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大多数魔术表演都有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验证”,即由魔术师展示一项看似普通的道具,并邀请观众一同查验;

      但对于任何道具,普通观众都难辨其真假。

...

致命魔术-Angier

      第二个步骤是“转移”,即魔术师会运用这些看似寻常的道具展示一些奇观;

      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使某些物体凭空消失。

...

致命魔术-移形换影

      当然,这并不足以彻底震撼观众;

      所以就到了最重要的第三步,即“再现”:

      当本已消失的事物再度出现时,大梦初醒的观众们才会报以雷鸣般掌声。

...

致命魔术-再现

...

致命魔术-观众

      然而,观众们所注视的究竟是什么?

      犹记得十多年前,魔术师刘谦的登场带动了“全民魔术”的热潮;

      一时间,方兴未艾的各类“魔术选秀节目”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仿佛成为“大魔术师”不再是多么遥不可及的梦想。

      遗憾的是,再精彩的魔术也总要谢幕。

      于是,热情退却后,大部分魔术师们又一如往常地钻研起了新的魔术技巧。

...

致命魔术-Borden

      或许,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迫于无奈。

      毕竟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一个魔术曾多么令人叹为观止,观众们还是难免会产生倦怠感;

      更有甚者,在各方利益的驱动之下,跃跃欲试的破解者们也似总能揭开魔术的奥秘;

      随之而来的局面,即是许多魔术师们因此走下神坛而再度归入人群之中。

...

致命魔术

      除此之外,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就连同行之间也不乏相互拆台的好事者。

      但,成年人的生活本就无缘于“容易”二字;

      而当我们示弱之时,往往也只会迎来他人的恶意而非善举。

      于是,那一场名为“世道人心”的千日战争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

致命魔术-窃密

      令人唏嘘的是,魔术师安吉尔(Angier)最终还是走向了歧途。

      虽然和波顿(Borden)师出同门,但一次意外却让两人彻底决裂:

      原来,在一次魔术公演中,后者所尝试的新手法间接害死了安吉尔的妻子。

      从此之后,便再无回到过去的可能,取而代之的就是两位魔术师之间的你来我往。

...

致命魔术-拆台

      而这场“顶级较量”的风暴眼,即是“瞬间移动”这一魔术形式;

      简言之,借由某些机关与手法,魔术师们就得以在转瞬之间移动到相当一段距离之外。

      关于此种魔术的秘密,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就是“替身的使用”,即在“第二步”时将自身隐藏起来,并通过暗门让替身得以快速地在另一端登场。

...

致命魔术-瞬间移动

...

致命魔术-瞬间移动

      只不过,一心执着于输赢的安吉尔不愿相信这个看似简单的破解之法;

      毕竟无论他如何穷尽心力,波顿似乎总能领先一步,而前者也近乎失去了一切。

      为了扭转颓势,安吉尔设计绑架了波顿的助手,也终于逼出了波顿的“底牌”。

...

致命魔术-底牌

      那么,一切果真会如安吉尔所愿吗?

      并不尽然。

      在这场猫鼠游戏中,相互征伐的双方都在不断加码,为戏里戏外的旁观者们献上了一场场人生如戏般的对决。

      诚然,自我牺牲方能成就精彩的表演;

      但,生而为人,还是要有所坚守。

...

致命魔术-自我牺牲

      纵然每一次踏入那台致命的机器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安吉尔还是太过心急了:

      急于取胜于对手,急于取利于观众,更急于取信于自我。

      的确,现实太过残酷,而观众们也早已明白人情冷暖、世事无常;

      所以,当他们走进剧场之时,无不在内心期待着“见证奇迹”——哪怕只有一秒钟。

...

致命魔术

      正是在这短短的一秒之内,所有的烦恼与忧愁似早已如烟云般消散,渗入脑中的也只有为奇迹拍案叫绝的痛快。

      也难怪,喜剧巨匠卓别林的终极恐惧,就在于“观众彻底不发笑”的等可能事件。

      但,我们是否始终能够看得仔细、看得真切?

      或许吧。

...

致命魔术

      P.S. 欲探真相,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互动;欲知更多影视佳作,也可持续关注我的简书“彼时光阴”,并关注微信公众号“O时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