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好的地方。
所谓全景式展现,国家领袖、军队将领、老战士、新兵、家属、敌军、联合国代表……多视角(但非多线)叙事,好处增加还原故事的能力,坏处:隐藏电影的真正视点。陈凯歌很巧妙的通过几对感情(亲情)关系将这几个叙事视角联系在一起,几个故事(也是几个战场)就此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关联,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叙事策略,亲情与敌人侵略行径的残暴形成对比,从而达成控诉与反战反侵略表达。
影片感情真挚动人,视听效果炸裂,与世纪末中国电影镜头运动的克制不同,当再现这段历史时,正如影片宣传语中--“全景式再现”--那样,大量的环绕式的、大范围的、张扬的摄影机运动与电影的多角度叙事相互衬和(契合),将志愿军战士离开刚刚建立的新中国,不计代价地投入保家卫国斗争时的壮志与决绝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高层对和平的论述,代表团对反对战争的强调连同战争画面的残酷血腥将视觉化地、沉浸式地表现暴力与倡导和平之间的张力化解,一方面将大国自信通过视觉风格体现出来,又凸显了中国的国际担当,深度挖掘了那段历史的当下价值。
陈凯歌在电影宣传片中提及“我们为什么要铭记这段历史,拍这部电影就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他成功了。
再说不好的地方。
对我而言(也可能是我的偏见),相比于17年电影中的抗美援朝来看,本片缺少的是战争年代特有的革命情怀,这种革命情怀的缺失不仅体现在台词、表演等的时代味道的匮乏,同时夸张的镜头运动、震耳欲聋的音效、冲击力极强的视觉效果与节奏紧凑的多视角叙事将历史的丰富内涵掩埋/遮蔽在了疯狂的表象之下,感官刺激的过剩导致内里意义的缺失以及观众理性思考的断裂,所以根本问题在于:好莱坞战争片的模式怎样回答这些战士们到底为何而战的多重理由,怎么样去产生历史的纵深感与丰富性。
当然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从历史事件中提取符合当下主旋律的元素进行表现也无可厚非,而且官方媒体、国家资源(如dang史馆)的介入已然使得本片超出了电影的范畴。
近些年中影集团招募大量知名导演,多个大小电影公司联合,共同拍制了很多部高质量的历史战争题材片,志愿军系列电影也不例外,也正因此,抗美援朝成为了一个被过度利用的历史事件。虽然抗美援朝有非常的的战役可拍,但是其都绕不过战争的缘起,否则反对战争与倡导和平的合法性也就无从谈起,这就导致了电影故事的重复。同时,大量的新作最终也都不可能跳出主旋律价值观的限制去创造更新颖的表达,所以大量同题材电影的重复出现最终导致的效果只能是观众对此类题感到厌倦。我个人认为抗美援朝电影到这三部曲就可以打住了,继续拍下去的结果只能说适得其反。
本质上这样的现象来自于资方借其资源优势,以国家权力(意识形态宣传需求)为背书,大手笔投资以赚得大量收益,一次公权力与资权力的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