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看了《我和我的祖国》,几天过去,七个故事中让我回味多次的,是小男孩冬冬的故事。

当然,除了结尾处徐峥冒出来化身主持人,小冬冬突然变成了吴京,这些意想不到的以外。

这个故事有着地地道道的中国味,浓浓的弄堂里的人情味,在冬冬两次扶着电视机天线的情节推动下,自然而然地融入日常生活。

表现方式非常有高级感,充分展现了徐峥讲好故事的能力。

故事中,和冬冬一起在少年兵乓球队打球的姑娘小美,要出国了,并且是乘坐当晚的飞机离开。

小美是东东心中的女神,也是冬冬一直喜欢的小姑娘。这种突如其来的分别,简直像晴天霹雳袭来,冬冬难过极了。

...

等到平静下来,冬冬决定赶在小美去机场之前,送给小美一份独特的礼物。

以便让小美在远方也能睹物思人,不要忘记自己。

这份礼物,是一盒他最爱听的卡带以及他自己画的小美,确实是够特别的。

结果冬冬一回家,刚一出现在弄堂里,就遇见了一大群邻居。

大伙特别叮嘱冬冬,记得把电视机搬出来,大伙一起看女排比赛。

...

作为此刻最受关注的家庭,冬冬欣然答应。

在这个小小的弄堂里,冬冬的爸爸因为会维修电器,因掌握了一门手艺,成为了里弄中,少有的拥有电视的家庭,这在当时,真算是一种骄傲。

故事里没有出现冬冬的妈妈,冬冬的爸爸也因为临时出现的维修任务,留冬冬一个人在家。

为大家播放女排比赛的直播,在此刻,因为一个孩子独立承担的使命,显得意义深远。

冬冬把电视搬出来打开之后,正准备去跟小美告别。

可就在这时候,电视的天线突然出了问题,现场直播中断,出现了雪花屏。

这就让故事的小主角冬冬遇到了第一次挫折。

面对这种意外,看着早早在里弄里摆满小板凳,坐等围观的邻居们,冬冬学着爸爸平时修理天线的样子,跑到屋顶上,摆弄了一会。不错,电视机信号恢复了正常。

...

不过,摇摇晃晃的天线支架,需要一个支撑点,冬冬选中了挂在旁边晾晒的腊肉。用腊肉做支撑,正好替撑起了冬冬手臂扶着天线杆的重量。

刚刚解决了一个问题,冬冬正准备离开赶去找小美,结果意外又出现了。

屋顶上一条虎视眈眈的狗,看上了这块在风中晃来晃去的腊肉。

结果失去腊肉支撑重力的天线杆,再次摇晃起来,而且此刻陷入不得不用手一直扶着的窘境,根本无法离身。

是和心爱的姑娘告别,还是让满弄堂里期待看女排比赛的一大群邻居不留遗憾?

面对着第二次考验,小男孩冬冬做了一个“标志着自我成长的选择”。

...

02

这种成长意味着选择,当集体利益与自我利益冲突时,本能地选择放弃“小我”。

不知道西方人看到这样的选择,会如何思考?

但我知道,这非常符合中国人的情感表达以及从小接受的教育,包括外部环境的影响。

有时,人会在使命感的召唤下,做出超出平时的“英雄举动”。

这更多是出于本能的善意,对所遇到的事情,被激发的一种责任心。

这是一个爸妈都不在家的孩子,独自面对邻居们,他可以有其他的选择。

毕竟没有人,会因为电视天线坏掉去责怪一个无辜的孩子。

但这个孩子,却在现场给了一群成人,超出预期的惊喜。

...

03

记得一位心理学家曾说:“人只有在接受社会进入公共空间,才成为一个人。”

也许只有一个人在进入公共空间以后,与他人甚至更多的人发生关联,才可能在彼此相处和互动的模式中,逐渐成长。

我想起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部小说。

故事里的少年,为了与自己梦境中的景象相遇,克服重重困难,踏上自己的征途,路上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人与事,经历了这场独自旅行,再次回到出发的起点时,才发现这里就是自己想要寻找的梦境。

而在这场旅行中,少年看起来仿佛和出发的时候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和最初出发时的那个自己,已经不一样了。

这也许就是一个人在进入外部空间后,需要独自去面对和解决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在一段时间内,走出困境所获得的一种成长。

而冬冬的故事,讲述则更胜一筹。

尤其是通过小美和自己从此的天各一方的变化,表面上看起来,冬冬还是在同一个里弄里,实际带给冬冬生活环境巨变以及内心的巨大冲击,只有冬冬自己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其实更考验独自“成长”的方式。

那一刻,为了全里弄的邻居,冬冬做出了一个让自己内心留有太多遗憾的选择,却又在这种付出中获得了某种内心的踏实感。

...

这种被外部环境裹挟,在紧急关头的瞬间成长的历程,对冬冬未来的继续成长快速注入了能量。

毕竟,那一刻,他做了一件可能很多成人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事。

可冬冬毕竟只是个孩子,直播比赛结束后,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冬冬的爸爸也回来了。

冬冬见到爸爸放声大哭,哭得理由透着一种委屈:“咱们家的电视天线太烂了”。

04

至此,冬冬最重要的委屈却没有说出口。那种没有给小美送出自己的礼物,留下一种长久盘踞在心里的遗憾。

当爸爸安慰他时,回想里弄里大家一起看女排夺冠的振奋,冬冬继续哭着说:“女排夺冠了,我太激动了。”

这个孩子,在突破自己的困境之后,用一种成长的心态,又反过来安慰自己刚刚返家,累的要命的爸爸。

他把自己心里快要抑制不住的委屈,用这个理由又悄悄按了下去。

成长的代价,就是自行消化无数的委屈,化成自己新的力量。

至此,已是非常完美的一幕。

至于后来成为了乒乓球教练,在自己接受采访的现场,突然遇到成年后的小美回国与自己相逢,更巧合的是那一刻,女排再次夺冠……

...

这个地方表达的过于用力,圆满的有点失真,我觉得有些遗憾。

也许是成年后的冬冬,又和里弄的老邻居们一起看女排夺冠的喜庆场面也许还会更好点。

但瑕不掩瑜,人生哪里有那么多的完美,抛掉点遗憾,这个故事依然是一个非常打动人的故事。

最重要的是,我们透过冬冬童年时的这段往事,也都到自己的童年里走了一圈,感受到记忆深处的某个瞬间,自己成长的力量。

...

这种成长藏着一些委屈,更有一种短暂的致命孤独与暗黑时刻。

但也是通过自己努力挣扎后的张力,才能吞下委屈,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这就是成长的真相。

宫崎骏用自己的电影语言告诉我们:“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

13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官方剧照,感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