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聽力,再也聽不到任何聲音,你會變成什麼樣子?


...

《聽見天堂》的主人公米可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卻在意外中被走火的槍傷到,眼睛隻能看到些許模糊的影子。在醫生的建議下,米可的父母無奈把米可送到了一所盲人寄宿學校。

米可的眼睛受傷了,又離開了父母。他不願承認自己變成了一個盲人,同時也桀骜不馴,把點字闆扔到地上。幸好,他遇到了唐老師。“你有五個感官,為什麼隻用一個呢?”這句話對我感觸很深,我們不也常常隻用眼睛來看這個世界嗎?之後,米可遇到了女傭的女兒法蘭絲,找到了老舊的錄音機,偷來了磁帶,錄制了一份特别的作業——用聲音來記錄四季。


...

可是當時那所盲人學校,雖然号稱可以教出最好的接線生和編織工人,卻并不肯給孩子們他們想要的。呆闆頑固的校長訓斥了米可,還沒收了他的錄音設備。米可的眼睛,也在這時,完全看不見了。他反複地按下燈的開關,念叨着是燈壞了,讓人心酸又心疼。米可,墜入黑暗之中。

這時,米可一生最重要的人之一唐老師又出現了,他給米可帶來了禮物——一台錄音機,米可決定和朋友們一起錄制一個冒險故事。他們一起去尋找各種聲音,去模拟各種聲音。期間,他們還一起去了電影院,雖然他們看不到,但是他們聽得到。這是他們少有的快樂,作為盲人難以享受到的快樂。然而,他們被頑固的校長發現了,米可被勒令退學。

校長也是個盲人,可他隻想着讓這些孩子有一技之長,認為盲人不能奢求自由,以此為由剝奪了他們表達自由的權力。認識到這些的唐老師迷茫了,如果學校的存在就僅僅隻是為了教出最好的編織工人和接線生,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最後,在女生活老師的開導下,唐老師明白了,他勇敢地站出來,和工人一起開始反抗校長,并主持了一場特别的校慶,在這次校慶上,家長們被要求帶上眼罩,仔細聆聽一場孩子們帶來的盛宴(我試圖閉上眼聽,然後發現閉上眼看不到字幕我聽不懂······尴尬)


...

影片的最後,米可回到家鄉時,朋友們接納了他,和往常一樣,最後進來的人當“鬼”,他的朋友沒有排斥他,嘲笑他,他們還是和以前一樣,米可,還是那個米可,就好像一切都不曾改變。

顔色是什麼樣子的? 米可說:“藍色像是騎腳踏車時風拂過臉龐的感覺,或是……像海……, 棕色像這粗糙的樹幹,紅色像火一樣,像太陽下山的天空。”失明的米可看不到顔色了,可他心中依然有一個五彩斑斓的世界,并且,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将它描繪了出來。

米可在16歲時離開了學校,雖然他的視力再也沒有恢複,但他憑借着自身的努力,成為了意大利電影界最著名的聲音剪接師。如果按照學校為他們設計的路,盲人隻能成為編織工人或接線生,那該是多麼的悲哀啊。

缺陷并不等同于偏見與同情,就像失明的這些孩子,同樣有追尋自己夢想的權利和自由。

失明的米可完成了屬于他的蛻變,我們呢?或許我們也可以試着閉上眼,好好地感受這個世界。去聽聽清晨的鳥鳴,四季的雨聲,風吹過耳邊的聲音,馬路上的汽車聲,孩子的嬉鬧聲。習慣了用眼睛去看世界,不妨閉上眼,給你的感官自由,更好地感受這個世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