糯米團子戲精,到十八歲就拿下韓國最高電影獎——青龍獎的最佳女配。

...

劇中她的表現也沒得挑。

她單獨去找補習班老師談判時的這個微表情,可以說相當社會了。

《十八歲的瞬間》學生們性格太突出。

以至于反客為主,班主任的風頭都被壓了下去。

...

我們經常說高考不隻是智力競賽,更是一場家庭綜合實力的較量。

韓國社會也一樣。

貧富懸殊、階級差異的壓力過早地堆積在學生身上,形成一道無形的牆。

這道牆,承載着每一個學生的秘密。

馬輝英的手,是他的秘密。

...

在班長和學霸的光環下,藏着自卑和憤怒。

面對補習班老師對天才學生的偏愛,人前友善微笑,人後臉色突變。

-這種題你不能錯啊

老是犯這種錯

拿第一的就是我了

-不是人人都像你一樣是天才嘛

兩幅面孔的他,對崔俊宇所做的一切其實是為了發洩和掩蓋對競争者和補習班老師的憤怒。

一旦遇到無法解決的矛盾和無可消除的自卑時,他就會瘋狂地抓自己的手腕。

上有優秀的哥哥,前有要求極高的爸爸,旁有遭遇家暴卻無法保護的媽媽,後還有排着隊的競争者。

...

手腕的癢和痛,提醒着他如影随形的高壓和生怕被超越的自卑。

崔俊宇的“前科”,是他的秘密。

這段過去是因為他幫助最好的朋友抵抗校園欺淩扛下的罪名。

面對馬輝英的僞善,他的第一反應不是責備,而是問理由。

想要聽你坦白

我覺得你應該有什麼隐情吧

肯定有什麼原因吧

...

他的沉默,是一直以來私生子身份的逆來順受。

在污蔑和謠言的陰影下,藏着的反而是善良和希望。

俞秀彬的夢想,是她的秘密。

相信崔俊宇卻不敢反對馬輝英,是因為她一直活在馬輝英的庇護下。

媽媽為了讓她加入馬輝英所在的補習班,送花送酒送上門,就差沒跪舔鞋底。

哪怕已經年級前30,媽媽也覺得完全不夠。

她的目标是考上首爾的大學就可了,而媽媽的要求卻是必須考首爾大學。

這些話,不也是我們從父母那裡聽過的麼——

你現在就把學習學好就可以了

辛苦兩年……

到那時候随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

家庭背景、父母的财産、學曆、美貌……

這些全都是武器

...

在媽媽的期望和壓力陰影下,她藏着的是對自由的向往。

然而更多的學生選擇簇擁在權力者的周圍,以求獲得更多的好處,因為他們堅信隻有抓住褲腳,才能力争上遊。

不管是成績,還是地位。

...

然而,這些正年輕的苦惱和迷思,這股無形的牆,就隻存在在學生當中嗎?

顯然不。

《十八歲的瞬間》裡還有個有趣的對比,班主任吳老師。

明明是班主任卻毫無威嚴,反駁一次馬輝英,都得出門捋順自己的氣。

連成年人,都不知不覺地在這樣的氛圍下被磨蝕,被影響,被擊倒。

在Sir看來,三流的青春劇宣洩苦痛,二流的青春劇販賣糖分,更多的青春劇沉迷說教。

《十八歲的瞬間》好就好在,看似在寫學生,實際上卻在質問混迹社會,被年紀要挾的你和我。

被打上了标簽,就得承認标簽活下去嗎?

因為一直處在劣勢,就要選擇沉默嗎?

沒有所謂已經被毀掉的人生

現在才十八歲呢

我也是,你也是

...

這也正是片名的含義——

試卷堆積如山,現實森嚴如牆。

但青春仍然有突破重圍,噴薄而出的時刻。

因為年輕正當時,才更有資本無所畏懼。

但年輕就是限量品嗎?

确實,它隻在特定的時間,屬于特定的你。

就像十八歲,瞬間憋屈,瞬間苦惱,瞬間熱血,瞬間古靈精怪……

如同《十八歲的瞬間》裡這群被壓力被家庭被階級肆虐的青春們,就算被環境擊沉,卻仍然奮力奔跑。

為的,隻是一個答案。

随着年齡漸長,曾經的熱血、異想天開和無所畏懼,似乎早就被生活磨蝕。

所以就應該害怕面對崎岖,害怕越來越狹窄的視野,也害怕無法看透的世界?

也不。

年輕其實應該是一件随身品。

是一種态度,是一種不需要在意年齡,不需要在意際遇,也不需要在意旁人眼光的态度。

你真正需要的是一顆年輕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