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姆·基弗:流年之声Anselm(2023)的剧情介绍
这种独特的电影体验深入到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中,揭示了他的生活道路、灵感和创作过程。它探索了安塞姆对神话和历史的迷恋。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模糊了电影和绘画之间的界限,让观众完全沉浸在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安塞姆·基弗的非凡世界中。维姆·文德斯用两年的时间,以惊人的3D技术拍摄了这幅独特的肖像画。
安塞姆·基弗:流年之声Anselm(2023)的影评
我无法承受的重量以3D形式展现在眼前
在放映前十分钟下定决心买了这部,一开始是出于对自己的愧疚,就像去年买塞涅卡是因为自己画了三年他的石膏头像一样。这种愧疚源自于自己总在逃避本专业,逃避画画也逃避设计。低语。没有再把它当成一部电影或是纪录片去看,因为开头就让我想到了自己 ...
Cinema is far more than language to take
HKIFF48|人类位置的渺小之于生命之轻,语言的无力之于思想之重。我无法言说出那种不加诠释、以知觉来作为沟通方式后便直接被完全吸入另一个人的眼睛去感知世界的观影体验——历史观被撕裂,承载与杂糅着太多太多执拗于“轻”与“重”之间的影 ...
邂逅伟大的德国浪漫主义者、诗人、思想家、洞察者——维姆·文德斯创作手记
出生于1945年德国的多瑙艾辛根,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是当今最重要且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实践涵盖了多种媒体,包括绘画、雕塑、摄影、木刻、艺术家书籍、装置艺术和建筑。安塞姆·基弗基弗在弗赖堡和卡尔斯鲁厄 ...
#Special Screenings# 年近八十,文德斯的摄影机不再使用确切的物件作画。像《宫娥》时期的委拉兹开兹,像知晓死亡将至的舒伯特,像坂本龙一在《12》之中仿佛半透明的躯体,他的电影愈发切近空若无物的音乐。没有形状,没有边界,没有人物和次序,光,风,颜色,词语,和形象变为主角,美学静化为一束不可分割的目光穿行过一切。空间,和联结它于其间颤抖的数千万的微小世界主宰了一切。
# 19. ZFF 3D
执意留在艺术品定义出的空间和艺术品所处的工作室空间,真实历史资料因此只得以播放或放映的形式呈现,与Anselm本人一同沦为浮在空间表层、服务于类型化桥段的演员。3D形式下本可以将视角嵌入艺术品定义空间内部,形成极简抽象的风格和VR式的视觉体验,摄影机却总是像围观一般,未在纵深做足够尝试
bfiimax lff第二场。安塞姆本人的作品并不难理解,真的是文德斯故意拍得这么难懂,很多老塔式的推移镜头直接让我倒头就睡,这不是坏事。文德斯很敏锐地捕捉到了安塞姆艺术的精神来源:策兰,所以电影以策兰的死亡赋格作开头,配合诗朗诵➕赋格音乐➕蒙太奇极力夸张安塞姆的激进和大胆,策兰的另外一首作结尾,以示诗意栖居般的希望。而文德斯的方法论则是海德格尔式的,他在聊安塞姆前狠狠讲述了海德格尔纳粹党的事实和其与策兰的相遇,安排了其他演员分别扮演幼年和成年的安塞姆,而这样不同时间段的安塞姆在他自己的立体艺术空间、真实环境、历史影像的相互嵌套里不断重叠,整块银幕和他的艺术成为了“home of being”。看到最后好像也明白安塞姆、文德斯这帮德国艺术家都冥冥中共享了同一种艺术追求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我们都是不重要的存在
戛纳首映,和绅士味十足的文德斯同场看。继音乐、舞蹈等等之后,此番文德斯似乎是在以影像办展:艺术品本体和艺术的呈现(环境),以及媒介本身自带的气候。现代萤幕不能取代电视、旧投影,所以它们作为载体被3D的电影完整地还原,以还原属於他们的影像应得的完整体验。整场电影像个精美的大型艺术装置,摄影和音乐都极为优美。
文德斯始终试图在3D立体画面空间内打破本身的时空,可惜较于皮娜的浑然一体,这次更多只是独自存在的零碎段落
一如他近年的其他作品,一座只有外观的建筑物。
让人相信这个时代仍然存在影像创造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