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非常好看,热血、轻松、有力量。早期听说是街舞题材,以为是《舞出我人生》这样的舞蹈电影或者歌舞片,看完后发现是个比较典型的励志喜剧,结构工整,灵魂黑夜深刻,给我干得满脸泪,高潮部分燃炸,落点落得很好,个人觉得是大鹏拍的最好的一部长片。下面我简单地从几个维度来谈一下这个电影中我觉得比较出色的部分。
首先情节和人物设置上,这回感觉苏彪开了个大,整个剧作上了个层次,虽然我个人感觉年轻人追梦的比重还可以更高,因为我对中年人失意兴趣不大,也觉得过于矫情,但好在影片本身不煽情,不做作,插科打诨之间把中年人的伤痛掠过,整体看下来还是比较得劲的。
影片宗旨,大的在讲梦想和热爱,小的在说团魂和凝聚力。整个故事以凯文看不起队友不愿一起训练为起始,以陈烁融合队友舞种battle打败凯文结束,贯穿影片主旨。同时也看得出大鹏和苏彪没少在研究街舞上花功夫,最后这场比赛太精彩了,坐我前面的小妹妹激动得都跳起来了。陈烁这段融合性舞蹈看得我太过瘾,舞台部分应该是一镜到底,后期将回忆部分进行交叉剪辑,辅以解说,让懂街舞的看得过瘾,不懂街舞的也能明白凯文输在哪。题外话:也真得是王一博,换个演员谁能这么跳?
补充一点最后陈烁和凯文的battle,这场battle,凯文的失败是必然,并不是编剧金手指主角有主角光环。凯文从世界各地挖来世界冠军跳齐舞,理所应当想要一个1+1>2的局面,但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在于,齐舞很考验团队配合,考验队员的气口是否相符,这堆外国人,国籍不同,舞种不同,理念不同,如果没有一个核心的队长或是教练把他们的心聚在一起,是不可能出成绩的,你可以用技术一直炸,但始终是缺少核心的。而凯文绝对没有办法把他们的气聚在一起,因为凯文是一个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从他给团队取名 Super Kevin就能看出。惊叹号的胜利恰恰在于他们是有团魂的,每个人发挥出了自己的最大优势,音乐突然断掉,陈烁能在第一时间喊悟空帮他打节拍,最后和凯文的battle,面对凯文技术上的强烈输出,陈烁不仅在开头跳了凯文的动作证明他的技术难度自己也可以,并且将队友的招牌动作融入自己的舞蹈,他不仅跳breaking,也跳locking、popping、waccking、krump,最后用单肘连抛炸全场。多舞种融合这里在前面也有铺垫,陈烁和惊叹号队员训练时他学习了他们的舞种。因为团魂,因为凝聚力,让这支队伍的舞蹈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感染力,街舞比赛中,技术分很重要,但街舞和花滑一样,也是艺术,它的感染力和艺术性同样重要。当然,电影传递出的还有团队合作和凝聚力的重要性,齐舞比赛,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场。
接下来是摄影和剪辑。这部电影的摄影和剪辑我觉得还挺不错的,不过我看到比较多的街舞观众觉得剪辑太过零碎,这里要纠正大家一个误区,这部电影不是歌舞片,所以你能明显看到里面的舞蹈部分并不是完整的,街舞仅仅作为影片的一个元素,因此,影片对比赛的处理是使用蒙太奇剪辑,通过低机位拍摄,近景、特写、特殊角度(例如俯拍),以及观众欢呼镜头进行剪辑呈现,以此将视与听的节奏配合到最佳,给观众极具冲击力的画面呈现,带来最具震撼力的视听享受。同时也因为大部分观众并非街舞受众,如果以比赛的形式进行一镜到底的拍摄,普通观众没有办法感受到当中燃炸的点,也会拖慢影片节奏。
说到一镜到底,陈烁第一次来到惊叹号时那个介绍队员的长镜头我还蛮喜欢的,大鹏还玩儿了一把技术。这个长镜头调度的技术难度一般,但我觉得在这里不仅仅是装逼用的,展示每个人特色的同时也体现出惊叹号是个整体,不可分割,感觉有点暗示的意味。
再来说说音乐,这部电影的音乐选择真的太好了,陈烁妈妈一首《张三的歌》唱人心坎儿里,妈妈一身闪亮的演出服和腊味馆里朴素的穿着的对比剪辑,简直泪点激发装置,我哭得比陈烁还凶。再来就是灵魂黑夜这一段,配乐选用了《给给》,刚开始还没觉得怎么样,直到陈烁回到父母当年演出的剧院,在舞台上跳舞、流汗,直至停下;他不再在深夜把蜡像和桌子搬离,空出场地悄悄练舞,而是直接关上灯;他把他的小红帽留在了剧院,他不再跳舞了。会意过来,配合背景音乐的吟唱,我一下绷不住了,想到太多这样的人,这样的事,有多少人明明怀揣热情,却最终被生活打击得不敢再触碰热爱,被迫丢弃初心。电影很多时候是精神的慰藉,它通过一个真实又亲切的童话故事,让你在这短暂的120分钟内做一场梦幻而美好的梦,它可能会触到你沉痛的心弦,也会给你一个美满的结局,当场灯亮起,梦醒时分,即使糟糕的生活还将继续,但这个美梦依旧能够给心灵以抚慰,以此鼓足哪怕一点点的,笑对人生的勇气,继续走下去。
以此我要最后说说结尾部分,当惊叹号赢得胜利,金色的纸片洒下,背景音乐变成慢节奏的弦乐,画面是一组看比赛人的蒙太奇镜头,我突然感慨万分,当比赛结束,生活又将归于平静,大家的命运可能未必能改变,但在这一刻,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和泪水,彪彪在单位狭小的工位,丹姐在走廊,谢哥和伴舞们挤在车上,康康在洗车店兴奋地拿水枪乱泚,他们呐喊,他们欢呼,他们呐喊的,也是是自己的热爱,自己的梦想,惊叹号承载的,不仅仅是组员的希望,也是别人的梦想和热爱。此处的音乐有一种热闹散场后的落寞感,大鹏没有用热闹的音乐让影片在高潮中收尾,也没有再去展现所有人夺冠后的生活,而是以被重新修补好的海报和陈烁、丁雷第一次见面时的对话,这场声画分离的戏作为收尾,极致的热闹过后,再回首这番话,带着些许宿命感,之前平缓的音乐已经让观众沉浸在比赛中的兴奋劲儿渐渐平静,此时丢出这句"一直努力,就会成功"作为结尾,能够让观众或多或少记住些什么,思考些什么,在重新面对生活时,再度重拾信心。这也是电影希望的,能够为观众带来的一点点慰藉。
最后说点轻松的,作为一个杭州人,影片中很多场景之于我们杭州观众来说简直像彩蛋一样。开场浙舞比赛的场地在钱江新城,我周围就有人喊了声"大金球",出现地铁场景,我旁边两个女生窃窃私语:"这是九号线吧?"天台的戏时,还有人认真科普:"那一边就是来福士。"不愧是杭州亚运会带头宣传的电影,也欢迎大家来打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