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言:这部正在国内各大院线上映的印度电影《调音师》属商业片没错,从大段的歌舞MV,到满光下的浪漫情爱,再到标志性的“熊孩子”...所有这些套路性的东西在片中一个都没少。然而,这一切套路却丝毫没有影响到电影的艺术与思想性,也丝毫没影响电影揭露到的社会现实。到底是什么原因能让人家的电影娱乐、艺术、思想三不误,到底我们的电影跟人家差在哪里,也许下面提到的六个关于电影《调音师》的细节能帮我们找到答案——

(注:本文章涉及剧透,请酌情阅读。)

...

文:太虚宫

编辑:西蓝花

图片:网络

一、剧情在后,歌舞先行

我们说好莱坞标准商业片都是由三幕构成的,即建制(setup)、对抗(confrontation)、结局(resolution)。而通常在第一部分的建制过程中,好莱坞体系下导演又会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来博观众的眼球、让主要角色露面、让第一个情节点出现并点出角色在电影中要完成的任务。

宝莱坞商业片也不外乎这个套路。那么两者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换句话说印度商业片怎么就能独立于好莱坞自成体系呢?

细心的观众 不难看出一点:印度商业片总比美国商业片会多出那么10来分钟(后者通常是120分钟以内,前者则是在130-150分钟左右)。多出来的是什么,情节吗?当然不是,显然,是他们的“歌舞”。

...

这个“歌舞”戏分散在电影里的各处,当然也包括开端第一幕。

说实话:这种歌舞成分用在那种类型化比较突出的电影(尤其是悬疑侦破类)中是有很多冲突的,处理不当会让电影显得冗长、啰嗦甚至让观众分神儿。

我们都知道《调音师》的故事核心是因“一个假盲人撞上一起谋杀案”而起的,可在这个情节点出现之前,电影足足演了半个小时,如果单是人物建制、博眼球、引出情节点的作用,导演完全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压成10分钟,让剧情更紧凑凝聚。

显然导演没这么做,他不想舍弃“歌舞成份”,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这是他们电影区别于好莱坞的特色风格之处!

...

就笔者而言:拥有“风格”对一个导演乃至一个艺术家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当然,电影光有风格是不够的,它的发展是建立在经验积累与灵感借鉴之上的。而这种积累与借鉴通常又是对“故事”本身而言的。在这一点上,印度电影工作者至始至终就没有停止向别人学习。

二、为主题找到一个好的故事框架

印度电影《调音师》改编于同名法国电影短片,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前者用了后者“一个假盲人撞上一起谋杀案”这个创意点。

...

我更青睐于把改编换成“灵感借鉴”这个词。因为两者要表达的电影背后的事情或者说出发点截然不同(前者借题带出社会现实,后者借题隐喻讽刺艺术)。

换句话说,印度电影《调音师》用别人的灵感与框架,讲出了自己的故事。你可以说那些印度社会现状在这个法国故事框架下显得更吸引人了,但也可以说印度导演编剧将这个故事框架的戏剧潜力彻底挖掘了出来,让这个框架在思想上彻底得到了升华。

...

这点可以让我们引申出一个辩证问题来:商业电影到底是该讲故事方式在上还是主题思想在上?

我想那些成功的优秀的商业片已经用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讲故事和谈思想完全可以不冲突、共荣!

这点是否也该对那些所谓的“文艺片”导演成立:一个只会喊思想喊情怀却不会讲故事的导演算好导演吗?!

三、警察甘当“隔壁老王”

在电影中,那位警察局长非但充当了“隔壁老王”,出轨跟有夫之妇偷情,在家还是个怕老婆的孬种;他非但是那件谋杀案的肇事者,还知法犯法、杀人灭口。自然,这位印度警察是个彻头彻尾的社会人渣!

...

我们暂且不说这种人物在现实中有没有原型依据,其实这在电影人物塑造上早就是家常便饭了!因为警察身份、反派这俩元素合到一起本身就自带戏剧张力和矛盾冲突了,这种东西用在电影上屡试不爽,诸如此类的电影例子数不胜数——《证人》、《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无间风云》、《虎胆龙威》……

问题来了,为什么这种“警察大反派”的人物设置对国内看惯了国产片的人就这么新鲜呢?显然,我们的正义就是正义,邪恶就是邪恶。我们的警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不容置疑!

回到《调音师》上来,人家非但警察能黑,艺术家也能黑、医生也能黑、“湿婆”神也能黑!如此“黑”的电影能不好看吗!非但自黑,电影还“黑吃黑”,这点我们一会儿再谈。

...

这个简简单单见怪不怪的人物细节,已经很好地证明了印度电影较我们同类电影的优势了!

四、电影里的喜剧元素不“作”

许多媒体在电影《调音师》的类型介绍上都同时打出喜剧、悬疑、惊悚、犯罪的标签。显然,这部电影的喜剧元素是少不了的了!

在此列举出几个本人观影过程中现场观众的笑点:一处是那熊孩子试图向调音师女友出售偷拍视频,挨了一巴掌的时候;一处是杀夫女人试图戳穿调音师装瞎,举起枪对准阿卡什,阿卡什猛地举手投降那一刻;还有一处是警察局长在家被老婆打时……

...

大家注意,这些笑点在本人用语言叙述出来的时候,似乎一点不好笑。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笑点是用电影、视觉语言建立起来的,它们需要镜头、人物性格与情节的反转以及蒙太奇的合力作用逗笑观众。

我们暂且把这种喜剧类型称为“轻喜剧”,它通常为观众带来的是冷不防一笑而不是开怀大笑。那么这类轻喜剧跟一些国产喜剧有什么不同呢,显然:轻喜剧是镜头里面藏着幽默与讽刺,而我们的大部分喜剧片镜头里藏的是相声、小品、段子。

五、为遵循整体风格,结局悲观收场

从主体剧情设置来看,印度《调音师》是一部纯粹的“黑吃黑”电影。纯粹在哪里,纯粹在剧中主要人物几乎没一个“好人”!从刚才提到的警察、过期影星夫妇到调音师、调音师的女友再到那个熊孩子、医生、开突突车的母子……

我们这里重点来说说调音师的那个女友苏菲(准确的说苏菲是调音师的前女友,在得知调音师是装瞎,并误会他跟其她女人上床后分手):

...

如果说没有电影那个相逢后的结局,我们完全可以说这位苏菲是剧中为数不多的正派女人中的一个了:她漂亮、善良、对爱情专一、性格爽朗……说实话,换成别的编剧导演完全可以把结局搞成“大团圆”式的重逢,让调音师和苏菲有情人终成眷属。可实际《调音师》是怎样呢——

眼真瞎后的调音师在欧洲再次与苏菲邂逅,在谈起自己当初为遵循道德底线而放弃获取仇人眼角膜重获光明的时候,前女友苏菲说:你当初就该摘了那毒女人的眼角膜!(记不清原话了,大概意思如此)……

至此,两人分开,盲人调音师独自走进街角,气氛地一棍子打飞地上的易拉罐。电影结束...

这自然是一种悲观的处理手法,电影悲观不仅在于它对人性善良这一观点的全盘否认,更在于它表现出了一种善良价值观与道德原则不被社会主流承认的现状。(至少在这部电影里的世界是这样的)

因此,在这部电影中,非但没一个好人,就连那些“坏人”内心里的好人倾向也得不到什么好的下场。于是,我把这部电影称为纯粹的“黑吃黑”。

...

我们中国有没有这种纯粹的“黑吃黑”电影呢?在我印象里好像没有!就拿十年前热映的那部《疯狂的石头》来说,它跟《两杆大烟枪》的差别在于,电影最终还是回归到了一种正面价值观的树立上。换句话说,电影通篇拿“黑”说事,最终还是把反黑的功劳归给了“白”,而不是像《两杆大烟枪》一黑到底。

六、从片尾彩蛋看印度电影人的职业素养

《调音师》电影故事结束出片尾字幕的同时,场下的观众也开始离场了。离的差不多一半的时候,荧幕出现了那些向老艺人致敬的录像画面。

通过这些画面和字幕提示,我们知道影片中那些调音师弹琴的镜头原来都是在向印度的老表演艺术家致敬。

这点让本人对那些印度电影工作者更加肃然起敬了!没错,没有哪个优秀的电影工作者不是阅片无数、从前辈作品中吸取养分与灵感的,也没有那个优秀电影里的镜头是随随便便没经大脑思考搞出来的!

临了,想想去年,当我们还在为一个《我不是药神》的欢呼雀跃、舆论鼎沸之时,是否有人想过:作为电影本身,除了那些概念和形式上的吆喝,我们的编剧导演是否将现实用故事的方式讲真讲清楚了?

而一个印度《调音师》,没跟你渲染一句医患、警患、贫穷、器官买卖等的概念,却早已在“一个假盲人撞上一起谋杀案”的曲折故事里把整个印度社会现状透露给了观众!

关注【星期五文艺】,一起看经典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