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大象席地而坐》的时候,我说王小帅或者更上一辈的导演大多欣赏不来胡波拍出的这种纯粹展现个人内心世界的电影,因为他们离开时代就找不到表达的出口,仿佛“大时代”与“个人内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分裂,相互都无法理解和调和,最终导致了胡波导演的悲剧。而杨德昌的这部,完完全全是将青春的极度私人化的内心世界的表述与大时代社会环境的展现融合得完美融洽。青春年少,是一个高度自我化年纪,整个世界的中心就是自我,成长就是逐步将自我内心的中心主义慢慢放宽到周围其他的事物、人、与环境上;换言之,是需要将理想主义逐渐转换为现实主义。当大时代的环境一团乱麻,现实主义在青年的内心还未成熟,个人的理想主义极速崩塌,导致的就是电影里的这一出悲剧。我私认为父亲的衰败、阶级的差异等导致小四现实环境的崩塌,而哈尼的死亡、小明和小马的背叛、小翠的不屑等都极快的摧毁了小四的理想主义。这种悲剧的发生似乎带着一种宿命感,无法抗拒,从第一幕开始小四落选日间部,进入夜间部后,画面从白天的明亮转入了黑暗压抑的氛围,夜间戏份开始增多,自然光开始减少,一开始的几幕戏似乎就暗示了小四的人生必定落入深渊。杨德昌太厉害了,像一把犀利的短刀,通过小人物小事件的展现,刺开了社会伪装的包裹,让观众得以观察到社会的残酷。

我特别喜欢杨德昌拍摄手法上的自然,整部电影的配乐全是由剧情带入,没有插入式的画外音的配乐。镜头几乎没有特写,中远景的运用,近景中使用第三视角的镜头拍摄,极好的衬托出一种第三者的社会观察视角,让观众不自觉的在整部电影中都带着一种旁观甚至是冷漠的态度。

导演特别擅长于中景的场景构造,尤其是室内戏的展现,比如父亲痛打哥哥的戏份,整个场景就像是一个刻意搭建的舞台,让观众以一种置身事外的角度去观看,甚至会产生不真实的感觉,明显知道自己是在看戏,但镜头的视角点又是从屋外的小四出发,观众看到的就是小四看到的样貌,一下子又让观众对这出“惨剧”有了代入感,从而造成微妙的渐离效果,这真的是大师手笔!还有山东死亡的部分,仿佛是一个装置舞台上的行为艺术表演,手电光照亮的现实的残酷和血腥,最后小四在光亮中只留下背影走出去,仿佛也预示了他走向黑暗的未来。而结尾,仿佛给了希望,杨德昌一个两秒钟的镜头,一大泼冷水又全给浇熄。

另外,由小带大是杨德昌的妙笔,坦克的场景、父亲被审问的片段,展现大时代环境中人的渺小;不同于《一一》中的直接,本片由赖声川女儿扮演的二姐在最后唱诗班中的独自哭泣,又带出了导演个人对宗教的批判,或者说是保留态度。但这些东西的表达在电影中不会喧宾夺主,相反成了很好的点缀。现在的年轻导演们,比如韩延这种,真的该好好去学习一下台湾新浪潮的这些电影,镜头配音怎么运用,如何将多重的元素表达好,几十年前,杨德昌已经做出了完美的模版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