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寺钟声(1991)的剧情介绍
1945年8月,日寇无条件投降。羊角大娘(丁一饰)在回村的路上捡到一个弃婴,从包裹婴儿的衣服上看,这应是一个日本小孩,犹豫再三,她还是把他抱回了家。村里乡亲和家人处于对日寇的痛恨,坚决反对她收养这个敌国婴儿,但人性善良的羊角大娘最终留下了他,取名狗娃,当孙子养着。渐渐长大的狗娃善解人意,他把羊角大娘的哑巴儿子葫芦(尤勇饰)视为父亲,不料葫芦在一次筑路事故中遇难,无奈之下狗娃被送给无儿无女的牛金川(祝士彬饰)。再后来,日渐年迈的大娘为给女儿秀秀(李婷饰)换回一笔出嫁的彩礼,把狗娃送给了清凉寺。二十年后,随国家佛教代表团出访的明镜法师(濮存新饰)到达日本,大岛和子(栗原小卷饰)从那根腰带上认出了眼前的明镜法师就是自已失散了几十年的儿子......
清凉寺钟声(1991)的影评
喧嚣丛林里的圣人之心——论谢晋
不要小看这种半戏剧化半自然主义的表演,在同期一众受过样板文艺思想改造的影视艺术家之中,只有谢晋能自如地提线操纵,在任何想要拍摄的题材里创造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和他早年的话剧与传统戏曲的双重背景有几分联系,也和他的江东门第世家的出身 ...
当清凉寺钟声响起,战争所带来的痛苦便无言的展现出来。因为战争,让大岛与狗娃几乎永远的分割两地,也让狗娃经历了人生百态,最重要的是,他学到了善良。看的时候眼眶一直是湿润的,那种人性的善良和隐忍被谢晋导演表现得想当感人。里面印象最深的是那句台词:“人就是那么回事,好歹都是一辈子。”
有一种那个年代的时代感,认真朴实。这段历史史实是真实存在的,但是涉及的电影并不多,毕竟其中牵涉不少政治性的问题。狗娃,在那个年代是幸运的,本身很有慧根,有一户那么好的人家照顾他,最后也成了一名了不起的法师。但是,现实生活中太多这样的孩子,最后回了日本但却是一无所成,靠政府救济。
再也没人拍这样的电影了
国与国的心结以家与子来化解,一贯的谢晋模式,却舍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讴歌,而简化至最原本的朴素亲情本性,几度落泪。民风、老旧的悲剧、古朴的情感实在有第四代导演的神韵,毫无封建与反封建的强说愁,如今再难看到如此纯粹的电影,人心不古,况电影乎?
丁一、栗原小卷、尤勇和濮存昕老师的表演非常打动人。剧作是讲述了养育着和孕育者对继承者的情感,主题具有传统的中国悲天悯人的情怀,非常朴素真实。而放置在日本侵华历史背景之下的特殊环境,又涉及到民族身份的离合,但是跨越民族的、就事论事般的简单善良的感受依旧是连结影像和观众的绳索。而清凉寺的钟声在更衣相认饮食后响起,提醒着后来者:尊重既有的关系,接受现实的境况以及注目向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