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电影羊毛党
片名:意大利制造
1970年代,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意大利的经济发展迅速,但由此也带来了失业率的增加。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纷纷进入高潮。
民主意识觉醒,人们开始为了获得离婚权而举行全民公决。
而石油危机,恐怖分子横行更是让整个米兰陷入复杂的状态。


而时尚,就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逐渐壮大、变革。也正是在那个年代,Valentino,Prada,Albini,Missoni,Armani,Versace等各大品牌如日中天,简直就是神仙打架,美不胜收。

Irene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毕业答辩上因为与导师意见不一致,她为了坚持自己而放弃了分数。





“任性”的代价便是她需要继续再上一年大学,参加明年的毕业答辩。这对于一个传统的工人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

Irene回家后告诉父母具体的情况,父亲暴怒。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女人就应该早早结婚,呆在家里当家庭主妇。上学对于她来说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


一气之下,Irene扬言自己会去找工作来支付上学的费用。


出门之后,意外得知时尚杂志《Appeal》招聘实习助理。

于是,她来到杂志社面试。杂志社里每个人的穿着打扮都优雅又不失个性,身材高挑的模特更是时尚大胆。这些都让Irene两眼放光,兴奋不已。



相比较而言,Irene的打扮显得过于平凡。

面试通过,她成了“女魔头”Rita的助理。


(题外话:讲真,意大利人真的有他们独有的精致。从室内装饰风格,到个人穿着搭配,言行举止都及其细腻。)


(好喜欢这个Ludovica, 这造型太适合她了,果然优雅与年龄无关)


正当Irene的事业有所眉目的时候,男友告诉她,他升职了,他们可以结婚了。
男友的想法和其他众多人一样,也认为女人不适宜在外面抛头露面,家庭才是第一位。


嘴上说着关于Irene的事业可以两个人商量决定,背后则在同事面前吹牛。




Irene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拍摄大片现场,美!还自带科普)



通过这份工作,Irene接触了许多新的思想,并发生了改变。
例如,不穿内衣的时尚。

自身穿衣风格的逐渐改变。



更开放的性思想。从只有男友,到分手后对待性的态度变成跟随自己的感觉走。




更前卫的时尚态度。
从墨守成规到追求自然与灵动。


在种族歧视的环境下,依然选择黑人做模特,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摩洛哥的景致)




剧中,几乎每一集都会穿插品牌或者设计师的科普,能让观众了解到更多关于时尚的发展与演变。


努力上进的Irene也抓住各种机会去学习。
拿着领导的邀请卡溜进Sflilata di Krizia时装发布会。Amazing~~~




(据说,因为缺乏影像资料,剧组想尽办法翻看历史档案,追踪当时的时尚编辑,并联系收藏者请求他们出借他们的Vintage收藏,才有了剧中这场发布会。
剧中出现的Vintage pieces 70%~80%都是真品。)
只是去Missoni拿个衣服,也要借机参观工厂,采访创始人夫妇。




除了时装之外,室内装饰也是一大亮点。(除了众所周知的米兰时装周之外,米兰还拥有世界最大的家居展会 --- 米兰国际家居展。)
灯具、沙发、座椅、饰品都来自当时高端品牌的经典设计。大部分款式都备受市场欢迎,甚至流行至今。
Martinelli Luce 的台灯,由Elio Martinelli设计于1968年;


Arflex 休闲椅,由Carlo Bartoli设计于1967年;


B&B组合沙发,由Mario Bellini设计;


Kartell衣帽架,由Olaf Von Bohr设计。


以及让人为止惊叹的米兰街景。



自上世纪建城以来,整个城市至今都最大限度地保留着当时的原貌。包括建筑、道路、地铁......


虽不及纽约或者上海这种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来得高效便捷。
但每一处都流露出整个米兰城市乃至整个意大利国家的文化底蕴。时尚、精致、优雅、传承...几乎已经是他们的代名词。
这无疑是一种更为珍贵的财富,也是“意大利制造”的意义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