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九龙城寨之围城》一样,大佬是演技派和打星,带了一群又帅又能打的小弟,荧幕上的老带新,荧幕之外推新人演员,想起2004年的《新警察故事》,那时候反叛的阿祖惊为天人,戴着红色万圣节面具,和成龙在香港会展中心天台对决,到如今,还是领头羊年近七十的成龙和梁家辉领衔,大佬永远坐在大佬席,换的是一波波小弟。

开局即爽剧,穿西装戴特质黑色面罩的匪徒,别具一格,逃跑的时候,在澳门塔上玩起滑翔伞,到了酒店,钢丝绳速降,酒店里人来人往,最适合上演换装秀,一扇门开一扇门闭,开开合合的门是舞台上的幕布,狼王带着四个狼崽,上演一场时装秀,节奏把握刚刚好。偷加密货币是高智商犯罪行为,和它匹配的自然是用得上新式装备的新人,空投物资的无人机可以放进下一部。

人人都知道监控遍布,一个路口可以装十几个监控,私人、公家、小区里都有,警察身上戴的执法记录仪一样可以成为监控辅助,不戴上口罩,脸部极有可能被捕捉识别,所以警察可以靠监控办案,具有反侦察意识的罪犯,也可以将监控定格,危急情况在眼皮子底下发生,过度依赖监控的守卫仍旧以为岁月静好,即将大获全胜。两个关键剧情都有监控被替换的镜头,第一幕长官指挥警队分各条线路开车包围环岛,所有人都及时赶到,虚拟世界里的抓获和现实里面面相觑错位,荒诞的究竟是谁。有一幕,罪犯破门抓黄警官,刘锦肖在监控里望着父女俩吃温馨的家宴,和煦如风,暗藏在底下的悲剧是黄警官和歹徒以命相搏,生死一线,可见如果监控被大面积操控,无论被谁,都将发生事实和想象的背离。相信虚拟是一道漩涡,虚拟最容易被操纵。

电影里主要的秩序是新旧交替,荧幕内外都有,黄警官和林秋果,影子和他的养子。在某种程度上,影片有了更大的包容度,不再完全聚焦在真实的父女父子关系,彼此之前只要有深厚的感情羁绊,养子或是战友的女儿,都是真实的关系。林秋果的人物设置绝佳,既扣紧女性主义议题,训练场的挑衅是力量和格斗能力的证明,又把下一辈的主线聚焦在非典型警察身上,体格和面相都是非典型警察形象的人有没有成为合格警察的资格,不当边角料,萌宠小队给予答案。影子和他的养子的关系,缠绵悱恻,说明羁绊足够深,人物弧光也一样精彩。熙旺和熙蒙是双生子,他们都被养得很像影子,熙旺继承了爸爸的谨慎和身手,熙蒙则继承了他的危险。影子更喜欢熙旺,因为他救过自己一命,他很像他,熙旺死后,他悲怆的狼嚎,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联结。有两个动人的回望,一个是熙旺把刀更用力地回戳自身,加深了拥抱,他说下一世想当爸爸的亲儿子,这里其实有关于亲生还是收养,感情浓度的思辨,另一个是熙蒙在逃亡路上理解了影子回孤儿院其实是为了帮他们,他在地铁站口给爸爸一个拥抱,紧紧地想要告诉他十二个秘钥的单词,他露出了真心。狼王和狼崽子的故事动人,是因为他们都曾在孤独和脆弱中袒露了一刻真心。动作片不意味着全程都是打打打杀杀杀,文戏和武戏必须交替穿插,哪一个都不能落了下风。黄警官和林秋果的动人片段,在那一场似真似假的家宴上,林秋果说的是真事,扮演的是假的父女,黄警官却猜出了故事,在假的身份里,林秋果红了眼眶,有真的感情点缀,假作真时真亦假,影子也不反驳,他也知道是假的,假的却有一瞬间令人留恋的真。

影片平衡了新旧传承,也在平衡办案手法,临时跟踪队的成立,下苦工和AI的运用,时代之潮不可逆转。成龙长长短短的打狗棒法重出江湖,打戏最好的那一段是洗衣房里和小疯狗、神经喵的三人舞,打得好的拳法像跳舞,你来我往,不亦乐乎。非要鸡蛋里挑骨头找点瑕疵,还是秩序太固定了,好几部戏都是老人带新人,老人对打做总结陈词,新人在片段中出彩,模式固定,像是社会的等级秩序,花絮里都有那种面对大佬的诚惶诚恐,可以删掉黄维忠坐在天台三百六十度环绕的镜头,还有林秋果最终想起影子缠绷带的手,里面穿插闪回黄维忠在黑板上用粉笔字写下的教导,略显刻意。

总体来说,全员演技在线,有点睛的文戏,爱恨交织的人物关系,设计精彩的武戏,还有与高科技犯罪相匹配的装备,没有疲软的地方,观众不是不喜欢动作片,只是不喜欢单一枯燥的打戏,没有花样百出的打斗,和摆姿势念台词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