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 -

《古文观止》是清人所编的文学读本。之所以起名为观止,是因为该书所选的均是从东周到明代让人叹为观止的佳作,是历代古文的精品。很多精通古文的学者正是通过这本书敲开了古典文学的宝藏。犹太人有句格言:“学习即重复!”《塔木德》还说,“只要把一本书念100遍,你就有能力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 他们认为: 凡是把一本书读100遍的人,没有一个人不成大器。

- 02 -

而在中国,有一个人就把《古文观止》读了100遍,最后成为了文学大家,他就是享誉文坛的大师——巴金!巴金老先生谈他的写作之路时反复强调《古文观止》一书对他文学启蒙的正要性: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虽然当时也似懂非懂,可是我有两百多片文章储蓄在脑子里面,写文章就比以前容易得多了.....。但我仍然感谢我那两位强迫我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这两百多篇“古文”可以说是我真正的启蒙老师。我后来的创作都跟这个“启蒙老师”很有关系。

...

- 03 -

而《古文观止》这本书,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阅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市面上的书很多的释义是在文后,对应看起来很费事。生字拼音加的也不多,看时还要查字典,特别是越前面的文章,年代较早,看起来就很吃力。笔者自己就有过好几次雄心万丈开始,又垂头丧气放弃的经历。所以今天借简书这样好的平台,整理古文观止全书的学习文本。自己学习也与简友们分享。敬请关注《古文观止学习专辑》


...

- 04 -

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3篇 ——子鱼论战《左传》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

(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将要迎战,)

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大司马公孙于是劝阻说,“上天遗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要振兴它,不可,赦免楚国吧。”)

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襄公不听。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

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

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

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宋襄公说:“还不行。”(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宋军大败,)

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

(宋襄公大腿受伤,国君的卫士被杀绝了。)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国人都责备宋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

(子鱼说:“主公不懂得作战。面对强大的敌人,(敌人)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阻碍并攻击他们,不也可以吗?还有什么害怕的呢?)

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而且现在强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能俘虏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斑白的敌人?)

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来鼓舞战斗的勇气,教战士掌握战斗的方法,就是为了杀死敌人。(敌人)受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杀伤他们?)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如果怜惜(他们,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对敌人)屈服。)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锣鼓用来鼓舞士兵的勇气。)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利用有利的时机,当(敌人)遇到险阻,(我们)可以进攻。声气充沛盛大,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本文完结——

敬请关注《古文观止学习专辑》 ,让我们紧随巴金大师的步伐,由此开始文学创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