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寄生蟲》,内容引起極度不适。巨大的階層鴻溝,令人感到悲哀又無奈。
我在腦海中為《寄生蟲》重新構建了無數結局。比如,哥哥基宇在富人家做家教時能夠滿足于此,靠不菲的薪水改善家庭狀況,甚至在妹妹也來到富人家後停止他們進一步的寄生計劃,事情或許就不會這樣。再比如,在他們一家都寄生到富人家時用掙來的錢換個居所,而不是在富人出去野營時在富人家享樂,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故事。再比如,當他們在富人地下室發現前女傭的丈夫時沒有固執地要報警,而是心平氣和地好好商議,最後也不會生出殺人的惡心。
但是這可能嗎?不可能的,階級的差距是巨大的。就算沒有種種這些,,悲劇也還是悲劇。
其實影片中表現的很清楚,兩個階層的對比非常明顯。巨大的差異注定了心理的不平衡。忠淑接管女傭職位後家中的變化,富人對窮人一家身上氣味的嫌棄,父親的逾越而不自知,一切的一切,都有可能成為悲劇發生的導火索。
或許,我們根本就不用考慮這些。這部電影反映的,就是社會現實,赤裸裸的,血淋淋的。


...

(想寫個影評考慮太多,最終還是選擇了寫下這麼一小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