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ADHD风格的一部电影,用飞快的语速和跳跃的镜头给我们展示了逻辑的极度清晰与感情的极度模糊。可是这一切伴随着钢琴的一个减弱的单音来到Eduardo坐在落地窗前的沉默,此前所有的18个浏览页面、尼采、啤酒、舞会都来到结尾,只为了换这一秒漫长的沉默。有人说摔电脑是两人的割席,但那只是情绪冲突的外在爆发,这一秒才是真正的背叛。我在这一刻想起和你的种种,然后我回答:“No.”

非常打动我的还有故事真正的开头——邀请Eduardo加入凤凰社的那一封信,此处的镜头语言很有意思。随着Eduardo的走进,仿佛放在信封上的低位摄影机也摇起并且推进。你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被踢出游戏,但是故事已经开始了。

我也喜欢这些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了人们交流方式的人,当初是靠着怎样原始的手段产生着信息往来。他们写博客、写塞进门缝的邀请函;他们发出纸质的勒令信;他们写几十封Email讨论着自己的创业计划。

这部电影最纯粹的隐喻应该在纽约和旧金山的那一通凌晨的电话吵架,Eduardo哭叫着对Mark说:“I need your attention!”,而Mark的商业帝国本身,就是将注意力作为商品出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注意力却离开了最初并肩作战的伙伴和唯一的朋友。而这一幕最动人也是最讽刺的一点在于,在这通电话里,Mark终于全神贯注地在和Eduardo讲话了,但是Eduardo自己却因为女朋友点着了丝巾,只能先去救火,让Mark的声音变成了燃烧的背景音。我们将全人类的目光都汇集到自己手上,而彼此却在命运的岔路口错身而过。

我们始终不知道是谁杜撰了那篇虐待动物的文章,Facebook有没有任何一行代码来自那个哈佛交友软件。我们也不知道扎克伯格对于让Eduardo出局的那一纸合约知不知情。但是他创建了一个可以认识全世界的交友网站,改变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社交模式,但是却在这场淘金运动中失去了自己唯一的朋友。

你可以支付6500万美元的和解金,成为全世界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但是你还是忘不掉大二的时候喜欢的那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