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朴素电影(pusu_movie),欢迎关注。

图片均来源网络。

昌大啊,活成不断向上飞的鹤虽然也不算坏事,但是即便身上沾满污水泥浆,也选择活的像兹山一样,虽外表看着黑暗却生机勃勃自由自在,也未曾不是有意义的事啊……

最近偶然间看了一部电影,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已经提前预定了我的个人年度十佳之一的位置。这部电影是我看过的能体现出封建社会独尊儒术所建立的阶级制度对知识分子带来的伤害的最好的一部电影。所以迫不及待推荐给大家——《兹山鱼谱》

...
非常有诗性的海报

电影是由李濬益执导的,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讲述了朝鲜学者丁若栓被流放到黑山岛之后的故事。很多人看到这部电影是历史题材,又是黑白片,可能认为又是一部小众冷门的片子,但是今年3月在韩国公映的时候,它打败了同期的《哥斯拉大战金刚》,成为了周末票房冠军,口碑、票房双双纳入囊中。

提起导演李濬益,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但若说起他拍的《素媛》《思悼》《东柱》,应该没有人陌生,尤其是《素媛》。他是一位发挥稳定,很擅长讲历史故事的导演,能拍出这部片子,也就不足为奇了。

...
《素媛》海报

学者被发配流放到偏远地区。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熟悉?这不是我们中国古代文人学者的家常便饭嘛,很多网友看完这部电影感慨为什么不是我们先拍出来这种电影,而是韩国先拍出了这种电影。可以理解网友的叹息,毕竟儒学本身就是从我们这边传入朝鲜的,而且我们的儒学历史更悠久,底蕴也更加深厚。

不过欣赏一部好的电影不分国界,《兹山鱼谱》所展现的文学性可以称得上独一无二。很多人看到这可能一头雾水,不知道丁若栓是谁,下文会逐渐介绍他,但这里可以给大家一个类比,他其实很像苏轼。

...

以下为正文

1801年,正祖忽然驾崩。失去了正祖的支持,而反对派又忌惮天主教在本土的扩张会动摇政治根基(儒学),所以对相关的文人学者等进行了非常残酷的镇压,史称“辛酉邪狱”,其中就包括了丁家三兄弟——丁若铨、丁若钟、丁若镛。

史上最有名的一位其实是丁若镛,维基百科上也只有丁若镛的词条,丁若镛是公认的学之大成者,他从小崇拜杜甫,后来被称为“杜甫还生诗人”。而丁若栓只是在这个词条下作为兄弟被提及。但导演另辟蹊径,选了丁若栓作为电影的主角,让人眼前一亮。

...

为什么前文说他和苏轼很像呢,不止流放这一点很像,流放之后也很像。苏轼被流放后,走到哪儿吃到哪儿,以美食为乐,还自创了东坡肉。而丁若栓被流放到黑山岛(兹山)之后,对当地的鱼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研究鱼类,写下了《兹山鱼谱》这样的实用性科普书籍。最终丁若栓也和苏轼一样,到死都没有离开流放地。

...

丁若栓初到岛上,其实心情很抑郁,饭都吃不下。其实不难理解。我相信苏轼刚被流放的时候也没心思吃饭。但是好在他们都能“既来之,则安之”,找到自己新的兴趣。他在岛上认识了一个叫张昌大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不同于岛上的其他人,他读过一点书,对时局,对事物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昌大认为天主教是邪教,所以一直和丁若栓不对付,机缘巧合熟悉起来,二人最后达成协议:丁若栓教他读书,他教丁若栓认识鱼类。

...

当时的两人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彼此本质的追求是不同的,可作为观众的我们却能看出蛛丝马迹。丁若栓可以海纳百川, 想要走中西方结合的道路,他可以吸收很多知识,为己所用。而昌大以儒学为尊,深信儒学是治国唯一的道路,跟着丁若栓学习也只是想学习儒学,脱离贱籍成为两班(贵族),入仕。

...

昌大,就是曾经的丁若栓。丁若栓吸纳西学,本意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君主,为国家做实事,可大祸临头之际,他醒悟了,那些他曾经学到的知识和理论,他的思想和观点,是超前的,是不会被这个国家所接受的。所以他干脆放弃,打算发挥知识的实用性的一面,记录各种鱼类,准备写一本实用性书籍,这就是《兹山鱼谱》的由来。

有人说丁若栓是入世之后又出世的典型形象。何谓入世?何谓出世?

在我看来,曾经只在乎自己思想,对实际情况并不了解的丁若栓才是出世,而后来看清这一切,把自己的才能用到更实用的民生层面,才是真正的入世。无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还是现代社会,对于凡尘俗世的我们,真正的入世才是最困难的。

...

以当时昌大的阅历,他并不能明白这一点,所以他苦读四书五经,并将儒学认为是唯一的真理。他认为儒学不仅是国家的根本,也是他可以翻身的唯一途径。

片中可以看出,当时腐败贪污随处可见,层层剥削,百姓生活日益艰难。可当邻居因为交不上税,连锅和牛都被抢走的时候,昌大愤怒的理由却是:朱子圣学不够稳固、朱子圣学被践踏。

...

他没有意识到任何学说体系都是有利有弊,学说并没有好坏之分,是人才有好坏之分。坏人可以利用这些规则或者说漏洞,去强化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而非寻求发展和创新。

丁若栓理想中的社会是非常现代化的社会:“没有两班和贱民之分,没有嫡子和庶子之分,没有主人和奴隶之分,也不需要君王的那种世道。”而这种理念在当时太过超前,他自己也说知道自己如果提出这个观点,会危及妻儿,所以他选择了闭嘴。但是他就是这样对待他人的,不顾两班的身份下海捉鱼,娶了贱民为妻,生儿育女,对待他人从来不看身份地位。

...

社会虽然不能变成他理想中的样子,但有他在的兹山,他的身边,一直都是他理想中的样子。他在兹山找到了真正入世的法门,而非出世。

电影开头在面临酷刑的时候,丁若钟和丁若镛都坚持自己的理论,只有丁若栓立刻“叛变”:“我视那些邪恶教徒为仇人,给我几个打手,我必定十天内将邪恶之党连根拔起交付于您。”观众有充足的理由讨厌他,但是在我看来,他是具有大智慧的人,要知道,不想死,并不是罪。如果天主教救不了他的命,他为什么又要为天主教丢了命呢?

...

昌大最终达成了心愿,成为了两班,做了官。可做了官才是痛苦的开始,他发现官员全部贪污腐败,当初所学的知识并没有真正的用武之地,反而变成了压迫百姓的权力工具。记起他在电影中频繁提起的那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多么讽刺。昌大通过自己的经历,终于能理解他的老师丁若栓曾经告诉他的道理。

...

这部电影其实在问两个问题,第一,知识是什么;第二,知识到底有什么用。而丁若栓和昌大正是这两个问题不同答案的代表。

昌大学习知识是具有强烈的目的性的,他想要通过学习知识,做官,从此翻身成为贵族。简单来说就是他读书是为了名利。而丁若栓学习知识,并不完全是为了做官,他走的是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道路,因此他学习知识不只是为了做官,学习知识是他的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责任感。因此他在被流放后,也不可能放弃学习,只是将学习的内容更换罢了。

...

昌大在进入官场之后,清楚的看见了自己曾经尊崇的儒学成为加官进爵的工具,清楚的看见了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处都充满了对百姓的迫害,他也终于明白了丁若栓早就明白的道理,所以他选择了回到黑山岛。

...

苏轼曾经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我想,无论是丁若栓还是后来的昌大,或许也想说:“日啖鲷鱼三百条,不辞长作兹山人。”

这部电影是我看过最有文学性的一部了。

才子佳人入世,历遍这人间烟火,可太迷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