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补到28集,目前感觉是挺好一剧,当初剧播到一半网上风评突然逆转,铺天盖地骂剧崩了,骂凌霄人设崩演技差,把凌霄李尖尖感情部分的剧情简单截出来各种嘲,判定他是个十恶不赦控制欲极强的变态男,当时还没看剧,只看了截取出来的内容也觉得确实膈应,感觉这是个控制欲很强三观不正的人设,本来已经不期待了,盆友强烈安利下,只打算看完亲情部分就结束的,然而,搭配之前被灌输的观点一路戒备的看下来,我反而越来越疑惑之前看到的负面评价是不是理性到过于苛刻且太上纲上线了:

其一,关于感情线。

凌霄尖尖感情线从小就有伏笔:第一幕搬家椅子落下导致两个孩子对视的镜头处理就很明显了,以前看过不少情感剧,男女主只要有童年剧情,总会有这种一眼万年的慢镜头,这个镜头会让人有一个隐约的心理准备——俩孩子长大会有故事。

然后剧情一路交代了小凌霄经历的不幸,以及尖尖和俩哥哥不同的相处方式(尖尖非常粘凌霄,很听他的话,和小哥不一样),这对于解释他俩感情是如何萌芽这个问题是有推动作用的。

再后来成年凌霄主动示爱,对比尖尖面对小哥表白时的反应,隐晦说明即使没有意识到爱情,尖尖对待凌霄也是不同的。

所以,全程看下来并非凌霄一厢情愿野蛮不讲理的强制爱,他俩是双方的。已经和哥哥们分开9年,情感联系变淡很多的成年“虎皮尖椒”不是傻子,不是无脑应声虫,她会在哥哥们要求她分手的时候,强硬拒绝,一直坚持,这样的李尖尖如果不是把凌霄放在了特别的位置上,她会因为凌霄的一系列越界表现不敢反抗逆来顺受吗?包括很多人诟病的凌霄和子秋强迫尖尖和男盆友分手,看下来也会觉得,凌霄的反对大部分原因也是出于对男方表现出来的样子非常不放心,是一个正常朋友亲人会有的反应,而并非完全出于私心,他观察了二人的相处模式之后,感觉到李尖尖和男盆友并非男女之情,于是约男方出来“洗脑”,虽然腹黑,但他说的并非没道理,如果真的莽夫乱说,尖尖男盆友还会被他恰到好处的点醒吗?

另外还有说子秋对尖尖这么好为什么尖尖不选子秋而瞎了眼去选“控制狂”凌霄的评价,爱情本来就不是谁对你好你就得爱谁,是双选的,得两个人都有意才能行得通。而作为看官,认为角色应该爱你选的人,不合意就开骂,这不也是控制狂?

感情是感性的,不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它的美好就在于不是用理智冷静的去思考,剖析利弊得失,再用天平去称一称,少一两都不行,它就是一种不可控的神奇情绪,也许之前一直没有,但开窍也只是在某一瞬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其实这剧已经尽量让旁观者“知所起”了,至少我全程看下来感觉凌霄和尖尖的感情发展十分丝滑,并不突兀,也不觉得恶心,并没有负评批判的那么糟糕。

其二,关于凌霄“白眼狼”

开弹幕看剧本来想得到双倍快乐,结果发现踩一捧一也太严重了。讲真,一边看剧,一边看弹幕恶评,我反而是真的怜爱凌霄。不分析饭圈的几层思维,也不信大片差评是为了虐粉反串黑粉给差评的说法,讲真,就照之前负评那个有理有据的分析法,要不是同事疯狂安利,我可能会因为对这个角色的厌恶,把这部剧从清单上划掉,虐粉?不存在的。

回到主题,剧里子秋凌霄都是被母亲抛弃的可怜孩子,三观思想还未成熟的小凌霄因为他妈妈推卸责任的指控(他害死了妹妹),可能一生都会在对家人隐约的愧疚感里生活。

弹幕里一直对比二人出国动机,一个为了抛弃自己的妈妈离开大家出国,一个为了减轻养父经济负担出国,借此得出凌霄背叛了五人之家,是白眼狼,这我就小脾气上来了,血缘魔力就是无论父母怎么对待孩子,孩子内心总会存有一丝期待,子秋不也一直默默等着妈妈回来吗?就看子秋对待妈妈留下的小镜子那个神情,如果贺梅突然发生意外,子秋又会不会抛下一切去照顾妈妈?剧里一开始给凌霄的人设就是重情义又懂事的孩子,他如果不回去照顾母亲,才是崩人设。

总之,看剧我觉得凌霄承受了很多不幸,看弹幕我觉得他也承受的太多了吧……

其三,演员本人。

这部分就是各花入各眼了。凌霄演员在弹幕里评论下一直被评价演技木头接不住戏,台词糟糕,换人会更好之类的。因为之前看过这个演员早期某部剧,演技确实苦涩,我中途也弃剧了,因此在看了不少这种评论之后,带着低期待去看剧,结果发现居然还行啊,并没有说的那么差,台词大部分时候挺自然挺生活化的,偶尔吞字是需要练练,但音色温温柔柔,台词节奏不紧不慢,对凌霄这个角色有加分。表情神态也到位,该表达的情绪都表达出来了,这一方面是他本人的表现,一方面也是镜头会拍,但总而言之,没有评价的那么糟糕,差到影响看剧,尤其感情戏部分,我个人是个看感情戏容易尴尬的人,但演员演的挺自然也有苏感,镜头很会拍,两个人温柔又甜蜜的爱情拍出来一点不尴尬,气氛很好,所以我个人认为演员的表现至少是及格的,没有感觉到像负评说的那样糟糕出戏,也没有感觉到因为他拉低整部剧的观感。

其四,关于人物设定是否“重男轻女”

有人吐槽这部剧对女性角色恶意满满,对男性宽容善意,确实这剧里几乎没有讨喜的妈妈,个人一开始也觉得太过分,原本也想吐槽,但准备开口却发现不知道说什么,因为太真实了,我身边认识人的妈妈们,有的只有剧里某位妈妈的特质,有的兼顾好几位的特质,真正如李爸那种特质的妈妈很少,这么多年只见过一个,我突然就无话可说了,看到过一个弹幕说,“不是这些妈妈们都不正常,反而她们才是生活里正常存在的妈妈”。

而男性角色为什么好像看起来没有怎么被“黑”,个人反而认为这正是讽刺父亲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单一乏味,如贺子秋那位极度自私的父亲,如凌霄那位长期缺席,面对生活摩擦一味逃避退让的父亲,就是因为过去多数父亲在育儿生活的缺席神隐,导致父亲的形象样本匮乏,不如母亲形象的多样化,有句话说得好,干的多错的多,不干活的反而不犯错。因此这部剧里虽然有太多令人烦恼的母亲,但你不能说这就是假的,这反而挺真实,因为大部分人都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母亲,也在剧里看到了自己的父亲。

反而唯一讨喜的李爸才是最不真实的,他兼具父母都有的正面特质,是孩子们心中的模范家长,因为不真实性,所以他是男是女反而不重要,弹幕评论也都调侃李妈,说明大家能看到他表现出来的母亲特质,这个角色替换为女性也不突兀,但考虑到剧情需要和凌爸搭伙生活且不传“绯闻”并给人设增加反差趣味性,因此设置为男性对整个故事的吸引力是有加分的,大家越喜欢李爸越是证明大家对现实中不合格的父亲是有太多不满的,希望广大父亲看到讨喜的父亲范本后可以反思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