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寫在前面

       這是人生的第九篇影評,2019年3月23日,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準确說是結束了一天的學習,有些疲憊,剛想回去休息,轉念想起了昨天剛看完的這部電影,隔太長時間,怕忘記感受,所以,帶上耳機,開啟心流模式,為什麼寫東西的時候這麼爽呢?也許上輩子是個作家?

觀影背景

       觀影變得不純粹了,這種感覺很不好,而不是享受當下這個過程。為了輸出為了完成月計劃,被動式選電影,為什麼要選?不是計劃定好了?計劃定的電影提前看完了,然後沒有第一時間輸出!就是這麼優秀。選了很長時間發現沒有想看的,帶着必須輸出的目的随便選了這部貌似評分還不錯的電影,為了早點看完,準備采取倍速的方式看,到這裡為止,觀影似乎沒有帶來一絲的快樂,全部都是帶着目的,功利的心。這種感覺似曾相識,是時候該遏制一下了。

沒看前的想法

1、名字太明顯,我想我猜到了故事的開頭和結尾。

2、狗子是被抓走的還是被抛棄了?

3、想起了我家那隻小奶狗,嘿客,今年很意外的來到了我家,在我不在家的日子裡,會持續為家人帶來歡樂,嗯,事實上也是如此,以後要找時間專門寫寫嘿客的故事。

影片描述

       本片為《一條狗的使命》姊妹篇,講述了狗狗貝拉穿越四百英裡回家的故事。 

       男主角盧卡斯在一座廢棄建築裡偶遇幼犬貝拉。盡管他的母親禁止養狗,他還是說服母親将貝拉帶回撫養,并把貝拉帶到他工作的退伍軍人醫院,為病人們帶去歡樂和慰藉。一次意外讓長大的貝拉不慎走失,陰錯陽差的與主人分隔兩地。與主人分離的貝拉心急如焚,翻過雪山和草原,沿着落基山脈、跨越危機四伏的科羅拉多荒野,毅然踏上了未知而艱險的,長達四百英裡的冒險歸家旅程,隻為回到主人盧卡斯身邊,回到家裡。

四點感想一、回家的誘惑。

       你知道家的方向嗎?上個月的時候,因為一本書。特意找了一下家的方向。舉例來說,我坐在辦公室的位置,對面牆偏右30°就是我家的方向,現在每次往哪個角度看的時候,我都知道朝着那個方向延伸,在眼光不能觸及但心能觸及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以後成家了會多一個家的概念,但那個方向,那種溫馨和愛,永不會變。

       電影中的貝拉(狗),诠釋了家和愛的意義。回家的誘惑大到讓它戰勝了一切不可能,這種對誘惑的抗拒程度,甚至遠遠大于任何一個人,為什麼?這得從動物和人的差别說起。人因為進化出了大腦皮層能夠更加感性和理性的去處理問題,權衡利弊,也更懂得什麼是愛,而動物相對于人來說更接近生命的原始屬性,動物為了能夠活下去更容易被一些物質因素所收買,這是我之前的認知,卻被貝拉颠覆了。先不說是不是電影效果和真實性,背後的道理足矣讓我們每個人反思。

       貝拉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很多的誘惑,這種誘惑包括同伴的誘惑,食物的誘惑,好的新主人的誘惑。。。每一種誘惑足矣收買一個被原始驅動力下的生命,但貝拉堅定的可怕,忠誠的可怕。家的誘惑如此之強大,或者說是主人愛的誘惑,讓它為之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回家的誘惑讓我們看到了愛的偉大力量,那是铠甲,也是最柔軟的地方,那是不會被任何事物所阻擋和亵渎的信念,也是至死不渝守護的承諾。家誘惑着貝拉,貝拉用過程和結果證明它做到了,沒有辜負家所賦予它的力量。這也給我們人類打了臉,想一想,有多少人在面對誘惑的時候選擇了妥協而忽視了家忽視了愛?是的,我們不如貝拉堅定,不如貝拉純粹。

二、初始特質。

       貝拉一出生就是一隻流浪的狗,流浪狗的特質是什麼?也許是野性,自由。這個初始的特質推動了整個故事的進程,如果貝拉一出生就是被圈養的,它還能否在一次次确定的環境中,毅然決然的選擇邁出充滿不确定性的一步,跳出舒适圈,走上一條少有狗走的路?我想圈養的幹不出這事。

       初始特質賦予每個生命獨特的演繹方式,沒有好壞優劣之分,也許你會因為對比物質金錢,對自己不是生為富二代而憤憤不平,但請不要對比生命,怎樣的方式都是一種人生,你的初始特質讓你與衆不同,獨一無二,利用好它,隻有弱者才會追求公平,強者隻會盡其所能解決問題。

三、相互利用。

       貝拉這一路回來,遇到了很多人事物,每段暫停回家的“支線任務”,都給了充分的理由讓貝拉留下來,尤其是兩任臨時主人,無不在貝拉身上想得到陪伴,說白了就是“利用”,這是當時我看電影時腦海中蹦出的詞。無論是作家還是流浪漢,他們都很孤獨,需要陪伴,流浪漢死之前甚至用鐵鍊拴住貝拉,也許知道自己行将就木,卻因為害怕孤獨而沒有放生一條鮮活的生命。而作家知道貝拉有主人,不是去幫它尋找而是據為己有,人類的自私與利用顯露無疑。突然想到,甚至是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首先這隻狗一定不知道它在演什麼,整個過程通過剪輯加工成為了現在這樣的故事,然後其中有一個鏡頭,是貝拉剛剛被鐵鍊釋放後迅速來到河中大口喝水的場景,這個鏡頭拍的很真實,是如何做到的呢?難道為了拍這部電影真的把這隻狗栓了好久沒給水喝?不敢往下深想,這不就是在利用這隻狗嗎?我不想抨擊什麼道德問題,其實這種利用與被利用正是這個世界的運行方式。貝拉因為拍了這部電影也許能吃的更好,能成為大明星,能被更優待,這是不是也是狗生巅峰呢?曾經也聽過這樣的說法,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就是彼此相互利用,有需要,也被需要,如果你不被利用了,也就沒有需要了。

       被需要也是一種能力。貝拉被利用,也被需要,如果不看主線任務,支線完全成立也足夠美好,回頭想想主線任務,男主與貝拉之間也不是相互被需要被利用嗎?

四、繩子的兩面,家的束縛。

       拴住狗,繩子的一頭是狗,另一頭是家,人,或者一個木樁。系的越久,牽挂越深,是安全感也是束縛。貝拉要回家,家是目标,是誘惑,也是束縛,因為這個束縛讓它錯過了其它式的精彩狗生,我相信它和美洲大貓在野外會很撒歡,和作家主人會衣食無憂,可它被束縛,你可以說它選擇了家,也可以說是被家選擇。這種感覺有點像尤瓦爾赫拉利說的一樣,我們看似馴服了小麥,其實是被小麥馴服。家是束縛,很多美好的事情也許都會從另一個角度變成你的束縛,讓你不能體會生命其它的可能性,沒有對錯,隻看個人的取舍。

寫在最後

     最後想說,這部電影看到名字的那一刻,就猜到了開頭,也猜到了結尾,但是,這又有何妨?開始用1.5倍速聽,後來正常倍速,從功利到平靜,我想,一定是因為這是個真誠而純粹的故事。

       昨天太困沒寫完,今天算是完成了。

       很多事情如果不邁出一小步,不推進,也許就沒有也許了,一切繼續push!

       真的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