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马里昂巴德L'annéedernièreàMarienbad(1961)的剧情介绍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L'annéedernièreàMarienbad(1961)的影评
在这部影片中,自我意识向现实的侵入消除了两者的界限,并在朦胧的迷幻世界里融而为一,显现出两者的关系。时间的线性序列被记忆打乱,由记忆所构建出的空间沿着时间的断裂的片段从不同角度出现。除记忆、时间、梦与空间外,语言与文学也可以算是题中 ...
黑白光影的魅力最大至此了。虽然故事十分简单,即三角恋,但在巴洛克的极度繁华中,现实与虚构互相照应,时间与空间互相照应,客观与主观互相照应,造就这部形式远大于内容的影史奇作。与《广岛之恋》相比,此作是其延续更是延伸。《广岛之恋》中,男 ...
可能看懂了一些,但又可能完全没看懂,混乱得很有逻辑,然而就像那个黑衣男子所说的一样,雕像又明确的人物和主题,国王和妻子在处理叛乱,而那条狗也只是偶然经过而已,我想这个故事是有一个现实的结局的,X和A形同陌路,X在幻境中因为A的一天, ...
私以为故事是男主的回忆中女主正回忆着男主的回忆。环形的酒店庭院(画中),女主丈夫的游戏:就像酒店的环岛和四周的通路,不得游戏玄机的男主永远是输,不论先拿后拿,不懂庄园奥妙的人走不出环岛,找不到四面的通路,只能在雕像的永恒凝视下不断循 ...
诡异的音乐;反复低估的在各种门框走廊间的行走,和建筑花纹;摄像机配合旁白如主观视角的呼吸游动,加上戏剧里定住的人,和正在看戏剧状态下“定格“的人戏里戏外空间混淆,脸上死气的表情;混淆这栋古老的建筑如此华丽怪异,冷清肃穆。时停时动的交 ...
7.9分这部形式主义电影极具独特性。①首先它的形式很像一本带有PPT画面感的语音小说作品。只要你的脑洞够大,观众文字空间想象力跟不上没关系,画面咱们可以各种视角的切换配合。②电影最大的优点在于巴洛特风格的建筑以及装修风格,通过慢镜头 ...
前言:此文作为电影哲学课的期中作业,针对罗伯-格里耶编剧、阿伦·雷乃导演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一片进行尝试性解读,结合课堂内容对电影的时间和记忆哲学做一些粗浅的总结。由于笔者本人仅仅处于了解知识的阶段,又碍于短暂的时间,不能且不够对 ...
女主是人的存在自身,是本性的自由,是人的感性的情感。男主是理性,是制度,是社会体制,是资本主义的文明,穿着西装大方得体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儒雅的绅士,是二战以后新的体制。女人的老公是二战前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他不在乎他的老婆,不在乎 ...
希区考克:「《惊魂记》里,角色和故事都是次要,重点是摄影、配乐、各种电影元素的组合。故事的形式要引起观眾共鸣。观眾感动的,纯粹是电影本身。」杰作中的杰作,黑白、构图、运镜、雕光(古典耀光、质地、大曝)声音、配乐、剪辑;以构图为基底, ...
光(人物的大量顺光)、构图(极度对称)、镜头运动(推和横移都用到极致,出色地表现了逼仄的空间)、配角和群众演员的设置(木然、停滞)、声画分立(文字与影像保持各自的独立)曝光过度等造成的间离感(也就是现代派文学与电影的感觉),还有音响(譬如到高潮时突然静音)和音乐(有些诡魅),都值得好好研究。格里耶的新小说不少就是单纯的不带主观感情非叙事的静物素描,由他执笔写的剧本理应更接近影像本身
如果还有人不知道什么叫做文艺片中的文艺片,这个片子恐怕可以拿来当教科书定义:1) 法国新浪潮 2) 黑白老片 3) 文艺片名导 4) 作家电影 5) 叙述时间和空间错乱 6) 言辞优美,旁白/自白巨多 7) 有夸张式拍摄手法,如人物定格和一连串强烈的闪回 8) 情节淡化,一个多钟头就讲了一个男的把一个女的勾引走的事情 9) 含隐喻 10) 形而上之至,不知所云。
最佳读解由德勒兹给出。影片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数次男女于此地的相逢,是两种迥异时间观的对峙:男在时间隧道中展开互不交织的横向并行层次化回忆,没有判断确认,永远在不确定中;女则在三个时间段上进行言之凿凿的纵向确定性否认回忆。两种时间观共融一炉,电影史上独此一份。
究竟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作品?
因为真正的影像系统而牛逼,因为剧情的不知所云而装逼,因为多数人都看不懂而傻逼。
事实证明,电影越靠近文学就越自由。
人物如雕像般僵硬,戏剧表演式的走位站位,让人想起德莱叶的《葛楚》。环绕雕像的多角度移动镜头拍摄,戈达尔的《轻蔑》从中借鉴不少吧。镜头与镜头之间,时空是错位,而这种错位在一个长镜头中也集约表现出来。反复的独白,或者相同的动作成了唯一的连结方式。
精美绝伦的旅馆,抽象的花园.管风琴的从头至尾真实与虚幻来回交替
们从未想使本片妥协于什么明确的意义,我们永远希望它带着点暧昧,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实中复杂的事物到了银幕上就清晰起来了。——阿伦雷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