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本动画影史上独一无二的经典里程碑之作,《新世纪福音战士》系列作品无疑对整个日本动画行业的体系以及创作意识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它不仅开创了意识流动画与特摄式动画的先河,同时也重新定义了“低成本”制作,甚至连该系列所塑造的绫波丽、明日香等女性角色,都直接成为后世日本ACG文化中“三无少女”、“傲娇”等类型角色形象的起源。

...

自1997年《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AIR/真心为你》这部宣告着“旧EVA”真正完结的作品面世后的第十年,该系列在庵野秀明以及鹤卷和哉的牵头下进行重启。后来的《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系列便由此诞生。如今,历经14年之久的新EVA系列也随着完结篇《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以下简称《终》)在两年前夏天的问世而划上了最后的句号。

...
1997《新世纪福音战士剧场版:AIR/真心为你》

...
2021《新.福音战士剧场版:终》

终于又一个盛夏来临,姗姗来迟的《终》总算通过上影节来到国内大银幕,跟中国的粉丝们进行一场正式告别。本届上影节共五场放映,开票日便全部售罄,可见影迷热情之高。

而随着《EVA》系列的彻底终结,或许我们也终于可以用一种更全面的眼光,沉下心来看待这部正式完结之作,重新审视它给动画产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长达25年来一代人寄托在这个系列作品上的那些复杂情感。

...
制作想象之外的动画

在纪录片《行家本色:庵野秀明》特辑中,彼时陷于《终》前三十分钟制作而苦恼不已的庵野秀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对我来说,制作动画不是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想象得到的东西往往很无聊很普通,那些想象之外的东西才是我所追求的。”

...
庵野秀明导演
...

这25年来,庵野秀明一直所做的正如他直言不讳的那样,不断在动画制作领域超越自己和所有观众的想象。TV版中特摄式的动作场景、角色们内心的意识流描绘手法、饱受各种争议的“线稿”大结局、《死与新生》中四重奏的重构剪辑、《AIR/真心为你》中的真实补完与打破第四堵墙,以及新剧场版三部曲中的独特3D化与故事变格,似乎庵野秀明每一次将《EVA》重新带到观众们眼前的时候都是全新的面貌。

...

相比《序》 专注高清重制及名场面复刻、《破》在剧情上展现传统少年热血漫画式的尝试,作为完结篇的《终》则更像是两者的综合升级,以及对《Q》中世界观再重启的一种延续。由此影片《终》带给人的第一观感是面面俱到、但又颇为奇特的。

这源于庵野秀明对动画3D化、高清化的个人创作理解,他不再是单纯地停留于在动画形式中模仿特摄片镜头,而是非常大胆地启用真人拍摄,将动画制作带进了电影摄影棚里。

...
2007《福音战士新剧场版:序》
...
2009《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破》
...
2012《福音战士新剧场版:Q》

影片《终》的前四分之一剧情里,有着大量用非常规角度呈现的多人镜头。新巴黎作战那场戏,当真希波驾驶着八号机β迎战NERV的“EVA”大军时,画面会时不时地切换到WILLE的四位技术人员围坐在一起协助作战以及启动净化系统的场景。

频繁的角度切换无疑给我们带来别样的观感。多人镜头以正反打为主轴,主观视角与上帝视角被有规律地嵌入,结合另一边战斗场景中八号机β驾驶舱内外交替的主客观镜头,短短几分钟内两个部分的视角在主观与客观之间有序交替,凸显3D动感及制造动静结合的战斗节奏之余,更展现出独具一格的视觉张力。

...
...

局外人式视角与身临其境的EVA空战,显然正是一对令观众们意想不到的视觉组合。这样的新意归功于庵野秀明在摄影棚内以真人表演构建场景并不断寻找角度与构图的做法。在东宝的摄影棚内,庵野秀明进行数字化3D场景构建的同时,又会时不时抛弃掉既定的分镜头脚本,转而以观众的视角亲自观察演员们的演绎,寻找不同于既定脚本的呈现角度,从而调剂叙事节奏并最终上升到作品表达层面,勾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

此外,频繁的角度变动之所以对叙事节奏有影响,显然跟叙事结构本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影片《终》的叙事结构大体比较明晰,它以事件上的“冲突-平静”作为各段落的基准,有序地分为三个部分;而第一部分正是由巴黎作战和流浪三人组来到避难村的剧情组成。在经历过炫目刺激的战斗戏后,叙事进入到长久的平静之中。然而,这段看似非常治愈系的日常依然潜藏着某种来自“角度”层面的危机,所有事物都被“细微”化。

...
...

纵观避难村剧情,虽依旧充斥着场景的夸张化呈现,但呈现角色的角度俨然已发生改变,主观视角突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大量幽灵视角。在东治家、剑介家的两场室内戏中,这种特殊角度被庵野秀明安插到了“拉伸”化后的室内空间里,镜头仿佛成为角色身后的幽灵,审视着在场其他所有角色的言行。

...
...

例如剑介拿着酒进入东治家餐厅的那一幕,画面呈现是俯视餐桌的全局。而当剑介进入到房间后,镜头呈现的角度则变得更为极端,要么是众人背后的超低视角,要么就是从房间的角落透过“自闭中”的真嗣来注视其他人。

...
...

这种角度转换和巴黎作战一段形成了鲜明对比,空间由广阔变得狭窄,视角由EVA的主观变成了角色的客观。而正是经由这种视觉上整体的缩小,才顺畅地完成了段落间的叙事节奏在视觉层面的转换。看似祥和的日常生活里,身处室内的角色们却无时无刻不经历着幽灵般的偷窥;似乎只有角色们走到大自然里,才能短暂地摆脱这种被审视的状态。这类微小的细节对比,显然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玩味,同时也是对主题表达的细部呼应。

...
...

但是这一次完全相反,影片《终》里的“放大”并不是一种视觉的主调,而只是服务于“缩小”主旨从而创造节奏变化的辅助手段。纵观《终》的叙事链,其实就是一个整体不断缩小的视觉化过程。无论是前半段的巴黎作战,空中飞翔的八号机β及其主观视角下迎战的NERV的EVA大军,还是后半段初号机与十三号机在反宇宙领域的作战,EVA已然从一种被人类世界敬畏的巨物般的存在,悄然变成了同人类一般大小的“蝼蚁”,甚至以人类的姿态与意志(初号机对应真嗣、十三号机对应碇源堂)侵入到身为人类的众角色的生活场所中去。

...

而角色们同样也在被缩小。曾经在EVA面前渺小的人类,到如今得以平视的人类,可以说这整个的“补完”过程跟《AIR/真心为你》形成了完全的对立。在此过程中,每个角色的情绪都由此得到了安抚,并与现实世界渐渐和解。

而在平静的终点,一直以人形“幽灵”姿态寄居在角色身上的观众和庵野秀明本人(这些幽灵式的偷窥视角,绝大多数都是由庵野秀明在现场用手机拍下来获得的灵感),才终于进入到最细微但也最广阔的角色们的内心世界。

从EVA到角色,从动画制作人员到银幕前的观众,庵野秀明聚焦的中心不断逼近我们的现实世界。EVA闯入角色的生活,真嗣与绫波丽闯入摄影棚,动画制作人员在创作过程中闯入观众们的现实生活,主体与主体间的一堵堵“墙”如多米诺骨牌般被推倒。

...

庵野秀明显然不再像“旧EVA”时期那样刻意拔高到意识流,在新剧场版中,意识与肉体不再有着既定的界限与通道,而是仅通过第三方审视便可“缩小”至互通。而“缩小”的根源则是观众审视的目光,这种目光在庵野秀明的“恶意”下终究不可避免地又落回到观众自身。“缩小”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手段,却在庵野秀明的“大道至简”下变得颇具变化。

当人类在审视EVA之时,是否有曾想过这些让人类或崇拜、或畏惧的EVA,其实本质上是跟你我一样的生命存在呢?在光影的微缩之下,一切积蓄的情感与目光最终都伴随着满天的EVA羽化成世间万物的“永别”,慢慢落回到银幕前的芸芸众生身上,再次逼迫着我们用想象之外的目光去重新看待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

真嗣的变化最大,他的转变即为整个新剧场版系列的缩影,更是这个重启系列的核心表达所在。这种转变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整个系列的铺垫所造就的结果。前作《序》虽只是对“旧EVA”剧情到“屋岛作战”为止的剧场版的形式复刻,但其选择的这个剧情节点是相当微妙的。“屋岛作战”的尾声正是真嗣第一次同绫波丽面对面传达情感,两人的心意第一次开始相通,也由此而诞生绫波丽的微笑名场面。

...

而就在“屋岛作战”之前,真嗣经历了他生命中最为困难的一段时期,质疑自己驾驶EVA的合理性、憎恨父亲、渴望接近绫波丽却有心无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屋岛作战”就是真嗣这一角色曲线的第一个上升点。

在“旧EVA”当中,这一关键性节点之后的剧情愈发走向“黑暗”的氛围,每个主要角色的阴暗面也伴随着使徒们的攻势紧逼,逐渐吞噬着他们的理智。而在新剧场版当中,时隔多年成家立业的庵野秀明,心境已然发生变化,尽管他依然保留“屋岛作战”作为转折点,却在后续作品中赋予了真嗣完全不同的成长轨迹。

...

但若没有任何“恶意”,那就称不上是经庵野秀明之手而诞生的作品。在第三部《Q》中,庵野秀明再次放飞自我,对重启版进行了世界观设定上的二度重启。长达十四年的巨大时间跨度以及完全令人意想不到的剧情展开,让“不在场”的真嗣在重新苏醒以后再次回到“旧EVA”的困境当中。在《破》中已然成长为青春少年的真嗣,在《Q》中又被重新抛回到人与人之间互相猜疑互相厌恶的现实黑洞里。

...
...
...

真嗣被赋予的另一个社会身份则是“父亲”。这并不是说真嗣如同绫波丽那样在补完过程中被赋予了极端的母性,真嗣的父性更像是一种家庭意识的启蒙。正是这种细微的成长,让真嗣得以和父亲站在同一个维度进行沟通。

事实上,碇源堂在补完过程中也展现出“未长大”的本质,他的少年时代甚至比真嗣更极端更孤僻,但后来也像真嗣那样,遇到真命天子般存在的人,即碇唯。碇源堂一度将碇唯视作自己生命的唯一,甚至是唯一活在世上的理由。不难发现,其实碇源堂恰恰缺少的就是父性,或者说,他自始自终都还没有接受自己已经成为父亲、要对唯之外的人负责的事实。

...

而在对比的补完中,命运相通的父子终于“面对面”在同一节车厢内说话。此刻,他们才发现,彼此一直都藏身于封闭自我内心的孤僻空间。真嗣最终反而是以一种“父亲”的姿态抚慰了碇源堂内心,几乎相同的成长经历让真嗣对父亲的痛苦感同身受。

但不同之处在于,绫波丽并非如今真嗣唯一活下去的意义,还有明日香、真希波、渚薰、美里与加持,以及那些已经长大同行的伙伴,他们的存在与支持让真嗣明白了他身为个体的责任。由此真嗣才得以教会父亲“下车”的方法:“承认自己的不完美。”

...

随着真嗣“上帝”姿态的降临,EVA的故事才真正完成对《AIR/真心为你》补完的轮回。曾经那个懦弱的少年在另一个夏天里迅速地成长,成为能洞察、共情其他人幸福的真正的“大人”。打破心之壁并用EVA重新创造人类的真嗣,这次没有再孤身一人,而是得到了他人主动的爱,跟所有被拯救的其他人一样,成为不再背负宿命的自由存在。

当动画的外衣悄然褪去,海边的真嗣蜕为白纸黑线之时,庵野秀明才从真嗣的身后真正走出来,宣告这场盛宴的落幕,引领着所有观众去追寻现实世界的幸福。

...
...

而在新剧场版中,这一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绫波丽依然跟庵野秀明女性化意志的化身这一点扯不上太多的关系,但她俨然成为了少年漫画中的典型女主角,被赋予了完整的感情线,甚至拥有更强烈的人物弧光。即便她在《终》中又一次成为补完计划的关键,但她身为女主角,对真嗣及身边其他人的影响,正是改变这次补完结局的根源所在。

...

可以说,影片《终》中的绫波丽是秉持着一个退居幕后的关键主角身份(类似《大剑》里的迪妮莎)。而黑绫波丽在前半部分的发挥,也将“绫波丽”这一身份最纯净的生命力展露无遗。她显然如同一位女神,自始自终都陪伴在所有人的身边。

...

而在庵野秀明的“恶意”之下,她也同真希波一起成为服务新剧场版商业倾向的主力,甚至变成驾驶三号机的牺牲品。《终》则继续遵循了这样的宗旨,明日香与真希波再度贡献了全片最华丽的战斗戏份,她也再次同二号机一起“饱受折磨”。

...

但作为《AIR/真心为你》轮回的关键部分,即便深陷于被利用的窘境,庵野秀明还是让她避免了旧版绫波丽那样的悲剧。在同样的世界终点的海滩边,满身伤痕、饱受艰辛的明日香又一次躺在那里,在真嗣意外的温柔之下,我们终于又瞥见当年那位摄人心魄的少女复杂的内心世界。但这次,不再有残酷的补完与孤独的浴缸,而是某种意义上也令人欣慰的属于少女的独自前行。

...

至于渚薰,则被庵野秀明用一种想象之中却又意料之外的独特方式,进行了对整个系列当中该角色内容空缺的补完。即便是作为崇高生命力及碇源堂完美父性的存在,无限循环的命运显然也是一种折磨。渚薰再次成为EVA系列的句点性存在,他的补完同时也预示着幻想世界的彻底终结。

庵野秀明也配合他,将自己笔下的虚拟造物尽数“摧毁”,将所有情感都奉还给我们的现实世界。掉落到凡间的所有人,或携手前行,或独自出发;但无独有偶,都向着同一个方向走出了封闭的车站与内心,迈向了“长大后”更广阔的新世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