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电影市场委实有点疲软,不论是国产电影还是海外大片好像都不怎么好看。所以在看到《无价之宝》时候还是小惊喜了一下。

...
主角可是张译啊,一直演技在线的张译。即便在口碑全面崩坏的《满江红》中,张译的表现也非常可圈可点。除了何立,他还塑造了包括史今、石小猛、韩德让、张晋生、陈江河、安欣、何立等在内的多个经典角色。可谓是千人千面,可塑性极高。主要自媒体平台对他也是清一色地赞赏,足见张译功底。说回电影本身。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俗套的双向救赎故事。石振邦和杨武追债不成反得到一个还需抚养和照顾的小姑娘芊芊。本来,石振邦只想以人换钱,但三天的感情已经让他对芊芊产生类父爱的感情,故在发现芊芊被拐卖后千里追凶追回孩子,将孩子抚养长大成为大明星。抚养芊芊过程中遇到的最难的事是户口问题,但一切问题在芊芊生母回来那一刻迎刃而解。
...
冲着张译看完了整个电影,不得不承认张译、潘斌龙乃至芊芊的小演员程曦演的都非常好,非常丝滑。但再好的演技也撑不起稀烂的剧本,硬伤实在太多。最大的问题在于完全无法感知到石振邦对芊芊的深厚感情从哪里来。三天,只有三天的相处时间。关键是这三天里,石振邦对芊芊都非常一般,反而是杨武把个孩子当宝贝似的。而且,还难相信一个不尊重妻子的男人会如此爱护一个没血缘没感情基础的孩子。就这么短的时间支撑着石振邦从北到南,孤身一人勇闯人生地不熟的福州。没有不依不舍的情感铺垫,这一腔热血与孤勇就显得很无厘头。电影上半段至少中规中矩还能看,但下半段简直叫人措手不及。甭管是致敬,还是模仿,剧情实在有够魔幻。那段很出彩的情绪之舞委实有点尴尬了。这段戏无论是放在好莱坞的歌舞剧,还是宝莱坞电影中,都很合适。因为跳舞和整个场景非常适配,转场也非常丝滑。但放在这里确实很出戏。那一刻让我感觉他不是石振邦,他是耍酷的张译。他在演他本人,而不是那个角色。后面热气球摘松果更是没头没尾。好像就是为了设置另一个煽情的桥段,强行制造悲剧一样。就像为了解决上户口问题,让芊芊妈再出现然后再死去一次一样。一切都是为了服务单一目的。就这么直接,就这么简单粗暴。以至于我在观影过程中有一种强烈的抽离感。我不知道下半部分要干什么。我也不知道下一秒的剧情要发生什么。一切好像都非常地天马行空。就那样出现在屏幕中,又那样消失在屏幕中。
...
看完电影随手一翻才知晓这又是一部改编电影,而我其实早在小视频上刷到过原版电影《担保》。原版电影胜在感情真挚,而改编版让我看不到父女之间的纽带。他们的感情来的很急切又很突然。事实上,《无价之宝》和其他翻牌电影有一样的毛病。
...
第一,本土化做的不好。很多电影放在本国语境下非常合适,一旦换一种语言换一种表达方式可能就非常尴尬。所以,如果翻拍时候仅仅将原版故事生搬硬套进我国情景下,那看起来非常尴尬也就不足为奇了。第二,内核不够清楚。电影一定有自己的主题。为了实现这个主题,导演通常会设置很多角色很多情节,让整个剧本更加丰满。但翻拍时,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本土化,另一方面要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导演们通常会设置很多无关情节。问题是,所有情节,哪怕最细微的情节也应该服务于大主题,草蛇灰线是最好,做不到也千万不要过多发挥。第三,胡乱运用热门元素。并不是所有好的元素汇在一起就能煮好一锅粥。如果想要解释的热门话题太多了。事实上,这些情节无论哪一条单独拿出来都是一个绝妙的小视频,都能引爆某音某书。但当零七碎八的小主题合在一起时候就会产生散而乱的问题,非常不聚焦,非常地发散,导致的结果就是主题不突出,某些情节太出戏。咱也不懂,看起来剧本稀烂稀烂,但这居然还翻牌自一部成熟的影视作品。以及,为什么一定要翻拍?中国本土这么多故事讲完了么。今年唯一一部翻拍了觉得讲出自己故事的电影是《二手杰作》。电影不仅仅聚焦于父爱,还讲出了一个绝望的中年男人的悲哀。电影没有设置多余情节,也没有额外画面,从头到尾一条线写到底。这就够了。

真的!各位导演,如果非要引进非要翻拍咱就保持安全距离,不要过多自我发挥!非要自己过多创作的话,那就不要引进,原创剧本它不香么!如果非要在别人的东西上发挥至少多过几遍脑子吧!否则即便是影帝也带不动,只会落得骂声一片,口碑崩坏的结果。

延伸阅读||《消失的她》||杀妻吃绝户,赌瘾上来的男人究竟有多狠断指剖心曝尸荒野,台湾版《消失的她》?国庆档唯一喜剧电影,很感动很欢乐很沸腾看,那个绝望的中年男人《满江红》||最感动的还是那首悲凉慷慨的《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