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刚刚看完诺兰的新片《奥本海默》

让我们一起来展开聊聊电影中的故事细节。

「点击观看本文《奥本海默》看后补完的视频版」

(部分内容,涉及电影剧情)

你好,感谢你点开我的视频。

如果你也刚刚看完诺兰的新片《奥本海默》

让我们一起来展开聊聊电影中的故事细节。

请允许我从一个小故事开始。

从前有位不知名的发明家,

毛遂自荐为一位皇帝服务。

他说自己可以建造一支船队,

不靠风力就可以直驱敌人的腹地。

让士兵们可以在任何天气下出航。

皇帝觉得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就把这位发明家给打发走了!

结果他的军队在1815年

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中被英军击败。

相信你可能已经猜到了,

这位皇帝就是著名的拿破仑。

而这位发明家则是罗伯特·富尔顿 Robert Fulton,

后来他制造了第一艘蒸汽船。

1939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听完这个故事后,

把一封来自爱因斯坦的信

交给了埃德温·沃森将军,

并说了一句简短的“照办”。

在诺兰的新片《奥本海默》中,

也提到了是爱因斯坦写信给罗斯福总统,才促成了曼哈顿计划,

但是电影并没有交代具体内容,以及为什么爱因斯坦会写这封信。

起初美国政府对于研究这颗「超级炸弹」并不积极,

当时的官员和军人都对原子能、核武器完全没有概念。

反倒是一向埋头理论物理的爱因斯坦,

在看到西拉德和费米的研究手稿后,十分震惊。

于是才同意写信给罗斯福总统,

提到「铀元素」在未来将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新能源,

并且有可能制造出一种威力极大的新型炸弹……

除了美国应该加速研究外,还应密切注意德国的举动。

这才终于推动了曼哈顿计划,这个耗资25亿美元的超级炸弹项目。

相信看完《奥本海默》的同学肯定深有体会,

电影的前 1/3 节奏非常快,并且人物众多,

出现了很多有名的物理学家。

虽然他们仅仅是作为配角

出现在奥本海默的故事中,

但是他们都是当时世界顶尖的物理学家,

大部分都在之前或者之后获得了诺贝尔奖。

Part 1 电影里的科学家们

首先是,爱因斯坦相信这里就不用多说了。

1921年他凭借「光电效应」的原理获得了诺贝尔奖。

其次,就是电影开篇就出现的

德国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

他绝对是那个时代闪耀的物理学界明星!

作为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

1933年年仅32岁的他,

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奥本海默》中也提到了,

二战期间德国犹太裔的科学家们都被解雇了,

只剩下海森堡还在继续原子能的研究,

不过据猜测方向是核反应堆,并不是超级炸弹。

这对于奥本海默的曼哈顿计划来说绝对的好消息。

1943年,就在奥本海默使尽浑身解数,

说服更多科学家加入洛斯阿拉莫斯时,

他的搭档格罗夫斯将军也没闲着。

1943年2月16日深夜,

一支六人的突击队空降挪威,

成功破坏了纳粹掌管下的“重水”工厂。

爆炸威力之强大,导致所有机器全部毁损,

即使修复完成,投入生产也得一年之后了。

而这支突击队的直接领导人就是格罗夫斯将军。

这样一来,即便德国人真的在研究原子弹,

也很难赶上曼哈顿计划的进度。

接下来必须说说这个一直在电影里,

和奥本海默吵架的大个子——爱德华·泰勒。

由好莱坞「著名的」导演、编剧兼演员

本·萨弗迪 Ben Safdie 饰演。

他最出风头的电影,

应该是和罗伯特·帕丁森一起出演的《好时光》。

估计认识他的观众很难不「跳戏」。

他饰演的爱德华·泰勒戏份还特别多,

作为后来的氢弹之父,

相比核裂变的原子弹,

泰勒对核聚变的「氢弹」更感兴趣。

但是想要研究这个更大的超级炸弹,

他必须先有一个初级的原子弹才行。

奥本海默也知道「氢弹」的潜在威力,

所以他希望泰勒留下帮助原子弹的测算,

但是一切的研究工作必须以原子弹优先。

而真正导致两个人之间裂痕加剧的,

是三一实验成功后,

奥本海默反对美国率先研发氢弹。

这很容易让人误会为,

奥本海默想独占原子弹的功劳,

不希望泰勒用更厉害的「氢弹」超越他。

实际上,奥本海默和众多科学家一样,

他们所担心的并不只是氢弹的问题。

而是核武器还没有得到一个国际上的控制,

如果美国再率先研究氢弹,

那么和苏联之间的军备竞赛将不可避免。

事实上,这也是后来发生的事情。

更可怕的是,阻止氢弹的研究,

除了得罪了后来的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

还让奥本海默得罪了另一个势力,那就是美国空军。

因为氢弹巨大的体积,空军势必需要更多预算来扩张。

甚至有机会成为美国三军中,最强大的一支。

而奥本海默的反对,成为了空军的绊脚石。

这才让一直讨厌奥本海默的斯特劳斯有了机会。

从此,也可以窥见一斑,

奥本海默在三一实验成功后,

所陷入的政治泥潭。

当时支持奥本海默的,

还有意大利裔科学家

恩里科·费米 Enrico Fermi,

就是我们熟悉的「费米悖论」的那个费米。

事实上,这个悖论的起源就是1950年,

在洛斯阿拉莫斯工作的费米和爱德华·泰勒,

以及几位同事在一次去吃午饭路上的交谈。

早在1938年费米就凭借发现了

超铀元素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9年1月费米和他的团队,

在芝加哥大学体育场的下方,

成功制造了「芝加哥1号堆」,

进行了美国首次核裂变实验。

为奥本海默的曼哈顿计划奠定了成功的基石。

在电影中,

诺兰也帮我们复原了这个反应堆的样子。

由于奥本海默是出了名的拿抽烟当饭吃,

电影中有个人特意给了他一个橘子。

他就是奥本海默 15 年的挚友,

伊西多尔·拉比 Isidor Rabi 。

因为不想把自己的物理学知识花费在制造武器上,

他拒绝了奥本海默的极力邀请,一直从事雷达方面的研究。

后来奥本海默在试爆前夕遇到各种问题,几近崩溃。

好在当时拉比造访三一实验场,和他交谈后,

才让奥本海默恢复了信心。

1944年,拉比凭借发现了核磁共振 NMR,

以及核磁共振成像 MRI,

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也是奥本海默少数可以交心的朋友。

最后,来再说说电影中非常抢镜的,

奥本海默在伯克利的同事

欧内斯特·劳伦斯 Ernest Lawrence。

这个带着金丝边眼镜的大高个儿,

1930年就在伯克利发明了回旋加速器,

193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作为伯克利的实验物理学教授,

他是奥本海默这位理论物理学家的最佳搭档。

曼哈顿计划期间,

劳伦斯又发明了电磁型同位素分离器。

是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重要一员。

而和奥本海默不同的是

他在政治上非常保守。

在大学任教期间,

他就一再警告奥本海默,

不要参与左翼活动。

当时的奥本海默,并没有想那么多。

Part 2 奥本海默的悲剧故事补完

首先把奥本海默从学术界的象牙塔里拉出来的,

是1934年春天的一份传单,

号召大家向逃出德国的物理学家提供资金支援,

奥本海默立即捐出了自己半年多的工资。

到了6月,他再也无法忽视,

经济危机给美国人带来的冲击,

他的很多学生都收到了影响。

1936年夏天,

在认识了Jean Tatlock 简·塔特洛克后,

奥本海默更是积极参与了众多左翼相关的政治活动。

尤其是在希特勒的纳粹党介入西班牙内战后,

奥本海默开始通过共产党团体捐款给反抗组织。

这个夏天,他还读完了三卷《资本论》。

就连后来让奥本海默和间谍事件扯不清关系的

哈康·舍瓦利耶教授 Haakon Chevalier 都惭愧地说,

作为一位老练的马克思主义者,自己都没有读完过《资本论》

其实在上个世纪30年代,

加入共产党对美国的年轻人来说是很常见的。

在当时如果你想促进改革,

支持工人提高工资,对抗法西斯。

那么参与这些活动的渠道,就是加入左翼团体。

奥本海默虽然坚决否认自己加入了共产党,

但是对于参与左翼活动,他是公开承认的。

每年他都会向各种左翼团体捐款1000美元左右。

在结婚前,他一年有1.5万美元的收入,

其中只有5000美金是大学任教的工资。

其他都是私人收入,这里面也少不了父亲对他的资助。

不过,1938年两位从苏联回来的科学家,

改变了奥本海默对苏联和共产党的印象。

1939年8月,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更是令奥本海默和朋友们大为震惊。

直到1939年底,奥本海默与简·塔尔洛克分手后,遇见了后来的妻子基蒂·普宁 Katherine Puening,夫妻两人逐渐和左翼人事疏远。

电影中也重现了两人的相爱过程,

以及他们在照顾孩子方面的问题。

事实上,基蒂在难产后,生下了大儿子 Peter,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基蒂很有可能患有产后忧郁症。

她作为一位生物学家,一直在洛斯阿拉莫斯的健康小组中,协助进行血液测试,评估辐射的对人体的危害性。

由于两人都帮忙于工作,

经常把儿子交给舍瓦利耶夫妇照看。

作为母亲,基蒂一直和大儿子相处不来,

据说 Peter 长大后,也经常和母亲吵架,而奥本海默总是向着妻子。

结果大儿子在种种压力下,

没能通过普林斯顿的入学考试,

这让奥本海默非常生气,

Peter 只能跑到经营农场的叔叔弗兰克家过了一个暑假。

由于奥本海默的弟弟弗兰克是公开的党员,

很早就被大学开除,回到农场做起了农民。

而大儿子 Peter 也在奥本海默去世后

继承了他在新墨西哥州的农场。

奥本海默的二女儿凯瑟琳,

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基地出生,

当时的奥本海默正忙得焦头烂额,

他甚至向朋友提议帮忙收养她。

1967年,父亲的去世让凯瑟琳大受打击,

1969年,由于 FBI 拒绝给她相关的安全权限,

她丢掉了在联合国的翻译工作,

搬到了美属维京群岛,1977 年她自杀身亡。

Part 3 奥本海默的一刷感受

好,让我们先缓一缓。

相信看完电影的同学,

也能感受到奥本海默悲剧的后半生。

在内承受着巨大的内疚和自责,

在外饱受非议和安全审查困扰。

这次的《奥本海默》和诺兰以往的电影,

比如《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信条》

那种跟随主角的沉浸式体验,完全不同。

这次的故事,不在于烧脑的科学理论,或者悬疑的叙事结构;

而是诺兰在采访中说的,他希望带领我们进入奥本海默的世界!

这也是一部「传记片」的本质。

让我们不仅仅是了解一个人,

而是体验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不然我们读维基百科和真人传记就好了,

诺兰耗费一亿美金,打造这场视听盛宴,

让我们走进电影院去观看,去体验的,

是贯穿于奥本海默一生的「Chain Reaction——连锁反应」

从电影的第一个镜头,

到奥本海默与爱因斯坦见面,

一直到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

连锁反应即是原子弹理论的核心,

也是奥本海默人生经历的写照。

他的一生有很多标签。

首先是一位好老师。

他不但将量子力学理论从欧洲带回美国,

还先后培养了12名学生获得了博士学位,

后来都成为了优秀的理论物理学家。

其次是一位爱国者。

50 年代他身处于政治漩涡中时,

有好友曾提醒他,在美国之外,

有上百个研究中心欢迎他。

奥本海默却含着眼泪说,“见鬼,我深爱着这个国家。”

另外,他还是一个被忽略的天体物理学家。

在电影中,我们也看到了奥本海默和朋友

大谈特谈自己的天体物理学理论。

事实上,奥本海默在上个世纪30年代,

就和他的学生们合写了好几篇论文,

用精确的数学方式表达了「黑洞」的蜕变过程。

只不过当时还没有「黑洞」这个概念,

由于这个理论过于超前和抽象,导致没能受到关注。

后来直到 70 年代早期,

观测技术赶上理论发展后,

天文学家们才发现了黑洞。

1938年奥本海默就和他学生罗伯特·塞培尔合写了题为

《论恒星中子核的稳定性》的论文,

但是天文学家直到1967年才观察到中子星这种天文想象。

之后,奥本海默又和另一位学生乔治·沃尔科夫

合作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大规模中子核》的论文。

他们推测,在达到中子星的质量过程中存在着上限,

这个上限现在被称为“奥本海默—沃尔科夫极限”,

超出这个上限中子星就变得不稳定了。

9个月后,也就是1939年9月1日,

奥本海默和他的学生哈特兰·斯奈德合作发表了

题为《论持续的引力收缩》的论文。

奥本海默还有着超强的个人魅力。

他反应快速,思维敏捷,善于解决问题。

能够协调数以千计的科学家一起工作。

这也是格罗夫斯将军,在第一次见面后就力排众议,

要求曼哈顿计划的领导人,必须是奥本海默的原因。

对奥本海默来说,把超级炸弹掌握在自己手里,肯定比放在纳粹手里强。

而他也是真心希望,这个超级炸弹可以尽早结束战争。

只是没有想到,未来会带来那么多连锁反应,而自己将是那么的无力。

直到1963年约翰·肯尼迪决定向奥本海默颁发恩里科·费米奖,为他平反。

而在前一年获奖的,正是曾经与他针锋相对的爱德华·泰勒,

他也希望通过推荐奥本海默获奖,弥补两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电影中,也多次铺垫了这个握手的动作。

电影中还特意交代了在肯尼迪还是参议员的时候,

如何投下了重要的一票,结束了刘易斯·斯特劳斯的政治生涯。

而肯尼迪的决定,

很大程度上是科学界奥本海默的支持者们游说的结果。

而这部电影中,最令我感动的,

正是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作为朋友和科学家之间的默契,

以及众多科学家之间,人性的关怀与团结一致的道德底线。

诺兰做到了让我们去感受,

奥本海默是如何冒着毁灭世界的风险,去拯救世界的。

他的惶恐,不安和自责,延续到今天,

人类是否依然走在自我毁灭的道路上,

这个问题将交由我们和下一代去解答。

感谢你看到这里,

好电影和书一样,

值得被反复观看。

2023年7月24日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ilibili 和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https://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更新,北美新片测评&电影蓝光/DVD套装收藏

诺兰新片《奥本海默》创下的三个纪录+《奥本海默真人传记》阅读笔记分享

《四月三周两天》导演蒙吉新片R.M.N 深度解析

聆听《晒后假日》的声音细节|导演最喜欢的香特尔·阿克曼

《悲情三角》双金棕榈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的「男人困境三部曲

《极度空间》|看清「消费社会」的底层逻辑,双12你剁手了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