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2024)的剧情介绍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夕,世界战火纷飞、中国军阀混战。临近师范毕业的学生毛泽东,在按捺不住青春与迷茫的驱使下,携学长萧子升徒步千里、漫游民间,见世间万象与民生百态。从“把河滩当床,蓝天当帐幔,月亮当灯笼”的激情浪漫,到遭遇欺凌又心怀众生的冒险经历中,感受世间百姓的苟且与苦难,颠覆了以往的认知与价值观,从此萌发了青年毛泽东在中国大地上探寻救国救民的“大本大源”之道。影片用中国山水画卷与长镜头语言讲述了一段最具朴素性、最具朝圣感的成长之旅,呈现一部具有东方美学与道法自然的诗意电影。
出发(2024)的影评
采访|刘智海:我希望通过不同人的生活本能,讲好一个关于人性的小切口的故事
受访人:《出发》导演刘智海采访人:发条辰,刘小黛首发(带图):抛开书本1917年暑期,就读湖南第一师范的青年毛泽东,在青春与迷茫的驱使下,与学长萧子升“穷游”千里,开启了一场从激情、浪漫到失落、抗争的历险之旅。他们用“理想”丈量世道 ...
国美导演的又一美学力作?
1917年暑期,就读湖南第一师范的青年毛泽东,在青春与迷茫的驱使下,与学长萧子升“穷游”千里,开启了一场从激情、浪漫到失落、抗争的历险之旅。他们用“理想”丈量世道,用“情怀”感知民情,深刻感受社会的黑暗与邪恶,从而要“出发”改变世界 ...
“竹杖芒鞋轻胜马”,观《出发》学生时期教员有感
很幸运地在北影节看了这部电影,还见到主创团队听他们分享背后的故事。所以回来迫不及待写一下自己的感受。领到一张大大的海报首先是内容上对出发的两方面理解:一方面是指,战乱年代,快要毕业的教员在最后一个暑假里,为了寻找他心中救国救民的大本 ...
没有太多的戏剧化描绘;镜头语言堪称一绝。1917study trip满是狼藉和苦闷。 伢子胆子是真大啊
作为公映影片,不同于以往主旋律影片,选题故事新颖,美学理念突出,尤其密印寺与方丈对话的选段意蕴深远,用禅宗的偈语来解释救国救民的理念,凸显诗性电影的特色。
#BJIFF#主旋律框架下的人物传记,角度挺新颖的,从一个小人物角度看待战争、社会、百姓。片尾集结美院团队,构成了影片水墨诗意的美学风格。人物对白听上去都是后期配音,似乎少了同期环境的质感。尤其喜欢结尾,德格才让做的声音太棒啦!
导演说是算是命题题材,但是去伟人化,将视觉焦点对准山水与贫苦百姓。两位青年主演塑造的不错!摄影、音乐加分!(大影节时间博物馆)
确实不同于往常的主旋律,但是底层逻辑不变,再怎么拍都恶臭无比。
少年公路片模式的英模片可比以往的MV喊口号式好太多。
22号看的。支持饰演渡船母亲的凌嘉老师,突破很大,演得非常动情、真挚!
红色公路片,拆尼斯新民主主义浪潮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