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

我会永远记住这一天的下午,因为我遇见了杨德昌导演的《一一》…

电影《一一》(2000),2022年版《视与听》影史最伟大电影导演版排名93。影片从一场婚礼开始,到一场葬礼结束,将视角定位于不同年龄阶段的角色,通过不同年龄、人生阶段的故事展现人生全貌,向人们展示人生中可能会经历的各种事情。这部“生命的诗篇”承载着故事人物万千情感,生长壮老已透过一种平静、安祥的氛围所呈现,探讨了各个维度的情感:亲情、爱情、友情…对人们来说,有人一以贯之将人生活成了一,有人却将一一重叠,让人生变得厚重,有质地。

三个小时的电影,导演通过镜头,平和、安静、深沉地向我们讲述这个家庭中发生的事情,看罢,三个小时对我而言,是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仿佛用三小时度过了一生,历经各个阶段,体会不同情感,在此刻我也相信影片中的“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至少延长了三倍”。

我们或许需要影片中天真无邪、纯真质朴、充满童稚的“洋洋”,以孩童的眼光,借摄影机为媒介去观察认识这个世界,他说人们都只能够看到一半的事物,于是用摄影机拍下人们的后脑勺,这样他就能把我们自己看不到的那一部分给人们看。

杨德昌的镜头设计有如罗伯特·布列松的简洁、平淡,善于将远、中、近景结合,尤其通过远景和中景,给予观众第三视角,营造一种平实、较严肃的电影氛围,镜头语言不需要复杂、繁琐,场面调度也无需绚丽、华美。大量不见其人,却闻其声的空镜、长镜以及“画外音”的运用极大的增强了语言及声音的感染力。

影片中“NJ”在事业困难,濒临破产的境地与一位日本好友相识,他们在一个酒吧交谈甚欢,过后好友弹奏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将“NJ”此时面临的失意和困苦通过这首曲子表达出来,中年人的惆怅和奏鸣曲的沉郁完美结合…

影片最后,导演通过“洋洋”在葬礼上对婆婆说的话,将人生的不同阶段勾连起来,展现了一副完整的人生图景,借“洋洋”之口,表达自己的人生愿景,向未来的人生宣告:“我要去告诉别人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给别人看他们看不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