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原著小说《米奇7号》中的一句话,在我刷了第二遍后我更体会到了电影的主题。在正式上映后的大部分评论都是对这部电影的社会讽刺进行评论,但说真的以我个人看这种讽刺其实是物料透顶的、最为表面的。
在原著小说中着重提到了“忒修斯之船”这一哲学概念,是对Mickey“消耗体”工作的比喻,小说着重于肉体和灵魂的关系,虽然也是注水小说,但结局以类似于“核威胁”的谎言收尾把越来越无聊的故事拉了起来。而电影《编号17》在3P之后就重写了整段剧情,让结局趋向另一种风格:片子Mickey 17对于5岁时导致母亲去世的车祸一直耿耿于怀,认为是因为自己按下了红色按钮所导致的,而Mickey 18则没有内耗坚定是汽车故障的缘故,所有对于自己的质疑在Mickey 18死后烟消云散,他不再害怕噩梦,最后按下按钮引爆打印机后突然醒悟“It's okay for me to be happy”,影片就此结束,Mickey的编号从18翻转到17,最后到Mickey Barnes,他真正找回了自己。
在我看来这是奉俊昊结尾想要表达的,无论死了多少次还是害怕死亡,恐惧的是恐惧本身—未知,明天依然会打印出一个新的我,但我仍会害怕,因为那终究不是我,因为这才是人。谈到影片整体,前篇用了太多笔墨写了前几位Mickey的经历,对于一部电影来说过于长了,而又没有小说描写的细致,以至于片名出现时我都愣了一下,因为内地直接当做这片子的片名在片尾进行字幕处理了。
第一次观影也是在IMAX,能明显看出摄影有奉俊昊的风格,郑在日的配乐让影片的质感提神了许多,但剧本其实比原著还水,这样的叙事其实可以做得更长一点,虽然会挑战观众,但却会让整体结构看起来没那么别扭,不过我估计华纳也不会允许。小说更多描写了Mickey和周边人的日常,电影或许是时长缘故减少了很多Steven Yeun的角色的戏份,也是有些可惜;而Mark Ruffalo的角色相比原著的性格进行了调整,或许是想让幽默的风格更加突出,尽力想描写一个油腻的上层政客;至于Mickey 17和18的性格差距片头虽然有对打印时的事故,但从17口中也能知晓每一个编号都有不同的性格,明显也是为了观赏性,而这部电影也因此损失了一个很好的题材…
总结来说,我期待的黑暗结局并没有,好在这个结局我也还算满意,或许勉勉强强能给个4星,但看完比起欣慰更多的是失落
一个人该重生多少次比较合适?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十年了,《熊出没》还是春节档品质保障
谁能想到《熊出没》这么快就十年了,这部“十年之约”的力度可以说是系列最强之一,春节档看的第一部电影,一大早赶着看IMAX,真的有够震撼《熊出没》近年来每部电影都会参杂一些人生道理,这一部可以说是最震撼人心的,编剧很好得加入了对光头强 ...
嗨唱跨年真的身临其境!
刚看完出来就开始写影评,激动的心到现在还没有平复,我买的是淘票票的跨年嗨唱场,虽然是数字IMAX,但整体的氛围加上荧光棒真的嗨正确形容这部电影就是霉粉的超级狂欢节,从开始的倒计时就有很多人开始带头倒数了,这种观感真的不亚于北美一些零 ...
“93国际列车大劫案”也就只有列车的戏好看了
邱礼涛拍电影贼快,一年好几部,但品质都褒贬不一,这一部就是这样,明显的劣质感也粗糙的剪辑感脱颖而出,真的很“邱礼涛”开篇的列车抢劫确实很棒,配上很带感的配乐,真的很不错,但也就这里有点水准。莫斯科的戏简直就是在乱拍,犯罪团伙在内斗, ...
极具风格的流行文化动画电影
去年的《忍者神龟:崛起》已经让我对这个ip的动画作品不感兴趣了,但这一部是真的出乎意料的好看剧情是真的又好笑又燃,和别的恶搞电影一样,经常提到电影和流行文化,这种电影我一般都会给高分,因为是真的好笑。结尾的那段是真的燃,作画及其连贯 ...
完整版和院线版是两个层次
看完完整版,我毫不犹豫地改成了5星,片中很多因为审查删改的内容都展现了出来,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娄烨真实的水平是这样的毫无疑问,尺度是绝对大的,开头直接给到了尸体的特写,成人镜头更直接,“燃烧阿云”的那段戏是真的震撼,特别是姜紫成最后 ...