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我和我的祖國》在國慶前上映,實在讓人歡喜。

很喜歡這部散文詩般的《我和我的祖國》,真就像同名歌曲中唱的那樣“我的祖國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在祖國這個大海裡,每一個個體都是那小小的浪花。而這些小小的浪花,卻有着讓大海不斷奔騰的力量。

這次七個導演聯合完成的電影,每個故事都意猶未盡,給觀衆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就是“小切口”的表達的力量,深而有力。能一下子戳中内心,又像是冰雪化在心裡,早就和心融為一體了。

電影是在王菲的天籁之音中開啟的講述方式。

這種感覺猶如午後陽光下,一個快樂的小女孩吃着冰糕,在陽光透過的樹葉中,踩着在地上移動的光斑,輕快而自由的享受着,最純粹的人生。

在這樣的溫情中,我們看到了開國大典前,那個關于如何确保電動升旗毫無差錯的感人故事。

你會覺得,原來新中國的起點是這麼的貧瘠。

每一個在今天我們看來不足為奇的東西,都有無數人在背後為之付出的心血。

八月份我去過日本,當時聽日本的地接講,為了明年的東京奧運會,在全日本征集廢舊手機裡的金屬,是為了做出環保的金銀銅獎牌,展現日本的高科技能力和環保意識。

結果全日本都在捐舊手機,這個計劃推行的異常順利,甚至還有老先生,把自己已故的妻子的手機紀念捐出,隻為和妻子一起為國家做點貢獻,留下一份記憶。

我當時就覺得這些生活裡的日本人,很讓人感動。

可看了《我和我的祖國》之後,看到我們自己國家,早在70年前,就上演過這麼感人的故事。

看到深夜那麼多市民,自發來到開國大典籌備處,紛紛捐出自己家最值錢的金屬家當,來支持工程技術人員煉鋼,确保開國大典的國旗配件正常工作,五星紅旗順利升起。

這種全民總動員的齊心協力,是底層人民的自發那種凝聚力力量,是這些來自最普通的公衆,那種對美好生活的善意與期許。

新中國就在這樣絕對貧困的基礎上建立起來。到今天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今國人紛紛走出國門,走在哪裡都會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

這就是70年來,公衆對這個國家充滿愛意,億萬人民齊心協力,共同創造的奇迹。

中國,正在用一種強大的責任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02

出租車司機張北京,就是在出租車上可以這樣随便暢談國家大事。

還把自己塑造成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的中國朋友,簡直是個無所不能的“上知天下之地”的北京侃爺的形象。

為啥他能這麼牛呢?

誰讓張北京手上有張奧運開幕式門票呢?

而這張票,可以說是壯了張北京的膽,頓時感覺自己腰闆挺直了。

不過這可不是薩馬蘭奇先生送的,而是張北京所在的出租車公司“發的”。

因為隻有一張門票,公司為了公平,減少不必要的沖突,用抓阄的方式進行“發放”。

長期在牌桌上運氣都不咋地的張北京,那一天錦鯉附體,意外得到了這張票。

這可真夠讓他揚眉吐氣一陣子了。

外地人對現在的北京出租車司機的印象似乎是北京出租車司機都是“家裡有地”、“房租不愁”的那群人。

開出租隻是他們樂于和人聊天、打發寂寞時光,體驗生活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部電影裡的張北京,卻是一個經濟上并不寬裕,離婚以後,過着“一個吃飽全家不餓”的生活,是那種連自己孩子都極少見到的落魄中年男子。

能擁有一張别人拿錢都買不到的奧運會門票,怎麼不讓張北京為之一振呢?

尤其是想到自己,很久沒見面的兒子,正在為奧運會做志願者。

張北京覺得自己這一次,終于能在兒子面前拿出一個爸爸的“雄風”,可不是誰的爸爸都有奧運會門票、對不對?

估計還是經濟太緊張,張北京已經有一年沒見過兒子了。

他很想念兒子,好不容易趕在兒子生日前,攢足了錢買到一雙紅色運動鞋。

可見到兒子,兒子回答的真相,讓張北京心碎:“我去年就穿41碼了,41碼已經小了。”

03

現在得到一張奧運會門票的張北京該有多歡喜?

他能想象,兒子拿到票的那種喜悅。

結果張北京,不穩重的性格又按捺不住了,一路上拉着乘客得瑟自己的票,尤其是看到一個四川孩子專門到北京來看奧運,更是忍不住讓那孩子瞅瞅他的票。

...

這種炫耀明擺着會拉仇恨,不是分享,而是得瑟。

四川孩子把票面價值的金額塞回了票夾,悄悄實施了“強買”的計劃。

張北京,哪知道這一出啊。

他美滋滋的沖到兒子生日晚餐的現場,在兒子的同學面前,炫耀自己送給兒子的生日禮物。

兒子看到奧運會門票票套時,的确是眼睛都在閃光,張北京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可打開票夾,以後卻發現那張票變成800人民币。八張百元鈔票,略有些皺皺巴巴,不算新。

看到眼前這群中學生,充滿希望的眼神一下子變成了滿眼的失落。

哎,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給足了希望,卻發現希望隻是一場夢,空空如也。”

兒子,也許是這群人中最痛苦的那一個。

因為自己的父親是如此的不靠譜,又讓自己當衆丢臉,青春期那點可憐的自尊,全被這個叫父親的人,給搞砸了。

04

張北京也是在那一瞬間明白了,這事肯定是那個四川孩子幹的。

...

于是他沖到了那個孩子所住的賓館,要把票拿回來,給兒子一個說法,讓自己出一口氣。

...

可最終抓住這個一路奔跑的孩子後,無意中聽到,這個孩子到北京來看奧運,根本不是為了談資和吹牛,而是去摸一摸,父親曾經在奧運會現場安裝的欄杆。

這似乎是這個回憶父親最好的方式了。因為,他的父親在汶川地震中身亡了。他對父親在北京施工的記憶,也僅存這一點了。

張北京這個平時顯得很不靠譜的北京出租車司機,最終還是決定,把這張票給了這個陌生的四川孩子。

比起自己兒子的不開心,一個永遠和父親無法再相見的孩子,更讓人心疼。

不管怎麼說,咱們張北京雖然和老婆離了婚,但至少還能見到兒子,沒有身隔生死兩界的遺憾。

平時落魄潦倒的張北京,這次做了一件讓自己想起 都覺得心裡舒坦的事。

當一個人,還有能力去幫助别人、為國效力時,他就永遠不會是一個生活的弱者。

張北京本以為這次和兒子的誤會,會一直加深。

沒想到那位四川孩子,因為摸欄杆的故事,被主持人現場采訪,那孩子對着鏡頭說:“感謝那位不知名的北京出租車司機,給了自己票,那個叔叔光頭、穿紅色的運動鞋。”

在電視機前守着看奧運的兒子,眼睛一下子亮了,那種光芒是一種對父親的無限信任和贊許。

他明白,那個穿着給他買小了41碼的紅色運動鞋、光着腦袋帶着帽子的出租車司機,就是自己的父親。

他對自己父親所有的怨氣都消失了,就憑父親做的這一件事,都足夠他這個做兒子的驕傲一輩子。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奧運會召開,就這樣奇妙的在我們所有人的集體記憶力裡相遇。

是張北京這一朵浪花,讓更多的浪花相擁,讓大海奔騰不息。

...

感謝這部電影,帶給我們如此細膩動心的感受。

緻敬張北京這樣的平凡父親,因為在他們的人生中,哪怕一生就這一次這樣的高光時刻,都足夠讓人感動一生。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親子教育與自我成長的終身學習者。

13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痨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個人微信公衆号:妮妮小屋(ninixw),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本文圖片來自官方劇照,感謝原圖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