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我喜欢的几个细节。

首先必须是电影的最后一个场景,本来我还在好奇为什么良多追上去的时候不跟在庆太身后,而是走上另外一条平行的路;后来我想,也许是因为这一对父子前六年就像这两条平行的路一样:庆太在一条爸爸不知道的平行线上一直注视着他、追赶着他,所以良多后来在相机里发现庆太拍摄的照片,才发现儿子一直站在身边记录自己的爸爸;而良多自己则在另一条平行的路上自顾自地往前走,不断地追求进步、上进、只注视着前方而忽略了身边人。但最后,经过这一系列抱错孩子引发的事情,良多更多地反思了自己作为父亲、作为儿子的身份和作为,所以最后他们还是交汇了,走到了一起,给彼此一个久违的拥抱。

...

第二个我最喜欢的场景就是琉晴第一次交换来到庆太家,他在玩庆太的音乐玩具,把一个球从这个装置上放下来,敲击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杂乱的、无序的,然后镜头对准看似在发呆的母亲,其实这段杂乱无章的音乐正是她无措心绪的写照。

...

第三个是正式交换家庭后,良多给琉晴制定了一张纸的事项清单,琉晴看着这张纸问道“为什么”,良多回复“不为什么”,在如此几个来回反复后,良多似乎有微微的停滞,他其实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我猜测可能他从小接受的也是这样的教育,而他的父亲也没有给他一个答案,于是他也不假思索地传递给自己的儿子,就像他小时候也弹不好钢琴但他仍然用同样的方式要求庆太,他只知道最后结果似乎是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他也忽略了很多维度的教育和陪伴,所以这可能也是大家感叹的“东亚教育的悲剧”吧。他真正需要去探索的是——怎样做好一个父亲的工作,而这个工作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人而异的。

还有一些台词和镜头的细节:比如电影两次提到了野野宫家像酒店,一次是外婆说的,一次是雄大说的,可能对于良多来说,家就像“酒店”一样,更多承载的是“歇个脚”的功能,少了父亲的家庭在镜头里似乎都是死气沉沉的、没有人情味的;再比如无论是他们在野外玩还是在室内的儿童乐园,除了良多之外的三位父母都不同程度地在陪伴、参与孩子的成长,但是良多总是想一个局外人一样,用一个旁观的视角和态度对待,这也体现了他的父亲角色一直是缺席状态的;还有就是他看到人造树林一位前建筑师,他们谈论知了,良多感叹知了“成长”竟然需要15年这么久,那位建筑师反问15年很久吗,也许这一段就在影射孩子的成长,良多总是当作一个“任务mission”在做,但实际上为人父母孩子长大也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

...

最后浅浅讨论下良多作为儿子的剧情,实际上“如父如子”的角色是良多,他作为一个在重组家庭、后妈参与童年的孩子,他受到了原生家庭带给他的问题,所以他可能也偏执过、沉默过,但又无力反抗,成长在这种错综的矛盾中。后来他见到了同样作为后妈的护士所做的事,以及她的“孩子”站出来维护她,给自己同时作为儿子和父亲的角色带来了一些反思和思考。不过这一部分我在第一次看的时候还没有梳理地太清晰,希望能在后面的观看中找到答案。

(另:在今天是枝裕和导演的分享里,他提到雄大其实也离过婚,因为经历过,所以这一次才会格外地疼爱、陪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