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个电影圈的焦点都集中到了一部电影上。

期待太多:

史皇主演。

本月唯一好莱坞大片。

向电影极限发出全新挑战。

而于Sir,必看的原因其实再简单不过,只因为这是。

李安新片——

《双子杀手》

Gemini Man

...

老实说,很多人去电影院不是抱着看电影的心态去看的。

是验货。

安叔新货:4K+3D+120帧。

啥意思?有多牛?

Sir上一篇文章已经扒透了。

今天,Sir想来聊聊技术以外。

消息早就不胫而走。

据说——

“李安这次失手了。”

海外口碑遇冷,烂番茄媒体打出25%新鲜度。

然而。

这也只是声音的一面。

另一面,是84%的观众喜爱度。

...

还有在好莱坞的另一面,艺术电影发源地的欧洲,大量影评人给出赞叹好评:

太惊艳了

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剧本层面

这种类型的电影现在都没人拍了

...

有人甚至开始思考一个观影终极问题:

人类的定义是什么

电影的定义又是什么

...

而在《双子杀手》的“主场”(目前4K+3D+120帧的标配版只在中国能看到),评分7.1,支持的声势不小。

...

到底该信谁的?

Sir可以断言,这将是李安最具争议性的一部电影,因为你难以找到一把合乎所有人期待的尺子去衡量它——

商业或是实验。

习俗还是颠覆。

旁观或是参与。

对《双子杀手》的评价,已经成为不同立场之间的对垒。

而要理解《双子杀手》为何会走入如此局面,首先要理解的是——

李安究竟想干嘛?

不得不承认,我们一直称李安为“华人之光”,然而一个事实是,我们越来越不懂李安了。

从知根知底的“父亲三部曲”,融贯中西的《卧虎藏龙》。

到直视哲学终极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再到《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双子杀手》与技术的死磕。

你不难察觉到李安创作路线的转向——

他正在走出我们熟悉的圈子,向更广阔的世界冒险。

远,至未知的边际。

近,深入自己的本心。

是时候以《双子杀手》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了——

李安是谁。

...

李安给人最大的印象是,老好人。

谦逊儒雅,低调中庸。

抱歉,Sir要来撕下这层“假面”。

人情世故上,李安处处平和放松;只在一件事上,他紧绷得要命。

电影。

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就是:

我觉得做人可以很温柔很中庸,做艺术不能手软。我喜欢像鹅的脖子一样,很圆滑,但是底下折了三折,这样我觉得比较安心和对得起观众。

平静中庸的,只是表面。

前一秒还水过无痕,转手就掀起滔天巨浪。

能够将这二者结合得天衣无缝的,是他独有的分寸感。

你看《饮食男女》里,老朱叫家倩起床。

轻柔的手唯恐打扰女儿的好梦,可呵护之情到了嘴边,却变成厉声厉气——

你快迟到了

...

李安的父亲李升,是台湾著名教育家。

父亲平日治家严格,希望李安日后子承父业,做一名老师。

93年,李安以《喜宴》拿下柏林金熊奖,父亲仍劝他改行。

到了03年,《绿巨人》在北美口碑遇冷,李安很苦闷,甚至萌生退休的打算。

出乎意料。

一直不认可他的父亲,第一次鼓励他“再拍一部电影试试看”。

那之后,李安拍出了《断背山》,并凭借本片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在好莱坞站稳了脚跟。

回想当初那句鼓励的话,很少有人知道,父亲的下一句是:

“到时你就退休,去教书。”

...

父亲去世前,曾提笔写了一副字给他:“入山不必太深,下笔不必太浓。”

这是东方思维中的禅理——

追求本身,已然构成了遗憾。

当父亲去世,远隔重洋的李安未能在场,他只能将这种遗憾埋在心底:“一辈子都不会原谅自己。”

我们对于李安的好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那熟悉的传统,浓厚的东方底蕴。

但。

你看李安(即使是早期)的作品,哪里又传统了?

跨国婚姻、同性恋、叛逆女儿……

...

分明是反传统。

他讲的是新与旧的碰撞和对抗。

是个体如何冲破陈俗的外壳,成为真正的自我。

以及整个过程中,绝无可能避免的剧痛。

...

Sir认为,经过“父亲三部曲”,李安基本达成了与父辈、传统的和解。

通过《色,戒》,基本解决了个体与国家的身份焦虑。

而后。

他要面对的最大困境是什么?

他自己。

电影成为了自个儿与自个儿的较劲。

看似平易近人的李安,其实相当“独裁”。

演员有时候很进入状态,想和他分享自己不堪的经历,他作何反应?

“我不要听”。

专业性,让他把自己摆在一边,做个清醒的旁观者。

...

而选择了在未知的领域冒险,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

拍片的时候,我老是往不安全的地方走,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会有一种不安全感,讲起来很矛盾的。

所以你如果什么事情都对的时候,你反而有一种很毛的感觉,不晓得有什么更大的事情会发生。所以冒险变为一种常态,很微妙的心理。

远离安全范围,永远逼自己要一个“不可能”的结果。

说到底,就是自虐啊。

...

你看他义无反顾的尝试——

从文艺片到战争片,从武侠片到西部片,从伦理片到奇幻片。

题材之多,类型之广,就算放在好莱坞,也是大师级别。

李安至今还没有停止过摸索——

“我”的边界在哪?

“父亲三部曲”后,拍的第一部英语片《理智与情感》,就是和毕业于牛津、剑桥的大明星,英国美国最顶尖的团队合作。

他说英国人都很爱辩论,他给演员导戏,常常嘴巴接不上,吃不消:

其实蛮痛苦的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电影的小说曾经被评价为“绝不可能拍成电影”,因为从头到尾,人与虎之间几乎连对白都没有。

一向被认为擅长拍社会关系的李安,这次拍被海难孤立的少年,拍心中的猛虎和自我:

做电影,职业来做有二十年,入行二十年,所以我现在做的成绩来讲,我就是再拍烂片,还有人找我拍,可是我会担心说,拍东西没有意思了,没有挑战,我的那个斗志没了。

...

到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已经不再满足于只是讲好一个故事了。

他开始尝试,打破近百年来的24帧的历史,为电影寻找新的地平线。

...

最新的《双子杀手》。

则是首次采用“4K+3D+120帧”的形式。

李安说,这个片子有很多很美的画面,有的画面甚至让他“想住在里面,就像中国画一样”。 

“好的电影就应该提供这种画面。”

都说,“李安变了”。“李安变了”。“李安变了”。

但“李安是谁”,有答案吗?

李安自己也不知道。

他仍在寻找。

人,是通过触摸边界,定义自我的。

在父亲之下,你是人之子。

在国家之下,你是公民。

而冲破了这些外在的束缚,在一个更自由和宏大的领域,你是谁?

李安为自己锚定了一条新的边界——

那就是电影的极限。

去寻找一个在电影的上帝之下的,新“我”。

...

...

《双子杀手》说的正是一个“我与我”的故事。

李安让一个51岁的杀手与23岁的自己,互相角逐。

新我与故我,在互为镜像的自我下,舔舐由此带来的恐惧。

这,很“李安”。

...

影片中,亨利是一名顶尖的职业杀手,他枪法神准。

可职业生涯中经手的无数性命,困扰也折磨着他,让他饱受失眠的煎熬,让他无妻无子,不敢投入任何感情中,不敢有牵挂。

他的身世与经历,他染血的双手,都让他无数次从梦魇中惊醒。

他最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自己。

终于有一天,亨利决定金盆洗手。

他也因此被组织追杀,而那个让他数次陷入绝境的杀手,是一个——

更年轻的、改良版的自己。

“小克(Junior)”。

...

这个故事在说什么?

首先,李安说的是一个再经典不过的命题——

何而为人?

并不只是克隆人的科技伦理那么简单。

《双子杀手》开头,亨利在一次任务中险些失手。

因为小女孩的干扰,他迟迟不能扣下扳机。

...

这,也是克隆计划的初衷——

创造出没有恐惧、没有质疑、没有道德考量的杀人机器。

的确,克隆出了一个20岁的“小克”。

然后呢?

正如布莱希特的一首诗所写:

将军,你那坦克是辆坚强的车子。它把整座树林推倒,把上百人压死。可惜它有个缺点:它需要一个司机。

……

将军,人是很有用场。他能飞行,他能杀伤。可惜他有个缺点:他能思考。

《双子杀手》也意味深长地暗示过。

在出逃时,亨利对同伴说:“你还害怕,这很好,能让你保持警惕。”

人之所以为人,珍贵的,恰恰是那些不完美的“缺点”。

“小克”有更年轻的身体,没有过噩梦般的经历。

崭新得像一件刚开刃的武器。

但,他与“磨损”了的亨利较量结果会如何呢?

Sir不剧透。

结局中,自有李安的答案。

然后,李安想探寻一个更深的问题是——

什么是我?

当年轻的小克遇到亨利,他说自己见到了“鬼”。

...

李安只用一个物件,就呈现出两人间互为恐惧的关系。

镜子。

小克第一次杀上门,亨利在镜中看到他的侧影。

两人在街头搏命追击,地上的水形成镜面,倒映出飞檐走壁的小克。

亨利将枪对准小克,在瞄准镜中完全看清对方与自己一模一样的脸。

两人效力于不同组织,一个想毁灭,一个想救赎。

互为镜像,撕开一道裂口,让这个故事有了更多的可能。

...

而当你纠结谁将取代谁的时候。

其实已经中了李安的计——

镜子,只是障眼法。

故事下潜藏着的,是李安设想中自我、本我、超我的较量。

听上去玄之又玄?

再次原谅Sir不能剧透。

但保证。

你一看就明白Sir上面说的是什么意思。

最后,说回到电影本身的争议。

说《双子杀手》只有画面,没有故事。

Sir不同意。

李安并没有放弃他的表达,也没有改变对“人”的关注。

...

只不过这一次,技术成为他表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与文本形成二元悖反——

电影中,质疑着克隆人;现实中,李安把人复制得越来越逼真;

电影中,忧虑着技术飞跃带来的恶果;现实中,李安却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最前沿的技术革命。

...

但Sir同意。

李安过于前卫的实验,会让一部分人感到不适,无法入戏。

太巨细靡遗的还原,让细节成为干扰,重点失焦点,削弱“电影感”。

太高的帧速,让动作场面原形毕露,显得冷静克制而火爆感不足。

无疑。

《双子杀手》的实验结果,远未成熟。

但这就是我们否定它的理由吗?

Sir想起一则关于电的经典故事。

1831年,法拉第展示电磁感应的发电原理,一位在场的女士问到:“您的发明有什么用呢?”

她说的,一定程度上没错。

当电灯、电话、电视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时候。

电,有什么用呢?

Sir开头说了,认不认可《双子杀手》,取决于你站在何种立场去看它——商业还是实验?习俗还是颠覆?旁观还是参与?

当我们习惯了24帧的观影习惯。

去看120帧时。

不禁要问:再清晰、再流畅,又有何用?

而。

李安的冒险在于。

正因为不知道,在120帧的格式里,可以展开成一个怎样的电影世界。

所以,他才开始了这一切。

于Sir而言。

乐于站在李安的实验一边。

好奇着往里看看。

那是不是电影未来的样子。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