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观|爱情和死亡,是意外或者惊喜吗?
文/胡蝶
版权所属,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否则一切法律责任自负。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胡蝶梦忆夏 欢迎关注微博:胡蝶_梦忆夏
《意外制造公司》,把“主动面对和选择死亡”以电影形式表现出来。“你务必谨慎考虑,我们能布置成自然死亡或意外,我们提供各种选择。如果你想将离去与最爱的消遣结合,我们也能提供专属客户定制化的顶级服务。但你务必要了解,一旦签约之后,就无法回头了。”这像是与死亡签订的契约,一旦选择了死亡,就无法回头,选择完结这只有一次的生命,是不可逆的选择。
“至于您的死亡方式,多数客户偏好在所爱之人身边静静离开,这是本公司目前最受欢迎的选项。”“我想交给你们决定。”男主选择放弃拥有死亡方式的决定权。“我们确实有提供所谓的惊喜方案,这可以说是最自然的旅行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客户不会知道时间与方式,只知道这件事会发生。” 死亡与爱情的决定权可以主动掌握吗,是否可以刻意安排和制造,令它发生呢?假装意外,实际是蓄谋已久,也许还可以选择与最爱的消遣结合。还是死亡与爱情的决定权从来不在人们的手里,它是人生旅行中的一个惊喜,你不会知道它发生的时间和方式,只知道这件事会发生。
女主问男主:“你是我的惊喜吗?如果我是呢,如果你是呢?我们可能是彼此的惊喜。你没想过吗,还是你不在乎?” “在这种情况下,一切都不重要了。对吧?”你越是在意和揣测“惊喜”的出现,惊喜便越不会出现,意料之中便不算惊喜。而当你放空一切,抛开杂念,无所畏惧,去纯粹享受过程的时候,没准会发现那个出乎意料的惊喜。爱情不就像是这个“惊喜”吗,你越是想发现它,找到它,追随它,抓住它,掌控它,拥有它,爱情反而消失不见了。当你忘掉你要刻意寻找爱情的时候,没准爱情却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
女主说:“我一直没有找到我想要的归属。别人用自己的方式看待我。”“却没有看到真正的你。”女主渐渐发现男主古怪和拘谨的表面下,有一颗善良的心,他贴心聪明、细腻、风趣,他了解并接受真正的她。而男主也渐渐爱上女主,产生了对人世间的眷恋,感受到了恐惧、开心、生气等情绪,内心有了爱的感情。

女主说:“我相信我们周边的事物,全都在特定的层次上,我们旅行时就会往上到下一个层次。我们在这个更高的层次情况比较好。我们也会成为比较好的人。我在这一层楼没什么进展。或许不止如此,只是我得不到。知道这种感觉吗?”电影中女主把人间和死后比喻成不同的层级。而现实中的爱情发展又何尝不像个层级图呢。假设单身是一层,有个门能通向二层的恋爱层,然后二层有个小门,能通向三层的结婚层。但有的人在某一层楼没什么进展,似乎永远停留在那里,即使想方设法脱离却无计可施,那就像是一个遇到瓶颈的感觉。当你的朋友们都去往二层和三层时,他们便很少来一层陪伴你了,留在一层的你只能去认识其他同样在一层的人,然后争取找到伴侣,去往二层三层,如果你懒得找新朋友和伴侣,就只能一个人了。
好像在人生的旅行中,大多数人认为爱情和婚姻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有没有想过,也许这份惊喜不是必然会有的。如果你认定它“一定会来,理所当然”,而它迟迟没有来时,便会令人失落、沮丧、挫败、焦虑。会不会当你放下这份压力和期许时,当你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它时,反而更快乐些?或者换个角度说,内因和外因缺一不可,既需要内因的决定性作用,也需要外因的推动力,缺少任何一个,爱情和婚姻便不会发展。那么我们都需要找到能令爱情和婚姻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而这也是人们一直在讨论和研究的课题。
当男主爱上女主时,他想把这场“死亡旅行”延期,他不想死了,他的内心感受当了之前从未有过的新鲜和快乐的感觉,他有了活下去的意愿和动力。虽然展示了爱情的积极的一面,给了一个人重生的念头,但是生活中除了爱情,也会有其他的意义,可以成为求生的理由。让我想起那部瑞典电影《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生活中不止有爱情,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去做。
结尾男主的仆人选择结束生命,是否寓意着有时候选择死亡是一种解脱和帮助。这部电影令人思考关于人类选择死亡的权利问题。当人们不管因为身体疾病还是精神疾病难以承受痛苦,主观意愿想要选择结束生命的时候,是否要尊重人们选择死亡的权利呢?
BY:胡蝶 2018/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